学术观点
施行针灸,勿忘辨证。情志致病,必取厥阴。脾胃为本,重视后天。
一、施行针灸,勿忘辨证
陈教授认为辨证论治,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二个内容,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是中医治疗的特点,对针灸临床起着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倘若废弃辨证而施行针灸,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将会象瞎猫逮鼠那样,事倍功半。他将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针灸临床的始终,使之每每在针灸临证时出奇制胜,取得良效。
陈教授指出:在临床上遇到不同的疾病,只要症候相同,或病在同一经脉,便可用同样的方法选穴治疗,而同一病种,其症候相同,或病不在同一经脉上,其治疗选穴方法也就不同。譬如:落枕与急性腰扭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若它的疼痛部位均在督脉经上,都可用人中穴治疗;若在太阳经上,皆可取后溪穴治疗。又例:失眠,虽然同是不寐,但其有:“心脾血虚”、“心肾不交”、“胃不和”等不同的症候,在治疗选穴上亦有所不同。如心脾血虚取神门、三阴交;心肾不交取神门、太溪、灸涌泉;而胃不和卧不安者,取足三里、阴陵泉、内关等穴予以治疗。
就辨证论治而言,在针灸临床上有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不同。辨经取穴是依据“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经脉循行规律,进行辨经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辨证取穴是以脏象学说为基础,《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通过四诊、八纲进行全面分析,归纳,然后选穴配方。因此,脏腑疾病到辨证取穴为主。辨经取穴与辨证取穴虽是两种方法,但在临床上又不能截然分开,对于某些疾病则应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互变,才可求得取效迅速,运用灵活。
二、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愁忧恐”也。情志不遂虽可影响到五脏六腑,但主要与心,肝关系最为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喜怒是最易出现的情志病变。 “喜伤心”、“怒伤肝”,心肝多为情志所伤。心肝两脏,归经皆为厥阴、手足厥阴经气相通,因此凡临床见到情志不和,或症在心、肝,兼有情志异常者,取厥阴经穴予以治疗。其中疏肝必取足厥阴肝经之太冲穴,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与之相伍。太冲为肝经之原穴,脏病取原。肝气郁结,太冲取以疏肝理气;肝血瘀滞,太冲取以化瘀消滞。内关为心包经络,通于三焦,三焦主气。厥阴主血,内关可兼施。内关又通于阴维,有宽胸理气之功。太冲、内关相配,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厥阴头痛,乳痈,肝郁犯脾之泄泻、呕吐,肝胆湿热之胁痛等,多与情志有关。
三、脾胃为本,重视后天
“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为人的先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 “气血生化之源”,为人后天之本。精者,乃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为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物质基础。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中;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生化而得。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后天之精,全仗于先天之精的煦蒸。在临床上,应多注重补益人体的后天。陈教授认为,人之生,先天之精已成,而后天之本当善调之。饮食入胃,脾胃健运,则水谷得化,精微得输,五脏得养,人体得充。即所谓“胃气壮,五脏六腑之气皆壮也”,故对一些体弱,消瘦失眠等属气血生化乏源,精微不足,无以充养者,多以脾胃入手。尤其当患者年逾不惑之时,人随时日而年长,体力则随之耗散,当充其后天,生其气血,调其阴阳。对消化系统疾患不仅从脾胃两经论治,又对某些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患者,亦重视调理脾胃。因为脾胃健运,生化有源,气血旺盛,则诸疾痊愈有望。真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
证治经验
一、针灸并用,消症化症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为女性生殖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属祖国医学“症瘕”、“积聚”范畴。
(一)临床表现
本病可无任何不适,多数患者有月经改变,表现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可产生压迫症状,视肌瘤生长部位及大小不同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甚至排便困难等。
(二)辨证分型
按中医理论为指导,对于本病的辨证大致分为两大类,实者为肝郁,即肝气郁结,血行受阻,久成症瘕;虚者为气虚,即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行瘀阻,久成症瘕。
1.气滞血瘀型:除一般临床表现外,可伴有经前乳房胀痛或经临腹痛,经行不畅,或夹血块,色为紫暗,平素烦躁易怒,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或舌边有瘀点,脉弦。
2.气滞血瘀型:除一般临床表现外,可兼见经行淋漓,迁延难净。大多病已多年,伴神疲乏力,易感冒。面色无华,舌质淡,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三)治疗方法
1.针灸
(1)取穴:关元、提托、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取蠡沟;气虚血滞型加取阴陵泉、血海。
(2)操作:视患者胖瘦程度不同取0.32mm×40 mm~50mm的毫针,先针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温针灸2壮。下肢穴位进行得气后亦留针20分钟。
(3)疗程: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中药:
(1)气滞血瘀型: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处方:自拟方
炒柴胡、青皮、陈皮、广郁金、三棱、莪术、菝葜、石见穿、两面针、水蛭、虻虫、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丹参、生麦芽、白花蛇舌草等。
(2)气虚血滞型:
治则:益气行血、活血消滞
处方:自拟方
生黄芪、炒白术、炒党参、当归、川芎、红花、三棱、莪术、菝葜、石见穿、两面针、丹参、生麦芽、白花蛇舌草等。
(四)按语
治疗时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为指导,所取之穴关元,为任脉经穴,又为人体强壮要穴,具有调理冲任,扶正祛邪的作用。提托、子宫穴,为经外奇穴,均是治疗女子宫腔疾患的经验之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本穴能调整脾胃功能,充实“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同时又能起到强壮保健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交会穴,具有调整肝、脾、肾三脏经气的作用。对于气滞血瘀型加取蠡沟穴,为足厥阴肝经之络,具有疏肝调经之效。气虚血瘀型加取阴陵泉、血海,有健脾益气,统摄血液之功。腹部穴位用温针灸,能加强活血祛瘀的效用。佐以内服中药,共奏调整脏腑气血,消除症瘕积聚之效。
二、面部围刺,祛除色斑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亦可累及眶周、额、鼻和口的周围。
(一)辨证分型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黧黑斑”、 “面尘”等范畴。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其辨证分型大致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阻于脉络;第二类为后天失调,气血虚衰,不能上荣于面。
1.气滞血瘀型:除面部皮损外,或伴经前乳房胀痛或经临腹痛,行而不畅,或夹有血块。平素烦燥易怒,苔薄白质暗红或舌边有紫瘀斑,脉弦。
2.气血不足型:除面部皮损外,伴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夜寐不安,经行色淡,苔薄白质淡,脉濡。
(二)治疗方法
1.针刺
(1)取穴:局部皮损处,合谷,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取蠡沟;气血不足型加取足三里。
(2)操作:视皮损部位大小取0.30mm×25mm的毫针10-20根不等。用围刺的方法从皮损的外围向中心横刺,余穴用0.35mm×40mm毫针,针刺得气后均留针20分钟。
(3)疗程:每星期1-2次,10次为1个疗程。
2.中药:
(1)气滞血瘀型
治则:理气祛瘀
处方:自拟方
柴胡、青皮、陈皮、广郁金、三棱、莪术、红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生麦芽等。若便秘者加生大黄,热甚、面红者加丹皮、桑白皮等。
(2)气血不足型
治则:补益气血
处方:自拟方
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红花、生麦芽等。
若食欲不振,纳呆,苔腻者,去党参加姜半夏、川厚朴、陈皮等。
对不愿接受中药治疗及因特殊情况无法保证按时服药者,采用单纯针刺疗法。
(三)按语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辨证,大多认为与肝郁气滞,阴亏血燥,脾肾不足有关。如气血不足,治宜补益气血;如气滞血瘀,治宜理气祛瘀。从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着手,可改善局部气血循行,达到根治本病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与远道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局部围刺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细胞再生能力,促进色素的消退。合谷穴为治疗“面口”疾患的要穴,古人云: “面口合谷收”。即为此意。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的交会穴,针刺之,能起到调整肝、脾、肾三脏经气的作用。对于气滞血瘀型加取的蠡沟穴,为足厥阴肝经之“络”,有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的作用。在针刺的同时佐以内服中药,共奏调整脏腑气血,消除色斑之效。
三、行额三针,宣通鼻窍
过敏性鼻炎亦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指变应原作用于鼻腔粘膜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临床上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征。是常见而又多发的鼻病,约占鼻病的40%。其过敏原主要是吸入物、冷、热、日光等。本病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或称“鼽嚏”。
(一)辨证分型
本病主要由于肺脾气虚,腠理不固,风寒易袭,上扰鼻窍;肺肾虚弱,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寒水上泛。
1.肺脾两虚:除一般症状外,兼见倦怠懒言,气短,纳呆,腹胀,苔薄白质淡,边有齿印。脉濡。
2.肺肾两虚:除一般症状外,兼见气短,自汗,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苔白润质淡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1.取穴:主穴为额三针。配穴取迎香、上星、合谷。兼有阳虚者加大椎;风寒侵袭者加风池;肺脾两虚者加太渊、太白;肺肾两虚者加太渊、太溪。
2.额三针定位:两眉中点分别向额上0.5寸、1寸、1.5寸处所引的三条水平线。
3.操作:取0.38 mm×50mm~75mm的毫针3根,针尖分别从额上平行线的一方与皮肤成10度夹角进针,向另一方透刺。再取0.35mm×40mm的毫针8~10根针刺配穴,进针得气后,均留针15~20分钟。
(三)按语
额三针为经验有效穴,针刺后使患者感到酸胀,即令鼻窍通利,眼目清新。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本穴又位于鼻旁,针刺能起到宣肺通窍的作用。合谷穴亦为大肠经穴,医古籍中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其意是指本穴为治疗面口疾患的要穴。因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通过面颊交叉于人中,分布在鼻孔两侧,故而针合谷有此功效。上星穴属督脉经,督脉主一身之阳,针刺本穴能温阳而通窍。
四、远道以穴,治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多因劳作闪仆或姿势不当,或负荷过重使腰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扭转、牵拉损伤所致。以伤后骤发剧烈腰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的临床表现。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腰部软组织损伤都可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目的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以辨经远道取穴方法治疗本病,在疗效方面较临床常见的局部取穴法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辨经分型
病在足太阳经:多为骶棘肌与腰背筋膜损伤,病在脊柱两侧,属足太阳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一侧腰痛,俯仰、转侧不利。检查时可在腰椎横突间或腰椎外侧骶棘肌处有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紧张。
病在督脉经:多为棘间韧带损伤,病在正中,属督脉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腰椎棘突间疼痛,患者俯仰不利,坐卧、行动均感困难。检查时在棘间韧带处有压痛。
病在足太阳和足少阳二经:多为骶棘肌及臀大肌损伤,属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在患侧脊柱外侧,连及臀部及大腿,患者转侧、俯仰及步行均感不利。检查时可在一侧的骶棘肌及臀大肌处有压痛。
(二)治疗方法
1.取穴:病在足太阳经,取后溪穴;病在督脉经,取人中穴;病在足太阳和足少阳二经,取腰痛穴。
2.腰痛穴定位:位于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3.操作:取0.35mm×25mm~40mm的毫针1~2根,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在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腰部,并间隙运针1~2次。视患者情况,若局部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有牵掣痛,可在局部痛点针刺,得气后立即起针,并拔上火罐,留罐5分钟。
(三)按语
若病在督脉经,故循经取用督脉经的人中穴,以疏通督脉经气。若病在足太阳经则循经取用手太阳经的后溪穴,功在疏通太阳经气。若病在足太阳涉及足少阳经脉者,即取腰痛穴,此穴为经验穴,在手针中称之为腰腿点,可疏通太阳、少阳二经气。在此同时因针刺在远道,患者活动局部,使局部气血运行畅通,紧张的筋脉松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对于远道取穴后局部仍遗留不适者,加刺局部痛点,得气不留针,起针后拔罐5分钟,可使局部紧张的肌肉得到缓解。
医案
案一、王××,女,36岁,工人
初诊:1998年3月2日。右上臂阵发性抽痛一月。活动尚可,否认外伤史。检查:肩关节活动正常,右上臂三角肌附着处有压痛,局部无红肿。证属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诊断:痹证。治拟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取穴:左三间,并嘱患者活动右上臂。当即疼痛消失。留针15分钟观察,未发生抽痛。次日来诊,抽痛未再发作。
按:对于运动系统疾病,则以辨经远道取穴为主,针在远道,即取同一经脉上的远道穴位,一则可疏通受累经脉之气,行气活血,再则又便于患者活动病变部位,可加强局部经脉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案二、陈×,男,42岁
初诊:1988年4月6日。失眠两周。平素体弱多病,突然得知其父患有绝症后整夜不寐,目不交睫,伴耳鸣,心悸,口干,舌质红、尖破碎,脉细数等。辨证为:素体肾虚,因家有不幸而致心阳上亢,肾阴亏虚不能制火,致心肾不交,心阳独亢,心火上炎,以致不寐。诊断:不寐。治拟降心火,补肾阴。取穴:太溪、神门、灸涌泉。
按:取肾经原穴太溪以滋养肾阴,又取心经原穴神门以降心火,使肾阴充而上济于心,心阳降而下交于肾,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复灸肾经井穴涌泉,以壮水潜阳,亦即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也。
案三、丁××,女,66岁
初诊:1990年9月2日。舌尖有瘀块六年。无痛,不受饮食影响。检查:质硬,不活动,突出于舌体,大小约0.6cm×0.6cm2。证属心血瘀阻。诊断:舌尖海绵状血管瘤。治拟活血化瘀。取穴:神门、内关。
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选用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后又考虑血瘀与肝的疏泄功能,诊时加用了肝经原穴太冲。共针11次,硬结消失而告痊愈。
案四、邱××,女,51岁
初诊:1991年4月6日。足背疼痛半年。半年来醒后两足背第1-2趾间抽痛,并沿足厥阴经上行至乳下期门穴处:每晚痛作3~4次,须跪仆于地,待其自行缓解,严重影响睡眠。患者经断半年,平素烦燥,胁胀,苔薄黄,舌边有紫瘀点,脉弦细。辨证当为肝失疏泄,肝血瘀阻,经脉失于通畅,不通则痛。诊断:痹证。治拟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取穴:太冲、期门、阳陵泉。
按:本病为肝失疏泄,又知其病循肝经而作,既为辨证又为辨经依据,当辨经与辨证同参,病在肝而从肝治,取肝经太冲、期门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再取胆经之合,筋会阳陵泉以疏肝利胆,舒筋止痛。由于辨证论治的正确,诊治2次后抽痛既减轻,每晚仅作1次,共治5次后,诸症皆除。
案五、刘××,男,60岁
初诊:1992年5月12日。大腹胀满已半年余,烦燥多恶梦,不思饮食,大便秘结,体重剧降,苔薄黄,脉弦细。证属心情抑郁,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诊断:腹胀。治拟疏肝健脾。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二诊:腹胀缓解,但仍纳呆,睡眠欠佳,有恶梦,加取内关。四诊:三诊后胃纳转佳,睡眠安宁,恶梦未作,去内关、太冲。续针10次。
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及足厥阴肝经之穴,取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腹胀虽轻,但效不显。二诊时加以内关、阴陵泉。内关为手厥阴之经,手足厥阴经气相通,与太冲穴同在厥阴,配伍应用以增强疏肝解郁,宽胸理气之功,即针后腹胀自除。
案六、姚××,女,48岁
初诊:1993年6月9日。失眠7年余。每晚仅能入睡2~3小时。平素心悸,纳食无味,四肢乏力,苔薄质淡,脉细软无力。证属心脾两虚。诊断:不寐。治重健脾胃,生气血,兼以安神。取穴:足三里、三阴交、神门。
按:因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气血生化无源。心主血脉而藏神,心血不足,无以养心,神不安则不思睡,因此取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及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来健脾养心,辅助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来助三阴交之健脾之力,使气血生化有源。诊治3次后,患者可睡5小时左右,针5次后已能入睡6~7小时,余症渐退。针10次后痊愈。
案七、周××,男,44岁
初诊:1994年7月8日。咽喉有干燥毛糙感,伴梗阻已近5月。晨起较轻,至午后增剧。五官科拟为慢性咽喉炎。曾服用中西药以及针灸治疗未效。检查:两侧咽壁充血(++),舌质偏干而少津,脉细数。证属病久阴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失其输布之功。诊断:慢性咽喉炎。治拟益肺、清热、养阴。取穴:天容、列缺、太溪。
按:取天容以清咽喉之热,取列缺以益肺清热、助肺输布之功。取太溪穴,并遵《内经》“阴刺”法,行九六补法,以激发少阴经气,发挥益肾养阴的作用。施术时,患者当即感到咽部津液溢出,咽喉滋润,干燥毛糙感明显好转。本例共治8次而愈。因此正确选用针灸补泻手法,确实能够提高针刺疗效,特别是在治疗疑难杂症时更为突出。
案八、陈××,女,43岁
初诊:1995年7月。发现患子宫肌瘤已3年。经外院服用活血化瘀药2年,肿瘤未见缩小。平素经行量多,神疲乏力,经常感冒,面色(白光)白。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为6.7cm×7.0cm×7.2cn,肌瘤大小为6.8cm×4.8cm×5.6cm。苔薄白,质淡,脉细涩。证属气虚血滞。诊断:子宫肌瘤。治拟益气活血,活血消滞。取穴:关元、提托、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腹部穴位温针灸2壮。佐以内服中病:生黄芪20g 炒党参15g 炒白术20g 当归12g 川芎12g 丹参15g 菝葜30g 石见穿30g 两面针30g 三棱12g 莪术12g 生麦芽12g 白花蛇舌草30g
按:嘱每周治疗2次,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嘱B超复查示:子宫大小为4.6cm×4.6cm×5.0cm,肌瘤大小为4.4cm×4.3cm×4.0cm。患者自觉精神状态转佳,感冒现象明显减少,经期准时,经量减少,面色转为红润。
案九、周××,女,38岁
初诊:1995年9月。上月经行长达二十余日,淋沥不净,平素经行量中等,夹血块,色深红,经期长而难净,经前伴乳房胀痛。检查:B超示:子宫大小为4.6cm×4.6cm×6.0cm,肌瘤大小为2.5cm×3.5cm。苔薄白,质暗红,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诊断:子宫肌瘤,治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取穴:关元、提托、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蠡沟。腹部穴位温针灸2壮,并佐以内服中药:炒柴胡、广郁金(各)12g 青皮6g 赤芍12g 当归12g 川芎12g 红花6g 菝葜30g 石见穿30g 两面针30g 三棱12g 莪术12g 生麦芽12g 白花蛇舌草30g 陈皮6g 水蛭6g
按:依上法治疗10次后经行5日已净,血块减少,色泽红,苔脉同前。续治达3个疗程后,经行准时,3~5日即净。苔薄白,质淡红,脉如常。唯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为4.0cm×4.0cm×4.9cm,宫内回声均匀,提示:子宫内未见明显肿瘤。半年后随访,结论同上。
案十、胡××,女,38岁
初诊:1995年9月。因面部色素沉着一年余而就诊。面部色斑对称分布于两侧颧颊部呈片状,色呈黄褐,表面光滑,边界尚清。平素时感神疲乏力,经行量少色淡,苔薄白,质淡,脉细。证属气血不足。诊断:黄褐斑。治宜补益气血。取穴:行面部围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处方为生黄芪30g 炒党参15g 炒白术30g 茯苓10g 炒赤芍12g 白芍12g 当归12g 川芎12g 红花6g 生麦芽12g
按:以上法治疗至四诊时,患者面部色斑变淡,苔脉如常。再行巩固治疗2次,并随访3月,未见复发。
案十一、卞××,女,31岁
初诊:1996年3月。面部色素沉着三年,颜色加深半年。夏季日晒后色斑加深,冬季则稍淡。色斑对称分布于颧颊部,并累及下颌,相互融合成片,形似“蝴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色呈黄褐,经前乳房胀痛明显,经行色深,夹血块,苔薄白,质暗红,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诊断:黄褐斑。治宜理气祛瘀。取穴:面部围刺、合谷、三阴交、蠡沟。佐以内服中药:炒柴胡6g 广郁金9g 青皮、陈皮各6g 三棱12g 莪术12g 红花6g 当归12g 川芎12g 炒赤芍12g 生麦芽12g
按:依上法治疗至六诊时,患者面部色斑变深呈淡褐色,范围缩小,下颌部色斑已消失,苔脉同上。继续治疗至10诊时,患者面部色斑已完全消退,苔脉如常,再巩固治疗1次。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案十二、居××,女,32岁
初诊:1996年5月。患者自幼易感冒,咳嗽,鼻塞常作。每次愈后仍鼻窍不利,并逐年加重,伴有阵发性鼻痒,遇风寒则喷嚏频作,畏塞、纳呆、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濡。证属肺脾两虚,腠理不固,风寒侵袭,上扰清窍。诊断:过敏性鼻炎。治宜健脾益气,宣肺通窍。取穴:额三针、上星、风池、迎香、合谷、太渊、太白。
按:针后鼻窍立即通畅,嗅觉恢复正常,但翌日鼻塞又显,程度较前减轻。依上法续治,三诊时鼻窍已通,遇寒偶有喷嚏,胃纳转佳,大便正常。仍循上法,八诊后症状完全消失。
医话
一、围刺配合循经取穴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的“蛇丹”、“缠腰火丹”,系湿热郁于肝胆,气血瘀滞,经脉受阻,复因外感风热而诱发。由于带状疱疹的炎性反应侵及相应神经节段,因而疼痛剧烈,每随神经同节段水平的肋间神经放射至胸胁部。我们应用“围刺”配合循经取穴治疗。
针刺方法:围刺即在疱疹周围外开二分处,向皮下透刺;少阳经取支沟、阳陵泉,兼及阳明经者加足三里,兼及太阳经者加委中。循经取穴的止痛效果优于局部围刺,而局部围刺对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与结痂愈合的效果优于循经取穴。因此,这二种针刺方法结合使用,疗效更佳。
二、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多发生于中年妇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成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在中医学中属于“症瘕”、“积聚”范畴:它的发生可由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致气血瘀阻而逐渐形成。陈老师以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偏小最多的达2.4平方厘米,最小的亦有0.8平方厘米,其余偏小均在1平方厘米。临床症状均见改善或消失。尚未见肌瘤有增大的病例,可见针灸结合中药对本病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属气虚不能行血,而致血瘀成聚。故治宜益气行血,祛瘀散聚。所取之穴,关元为任脉经之穴,同时又是强壮要穴,针刺之能起到调整冲任,扶正祛瘀的作用。提托、子宫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女子宫腔疾病的经验之穴。足三里为胃经之“合”,其有调整脾胃功能,充实“后天”,及强壮保健的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交会穴,针刺此穴能调整肝、脾、肾三脏的经气。内服益气活血中草药,针药并施,起到明显的“消瘤”效果。
针刺对性激素有明显影响,因此针刺对子宫肌瘤的效果,可能是有性激素调节机制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具体机制尚未分明。还有待于不断地收集病例,加以分析,总结,研究。
三、针刺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亦可累及眶周、额、鼻和口的周围,皮损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有时可相互融合成糊蝶状,称又有“蝴蝶斑”之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黧黑斑”、“黧黑斑”、“面尘”等范畴。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以针刺为主,佐以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辨证分型
(一)气滞血瘀型:除面部皮损外,或伴有经前乳房腹痛或经临腹痛、经行不畅,或夹有血块。平素烦燥易怒,苔薄质暗红或舌边瘀斑。
(二)气血不足型:除面部皮损外伴神疲乏力,夜寐不安,经行量少色淡。苔薄白质淡,脉濡。
治疗方法
(一)针刺
1.工具:取32号1寸毫针,视皮损大小,取3~5根或5~10根不等。
2.取穴:局部皮损处。临床加减:属气滞血瘀型加取合谷、三阴交、蠡沟穴。属气血不足型加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
3.操作:用围刺的方法,视皮损的外周2~3分处向中心横刺0.5~0.8寸,留针20分钟左右。
4.疗程: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
(二)处方
1.气滞血瘀型
治宜:理气祛瘀
处方:炒柴胡、青皮、广郁金、三棱、莪术、赤芍、白芍、丹参、当归、川芎、生麦芽、熟麦芽、焦肉楂。
2.气血不足型
治宜:补益气血
处方:生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茯苓、赤芍白芍、川芎、制首乌、六神曲、生麦芽、熟麦芽、焦山楂。若苔腻食欲不振则去党参加姜半夏、川厚朴。
疗效标准与结果
(一)疗效标准
痊愈:色素基本退尽或仅有隐约可见的色素斑,皮损消失90%~100%。
显效:皮损消退60%以上。
有效:色素有一定程度变淡,皮损消退30%以上。
无效:皮损无明显改变。
(二)结果
经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痊愈6例,有效11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其中最短者治疗8次,最长者为3个疗程。
讨论
关于本病的病因及病理。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调、妊娠、口服避孕药以及患有女性生殖器疾患等因素有关。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刺激黑色素细胞所致,黄体酮也可能促使色素沉着的发展。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辨证:大多认为与肝郁气滞、阴亏血燥、脾肾不足有关。陈老师按照中医理论来分析,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阻于络脉;第二类为后天失调气血虚衰不能上荣于面。
在治疗上,从调整脏腑气血失调着手,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改善局部,达到根治本病目的。采用局部与辨经远道取穴相结合。局部围刺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强细胞再生,促进色素沉着的消退。合谷穴为治疗面口疾患的要穴。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交会穴,针刺此穴能起到调整肝、脾、肾三脏的经气。蠡沟为足厥阴肝经之络,有疏肝调经作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本穴除能调整脾胃功能,充实后天外,还有强壮保健的作用。佐以内服中药,共奏调整脏腑气血,消除面部色斑之效。
附:验
一、针刺听会,即刻平喘
1.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2.主治:支气管哮喘。
3.操作:取0.35mm×25mm毫针2根,针刺双侧听会穴,直刺0.5~0.8寸,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并间隙运针1~2次。
二、爪刺乳根,消除乳疾
1.定位: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上。
2.主治:乳腺增生症、溢乳症。
3.操作:取0.38mm×40~50mm毫针1根,平刺乳根穴,进针深度为1~1.5寸,得气后将针稍退出,再向左、右两侧斜刺,形如鸡爪,即《内经》刺法中的“合谷刺”,并留针15分钟。
三、针对应点,疗四肢痛
1.定位:痛在上肢者,其对应点即在同侧下肢;痛在下肢者,其对应点即在同侧上肢。
2.主治:四肢痛症。
3.操作:取0.35~0.38mm×40~50mm毫针1至数根,在对应点垂直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并嘱患者活动疼痛部位。
四、针三突穴,利咽开音
1.定位: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
扶突: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水突:人迎穴至气舍穴连线的中点,当胸锁乳突肌前缘。
2.主治:声音嘶哑。
3.操作:取0.35mm×40mm毫针5根,先针天突穴,进针后沿胸骨柄后缘平刺,再针双侧扶突、水突穴,均留针15分钟,在留针期间配刺合谷穴,并间隙运针。
五、针胸腔区,宽胸养心
1.定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各引2cm直线。
2.主治:心肌炎后遗症所致的胸闷、早搏等。
3.操作:取0.35mm×25mm毫针2根,针双侧胸腔区,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并间隙捻转运针1-2次。
六、针刺安眠,宁心安神
1.定位:翳风穴与翳明穴之间。
2.主治:失眠。
3.操作:取0.35mm×25mm毫针2根,针刺双侧安眠,得气后留针15分钟。
七、针灸脐下,理气通便
1.定位:脐下3分。
2.主治:便秘。
3.操作:取0.35 mm×40mm毫针1根,进针后留针15分钟并温针灸2壮。
八、针灸局部,治疗冻疮
1.定位:病变的部位。
2.主治:冻疮
3.操作:取0.35mm×25mm毫针1至数根,在冻疮部位的中心处,直刺1针至基底部,然后温针灸2壮。若冻疮已溃破,则在溃破处上方循经取穴,针刺得气后留针15分钟,在冻疮溃破处则用艾条熏灸。
九、中脘梁门,专治胃病
1.定位:中脘:脐上4寸,在前正中线上;梁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2.主治:胃病。
3.操作:取0.38 mm×40mm毫针数根,先针中脘、梁门留针15分钟,期间温针灸1壮。再配合针刺足三里穴,亦留针。兼见积食不消者加取建里穴;伴腹泻者加天枢、上巨虚;伴便秘者加脐下3分;胃酸过多或胆汁返流者,则去足三里加上巨虚、阳陵泉。兼见恶心泛吐者加内关;兼见胃脘痛连及胁肋者加取期门;腹胀者加取阴陵泉。胃脘痛剧烈者,加取头针胃区。
十、围刺疱疹,再取少阳
1.定位:围刺:在疱疹外围
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阳陵泉: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2.主治:带状疱疹。
3.操作:取0.32mm×40mm毫针数根,在疱疹外周1-2分处向疱疹中心皮下围刺,一般少则3针,多则5针,并针刺疱疹相应夹脊穴,再针同侧少阳经穴支沟、阳陵泉,待得气后留针15分钟,并在此期间运转1~2次。
论文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等验案六则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6年4月10~11页
摘要:(一)心律失常
早搏频发,心率无法计数,以针刺双内关,行平补平泻手法。心率仅40次/分,针内关穴,以提插补法(轻刺),对动过速以平补平泻,心动过缓以提插补法使心率恢复到原来的机能状态,发现不同手法可以产生的不同效应,说明针灸临床补泻手法的重要性。
(二)哮喘
针刺治疗,遂针听宫、听会、外关、太溪,进针后不久,患者诉呼吸松快,哮喘已平。三诊时,仅取听会一穴,针入1分钟,气喘即平。阅遍针籍,未见听会穴有治疗气喘之记载,但在临证时,听会对气喘屡试有效,乃录之以供同道验证。
(三)足底痛
由于疼痛部位不一,而取穴亦因之而异,因此体会到经络在临床治疗上有明显的选择性,说明了手足经同名相通,为“下病上取”取得了可靠验证。
(四)尿频
系肾气虚亏不能摄水所致,用烧山火手法而见效,说明针刺手法在临床上使用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
(五)胁痛
一为肝胆湿热蕴积少阳;一为扭挫损伤,气血阻滞于少阳之络。一为脏腑病变,一为经络气滞。说明在临床上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之重要性。
(六)疝痛
针内关、太冲以疏泄厥气,温灸关元以通阳散寒,至15分钟症势不减,再泻大敦,症情仅感稍缓。余嘱立即去院手术,以防肠坏死。本证属于肝寒气凝,厥气失于疏泄,先针内关、太冲以疏泄肝气,温灸关元以温阳祛寒,但效不显,大敦为足厥阴经脉气之所出。且是厥阴之脉上行环绕阴部,故对疝痛有较好疗效,过去对井穴仅用于急救昏迷实属偏见。
针灸在内科临床的应用(一)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1期41~42页
摘要:(一)汗法 汗法是通过针刺一定俞穴,采用不同手法,使之发汗,从而达到开泄腠理,祛除病邪的一种方法。因此无论风寒、风热之郁于肌表者,均可使之汗出而解,针灸临床常用后溪、合谷二穴以发汗,施以提插泻法以解肌表之邪。如因风寒则加灸大椎,以温阳散寒;如属风热则点刺大椎出血,刺出血以泻热。
(二)和法 和法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有关俞穴,使用一定手法,调整机体,使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到原来机能状态的治疗方法。
(三)温法 是指感受寒邪;或是脾肾阳虚所致之大便溏泄,或阳萎精冷,不育等症,使用温灸方法以温化寒邪或温运脾肾之阳。临床常温灸大椎穴以温阳散寒;温灸脾俞、肾俞以温运脾肾之阳,关元以温阳益气等。
针灸在内科临床的应用(二)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2期41~42页
摘要:(四)清法:清法是以清热除烦,从养阴生津立法,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一定俞穴和手法。从而达到“清”的作用。临床常取行间以清肝泄热,鱼际以清肺养阴,内庭清胃降火。五俞穴以“荥主身热”之说,故针灸临床常取荥穴以清脏腑之热。
(五)消法:是指在气滞、血瘀、痰浊阻滞于经络、或瘀结于脏腑的情况下,针刺一定俞穴,行施一定手法而使之消退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内关宽胸理气,足三里和胃降气;内关、太冲活血化瘀、刺井穴出血以泻热,丰隆化痰浊等。
(六)补法:《经》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凡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阴阳、气血偏衰的情况下,均可以补法调之,俞穴原无“补穴”、“泻穴”之分,主要是通过一定手法,来调节脏腑、气血、经络,使之恢复到原来的机能状态。但临床亦有气虚补关元;血虚取血海、膈俞;阳虚温灸大椎、命门;阴虚补太渊、太溪等穴。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疗效分析
出处:中医杂志 1983年9期53~54页
摘要:急性腰扭伤疼痛部位在腰、骶及骶髂关节,常由劳动时姿势不正、负荷过重或弯腰提取重物时用力不当等造成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所引起。可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目的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采取远部位取穴法治疗。
针刺方法和结果
初步总结出三个有效穴位,即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督脉的人中穴和经验穴腰痛穴(位于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背横纹下一寸处,一手两穴)。
(一)病在足太阳经
多为骶棘肌与腰背筋膜损伤,病在脊柱两侧,属足太阳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一侧腰痛,俯仰、转侧不利。检查时可在腰椎横突间或腰椎外侧骶棘肌处有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紧张。针刺后溪穴的疗效为最佳,人中穴次之,腰痛穴最差。
(二)病在督脉
多为棘间韧带损伤,病在正中,属督脉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腰椎棘突间疼痛,患者俯仰不利,坐卧、行动均感困难。检查时在棘间韧带处有压痛。以针刺人中穴效果为最好,针刺后溪穴的效果次之,针刺腰痛穴的效果最差。
(三)病在足太阳和足少阳二经
多为骶棘肌及臀大肌损伤,腰痛在患侧脊柱外侧,连及臀部和大腿(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经脉循行处),转侧、俯仰及步行均感不利。检查时可见一侧的骶棘肌及臀大肌有压痛。以针刺腰痛穴的疗效为最佳,针刺后溪穴效果较差,针刺人中穴的疗效则最差。
讨论和体会
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留针时间与针刺强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留针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在留针过程中运针1-2次,可以加强经脉气血之运行。本病起病急骤,属实证,因此针刺手法大都采用泻法。
对于部分远部位取穴效果不显患者,加刺局部邻近穴位,轻刺不留针,可使局部紧张的肌肉得到缓解,有助于加速局部症状的好转。
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6年3期135~136页
摘要:(一)针刺补泻的操作手法
1.凉热补泻法
热补法:左手食指紧按穴位,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先浅后深,慢提紧按,务令气至。在酸胀感觉的基础上,将针下插1~2分,然后拇指向前捻转3~5次或9次,就有热胀感觉。
凉泻法:左手食指紧按穴位,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务令气至,在麻胀感觉的基础上,将针向上提1~2分,然后拇指向后捻转2~4次或6次,就有凉麻感觉。
简便的热补凉泻法:热补法不分天、人、地三部,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得气后,紧按慢提,不计其数,以针下产生热感为度。出针后,疾闭其孔。一定要在得气较好的情况下突然提针。
2.凤凰展翅针补泻法
要求针刺穴位准,下针快,针刺不觉痛或疼痛很轻微。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运用相应的捻转补法,一般捻转角度小,刺激感应弱,捻转不超过180度,频率在60~80次/分。捻转泻法,捻转角度要大(约360度)。刺激感应强,频率120~160次/分。捻转平补平泻法,捻转180-360度,频率100次/分左右。提插补法,一般提插深浅度2~3分,频率60~80次/分左右,刺激感应弱。提插泻法,一般提插深浅度3~5分,频率120~160次/分左右,刺激感应强。提插平补平泻法,提插深浅度一般3分左右,频率100次/分左右。
出针快慢及颤指动作:将针刺入穴内,颤指(术者持手)动作要求轻重快慢均匀。如针下“气”来迟缓,以辅助手法(刮、弹、摇)催其气。如“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以相应的手法稳针“守气”, 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
3. “提、呼、随、阖”“插、吸、迎、开”补泻法
提:先深而后浅。将针刺入一定深度(按针刺部位不同,体质各异)。得气后边捻转边上提,使之产生热觉为度,不热则反复操作,至热为止。捻转针体时不分大指向前、向后(或称左右),但以针肉相吸,不疾不离,如《内经》所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取其提针为热之意。
呼:在捻转时,使患者长呼出气,当呼气时要鼻吸口呼。
随:是顺经脉之行走而刺之。按经脉之走向,斜针刺之。
阖:出针时以押手急闭针孔。
泻法:
插:先浅后深。将针刺入皮下得气后,则边捻转边压插之,使产生逆经传导或凉感为度。
吸:在捻转针时,使患者深长吸气,要口吸鼻呼,当吸气时捻转针体,捻转时也不分左右,以产生逆经传导或产生凉感为标准。取“呼之为泻”之意。
迎:即逆经脉之来而斜针刺之。
开:出针时开大针孔,不以指扪按。
4.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法
“烧山火”针刺补法:透皮后,先进至天部(俞穴深度的1/3处)紧按慢提九次,次至人部(俞穴深度的中1/3处)紧按慢提九次,次至人部(俞穴深度的中1/3处)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俞穴深度下1/3处),紧按慢提九次,然后从地部一次至天部。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一度。
“透天凉”针刺泻法:透皮后,可直达地部,在该处紧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同样紧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亦施前法六次。
5.提插补泻法
“针下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部后深部,反复重插轻提(急按慢提)为补;反之先深部后浅部,反复重提轻插(急提慢按)为泻。”
6.轻重刺激量补泻法
轻刺激量针刺(补法):进针得气后给以较弱的刺激,即使用“得气推而纳之”“徐入疾出”的手法,并可给以小角度的捻转或轻轻提插,轻轻刮针柄等柔和的刺激。
重刺激量针刺(泻法):进针得气后给以较强刺激,即使用“得气动而伸之”“疾入徐出”的手法,并给以弧度捻转或大幅度提插捣针等强烈刺激。
(二)体会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有脏病与外经病之分,可辨证的以补泻手法治之;无辨证依据的,就不必强求辨证。总之,补泻手法治疗的基础是辨证论治,但手法操作要避免繁复,适合于临床应用。
谈谈几个穴位的特殊性和临床应用
出处:中医杂志 1987年12期43页
摘要:(一)大椎:一名百劳,属于督脉,由于手足六条阳经均在此交会,故又称之为“诸阳之会”。临床上认为该穴是退热的有效穴位,亦用于增强体质。针灸大椎,能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二)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阴维之会。本穴对胸腔及上腹部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本穴对心律紊乱有一定调整作用。
(三)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为调整胃肠功能的主要穴位,亦是全身性强壮要穴。以米粒灸足三里穴治疗肿瘤术后食欲不振,体力衰退,在足三里、悬钟对6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米粒灸,艾灸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血脂平均下降97毫克%。在艾灸足三里2次后,控制了哮喘发作,经年观察未见复发。
(四)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临床上合谷又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穴位。如配太冲名为“四关”,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配足三里治疗胃肠病,配复溜能止汗,配大椎能退热;配大陵治口臭等等。本穴对咽喉部疾患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如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吞咽困难、晚期肿瘤等。
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辨证取穴经验介绍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32!33,48页
摘要:(一)失眠
拟为心脾血虚,针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心血不足,无以滋养心神;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脾胃得健,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养,则睡眠自安。
(二)眩晕
拟为肝经血瘀。针印堂、风池、三阴交、太冲;肝经之血瘀既祛,气血运行得畅,不致化风上扰,而眩晕自除。拟为痰湿中阻,清阳不升。针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化其已有之痰浊,澄本清源,故见效甚捷。
(三)腹泻
拟为脾胃虚寒。针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气海。均加温针3壮。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均温针3壮。因脾胃虚寒,不能温运水谷,水液糟粕混杂而下,故治疗以温运为主。使脾阳振奋而运化有权,则泄泻得愈。
(四)急性胃炎
拟为食滞中阻,脾胃不和。针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治予消食导滞,和胃降逆。则呕吐自止,停积之食滞得消,则胃脘自舒。
(五)沿肝经经脉抽痛
拟为肝经血瘀。针太冲、期门、阳陵泉。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血运行因之不畅;肝脉失于滋养,故沿肝经经脉抽痛。肝气疏泄,血瘀既祛,气血运行得畅,筋脉得养,故抽痛得除。
(六)过敏性鼻炎
拟为肺气失宣。针迎香、合谷、上星。肺气郁闭,宣散失常,故鼻塞流涕。使肺不受邪,宣降正常,则鼻窍得通。
(七)急性扁桃体炎
针少商(点刺出血)、合谷(双)。本病多因肺胃之火上升,复因风热外乘,风火相搏,结于咽喉所致。故针以清泄阳明之热而散外感之风邪。
(八)急性结膜炎
拟为风火赤眼。针太阳(点刺出血)、风池、合谷。本病为外感风热之邪结于目,故取太阳出血以泻头目之火邪,取风池、合谷以散外感之风热,邪热既去,目赤肿痛自愈。
(九)遗尿
拟为脾肾气虚。针关元、三阴交。加温针以助阳益气,气足则制约有权而遗尿自止。
(十)阴虚牙痛
拟为阴虚牙痛。针太溪(双)。牙痛之症多属胃经实火,阴虚之体,虚火上炎,故午后及劳累后牙痛即发。以益肾滋阴,肾阴得复,则虚阳不致上扰为病。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应用
出处:中医杂志 1985年9期50-51页
摘要:运用脾胃学说在临床上对脾不统血、肝郁犯脾、中气下陷、湿困脾胃等证进行针灸治疗。
(一)脾不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脾气统率下循行于脉管中。如脾气虚衰,则不能控制血液而溢于脉外,因而可致各种出血性病变。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证由脾气虚衰统摄无权所致,治予健脾摄血。取血海、三阴交均针,大椎温针(3壮)。以助阳益气。
2.功能性子宫出血
此系气虚不能摄血,拟以益气健脾。取关元、足三里均温针,三阴交、血海均针,加灸隐白。
(二)肝郁犯脾
治予疏肝健脾。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针。加内关、阴陵泉,证由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脾,浊气不降,故为腹胀。
(三)中气下陷
证属脾失健运,中气下陷,治予升脾益气。取气海、足三里、脾俞均温针,针刺三阴交,加阴陵泉。胃为水谷之海,与脾相为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调,中气自能振奋,从而中气下陷得愈。
(四)湿困脾胃
证属寒湿困扰中州,治予祛寒化湿,调和脾胃。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加灸阴陵泉。本病为寒湿外困,阻遏清阳,客邪内干,肠胃为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治拟和胃降逆,益脾升清,健脾燥湿,交通脾胃二经,使湿邪无停滞之患。
从爱滋病的临床症状探讨针灸治疗的可行性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3期42!43页
摘要: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致病原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Ⅲ型(HTLV-Ⅲ)。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晨起全身乏力,自汗,盗汗,胃纳骤减,消瘦,便溏,在颈耳下、腋窝、腹股沟淋巴肿大,发热以及皮肤出现斑点、疹子、水疱。
现仅就其症状逐一用中医理论来探讨针灸的临床应用。
(一)全身乏力,尤以晨起为甚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虚弱,则脏腑,四肢百骸,失于濡养,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故症见全身乏力。
(二)自汗、盗汗
“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三)胃纳骤减、消瘦、纳呆
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肌肉四肢失养,故症见消瘦,四肢无力,脾开窍于口,脾气虚则不能上荣于口,故而食欲不振。
(四)大便溏薄
因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大便溏薄。
(五)颈、耳下、腋窝、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
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水湿停聚,凝而为痰。痰结皮下、肌肉,复因全身气血运行不畅,凝聚成块,故在颈、耳下、腋窝、腹股沟而见肿大之淋巴结。
(六)发热
本病因全身功能均已减退,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故发热大都属虚热。
(七)皮肤出现斑点、疹子、水疱等。
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络脉。故从肌肉而出则为斑,从血络而出则为疹。病久耗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致使肌肤失养而受损,因此皮肤出现水疱。
从中医理论认识,AIDS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突出表现于气、血、阴、阳及脏腑受损而导致的虚证。
针灸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AIDS中医辨证为虚证,因此治疗宜补,重用灸法,选用足三里、关元、大椎、膏肓为主穴,将其分为二组,一组为足三里、关元,另一组为大椎、膏肓俞。每天一组,交替治疗。
在治疗中,可以随症加减,如全身乏力,可加膈俞、肾俞;自汗,盗汗加阴郄、复溜;胃纳骤减,消瘦、纳呆、便溏加脾俞、阴陵泉;颈、耳下、腋窝、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可加天井、足临泣;皮肤出现斑、疹、水疱等可配选血海、三阴交。
艾灸治疗高血压61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年7期30页
摘要:以足三里、绝骨两穴为主治疗高血压病,同时伴有三酸甘油酯偏高,在灸治前后作了对比观察。
治疗方法
选穴:足三里、绝骨。
施灸程度:一般先灸足三里,后灸绝骨,每周1~2次,每次1穴(双穴),每穴灸1~3壮,两穴轮换,以10次为一个疗程。
方法:灸治一般采用卧位。在穴位上涂薄凡士林油膏,将米粒大小之艾炷直立于穴位上,用香点燃。如灸疮化脓,可在原穴稍向下移,继续灸治。灸疮每日更换敷料1次,一般在4~6周结痂自愈。灸后仅有焦痕、无水泡化脓者,疗效较差。
治疗效果
本文61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经艾灸治疗后降为128mmHg,平均下降60mmHg;舒张压经艾灸后降为89mmHg,平均下降18mmHg。经艾灸治疗,无论血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45%。
三酸甘油酯艾灸后下降至146mg/100ml,平均下降97mg/100ml,艾灸对机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发现高血压病经艾灸后血压下降,而三酸甘油酯亦均有下降,这说明血脂的变化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
讨论
1.我们取穴足三里、绝骨艾灸治疗高血压的依据,主要是《针灸大成》的临床经验,再结合其它文献的有关论述。
2.对三酸甘油酯,说明艾灸对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否能使动脉硬化现象得到改善,尚须进一步研究。针灸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完成的,在目前也还不很清楚。
3.在本文61例高血压患者中,伴有一侧的上、下肢或面部麻木,我们认为这是中风的先兆。经艾灸治疗后,肢体麻木有好转或消失,这是否意味着艾灸能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目前还不能说明。
4.61例高血压患者在灸后血压均较灸前下降,说明血压升降与艾灸的疼痛刺激无明显关系。
5.哮喘发作经艾灸2次后,哮喘即停止发作。这可能与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阴刺”的临床应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3期113页
摘要:“阴刺”是内经刺法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是一种左右配穴同时进针的刺法。太溪穴为足少阴之俞,有益肾养阴之功,先生曾以此穴用“阴刺”治疗多例慢性咽炎。
由于肾阴不足,病久则肾阴更虚,虚阳循经上行至咽,津伤液耗,咽喉干燥毛糙,由肺气亦虚,失其输布之功,故治拟养阴益肺。初诊时取天容以清咽喉之热,列缺属太阴而络阳明,又通于任脉,手太阴之脉挟肺系上行至咽,取以益肺清热,助肺输布之功,兼清阳明之热;太溪穴为足少阴之俞,以激发少阴经气,发挥益肾养阴的作用,首次即获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