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风化厥阴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厥阴属风木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

风黄

病名。

①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风黄候,凡人先患风湿,复遇冷气相搏,则举身疼痛,发热而体黄也。”

②三十六黄之一。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受笑,腰背急,手足强,口干,舌上生疮,三部脉乱,此是风黄。”临床治疗多用烙法及服祛风药。

③《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风黄,身不黄,独目黄,其人肥,风不外泄故也。宜青龙散。”

风黄疸

病名。《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夫风湿在于府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为风黄疸。”

风火喉

病名。

①《喉科金钥》卷上:“风火随胃气上升,熏蒸肺管。初起痛甚,肿者多,不肿者也有。不能食,……悬壅下垂,肉色瘀紫。继则溃烂,急则闭喉而死。”

②指一般急性的喉风,走马喉风的同义词。

风火疬

病名。出《疬科全书》。本病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或环颈而生,皮色红光,疼或不疼,寒热交作。治宜疏风清火散结。用活络疏肝散,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白烧酒调涂;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

风火相煽

病证名。指热病过程中因高热而致神昏惊厥的现象。由于热邪过盛,火热燔灼肝经,内动肝风所致。

风火眼

病名。《青囊真秘》卷一。系指双眼红赤疼痛,羞明多泪,发热头痛的病证。又名火眼、燥火眼、淫热眼,俗称狗眵眼。相当于今之急性结膜炎。本病多由风热上攻眼目而成。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驱风散热饮子。也可用蒲公英煎水熏洗。

风家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禁

病证名。禁疮之一。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疮初发热时,不避风,则风入肌表,以致痘不能发,或肌肤麻木,不知痛痒,或不麻木而干燥,或毛直而干焦,或皮痒而欲搔,甚则烦躁谵语,由风热相搏所致。治宜疏风解毒,用消风散(见风痫条),甚者加紫草、丹参、生地以活血清营。

风噤

见《婴童百问》。即脐风,详该条。

风惊

病名。因体虚风袭所见惊悸不安之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乘,故惊不安定,名为风惊。”证见精神恍惚,惊悸不安,健忘,梦魇。治宜养心安神,祛风定惊,用小定心汤、大定心汤等。

风惊悸

病证名。因心气不足,风邪乘袭所致心悸。《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安。其状目睛不转而不能呼,诊其脉动而弱者,惊悸也。”治用镇心丸、定心防风散等方。

风惊恐

病证名。由体虚风邪入乘脏腑所致神志不宁,时发惊恐的病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恐者,由体虚受风,入乘脏腑,其状如人将捕之。心虚则惊,肝虚则恐,足厥阴为肝之经,与胆合,足少阳为胆之经,主决断众事。心肝虚而受风邪,胆气又弱,而为风所乘,恐如人捕之。”治用牡蛎汤、龙齿汤、龙骨汤等方。

风惊食三痫

三种小儿痫疾,简称三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之痫有三:风痫、惊痫、食痫也。”《婴童百问》:“发痫者,小儿之恶病也。幼小血脉不敛,骨气不聚,为风邪所伤,惊怪所触,乳哺失节,停滞经络而得之。”《医方集宜》:“若震骇恐怖,打坠积惊,叫啼恍惚,是为惊痫。若汗出脱衣,风邪袭入,积热生痰,屈指如计数者,是为风痫。食时受惊,停滞乳食,结为惊癖,是为食痫。”详风痫、惊痫、食痫条。

风惊邪

病证名。由体虚风邪伤于心经所见乍惊乍喜之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邪者,由体虚风邪伤于心之经也。心为手少阴之经,心气虚,则风邪乘虚伤其经,入舍于心,故为风惊邪也。其状乍惊乍喜,恍惚失常是也。”治宜养心安神祛风,用茯神丸、地黄煎丸等。

风痉

病名。

①风伤太阳经脉,复受寒湿所致的痉症。出《灵枢·热病》。《圣济总录》卷八载风痉证候,“其状口噤不开,腰背强直如发痫。盖风邪内薄于经,则荣卫凝泣,筋脉紧急,故令口噤不开,卒然倒仆,不知所以。凡发极则复苏,苏则复作。”治以祛风为主,参以熄风,用续命汤、天麻汤等方。

②指产后中风。《千金要方》卷三:“中风第三”:“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紫汤方。”又名在蓐中风。详产后中风条。

③指子痫。出《济阴纲目》卷三:“羚羊角散:治妊娠冒闷,头项强直,角弓反张,名曰子痫风痉,羚羊角(镑)、独活、枣仁(炒)、五加皮、薏苡仁(炒)、防风、当归(酒浸)、川芎、茯神(去木)、杏仁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一分。右(口父)咀,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风疽

病名。指下肢血脉挛曲发疮难愈之溃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多因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经络血脉而发。该证多发于下肢,尤以胫部为常见。证见患部血脉挛曲痛痒,搔之多溃烂而流黄水,甚则赤热焮肿,缠绵难愈。继发感染则多并发全身寒热,或兼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治宜消热解毒,祛风利湿,方选消风散,或三妙丸内服,外擦宜用青黛散,或三石散。相当于现代之下肢静脉曲张,或因继发感染后之综合征。

风厥

厥证之一。肝气化风所致厥证。《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王冰注:“夫肝气为风,肾气凌逆,既风又厥,故名风厥。”《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治宜加减续风汤、人参汤、地黄饮子等。

风科

古代医学分科名。风科之设立始于宋代。北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九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为次于大方脉的科目。科有学生30人。宋、元均设有风科。风科专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内容。宋元时期,医家特别强调风邪在致病因素中的重要性,因而独立设风科。

风咳

病名。十咳之一。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风咳,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又肺风、劳风咳亦属风咳。参见咳嗽条。

风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属用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的廓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巽廓、巽风廓、养化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巽位东南,络通中焦之腑,脏配心胞”。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风廓即风轮也,风轮属肝,肝与胆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肝痛,廓主腑为胆病。

③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认为:“巽为金井(瞳神),经引髓海,络连肝膈”。

④《张氏医通》卷八认为:肝之府为风廓,有名无位。

⑤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鼻上方,属胆。由于风廓的脏腑隶属有不同的学说,故在临床中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风劳

病名。虚劳病复受风邪者。见《太平圣惠方·治风劳诸方》:“劳伤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肤腠疏泄,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若体虚食少、羸瘦、筋脉不利、手足多疼者,用防风散等方。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膝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者,用巴戟散等方。又称肝劳。见《金匮翼·风劳》:“风劳之证,肌骨蒸热,寒热往来,痰嗽,盗汗,黄瘦,毛焦,口臭,或成疳利。由风邪淹滞经络,瘀郁而然。其病多着于肝,亦名肝劳。”治宜秦艽鳖甲散等方。

《风痨臌膈四大证治》

医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风泪

病证名。《银海精微》:“不赤不疼泪出,是谓之风泪。”本病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参见迎风流泪条。

风冷痹

病名。《圣济总录》卷二十:“风冷痹 ,论曰痹虽异状,此皆本于三气。寒气多者,谓之冷痹。其证令人脚膝酸疼,行履艰难,四肢XX麻,身体具痛,甚则有一身不随者。”证见身体不随,四肢XX麻,不觉痛痒,不能言语者,宜防风汤等方。

风冷泪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为风冲泣下之俗称。详该条。

风冷失声

病证名。即风冷失音。《诸病源候论》卷二:“风冷失声者,由风冷之气,客于会厌,伤于悬雍之所为也。声气通发,事因关户,会厌是音声之户,悬雍是音声之关,风冷客于关户之间,所以失声也。”治宜辛温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汤加减。参见暴喑及风冷失音条。

风冷失音

病证名。多因肺受风冷,寒束肺气导致肺之气机阻闭而失音。《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风冷所伤,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症见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喉痛失音。治宜辛温散寒。用九味羌活汤、麻黄汤等加减。参见暴喑条。

风疬

病名。指瘰疬之因风邪引发者。《医宗金鉴》卷六十四论曰:“形小多痒者名风疬。”证治参见瘰疬条。

风痢

病证名。风邪伤及脾胃所致下痢。《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治风痢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无度,用胃风汤。《医学入门》卷五治风痢恶风鼻塞,身痛色青,或纯下清水,用古苍术汤、神术散。《时病论》卷三治风痢先泻后痢,腹痛后重,或下纯血,脉沉小弦,用痛泻要方加茯苓、炮姜、吴萸、荷叶等。

风瘤

病证名。诸瘤证之一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忍”,此之谓也。治宜软坚顺气,行痰止痒之剂,方选二陈汤加味。

风聋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风聋者,本于足少阴经虚,风邪乘之,令气脉不通,风邪内鼓,则耳中引痛,牵及头脑,甚者聋闭不通,故谓之风聋。治风聋飕飕如风雨钟磬声,或时出清水,或有脓汁,黄芪汤方。”《仁斋直指方》:“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而不宣,是为风聋。”其症耳窍蒙闭,耳鸣听音不真而兼有头痛。治宜以疏风通窍之剂。参见耳风聋条。

风漏

病名。诸漏之一种。《外科启玄》卷七:“二曰风漏,其孔内痒甚是也。”即漏症之外孔处奇痒而命名为风漏,证治参见瘘管条。

风轮

眼的五轮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睛。《银海精微》:“肝属木,曰风轮。在眼为乌睛。”乌睛主要指角膜。其病多与肝胆有关。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的病变常相互影响。参见黑睛条。

风轮赤豆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也即轮上一颗如赤豆。本病多由肝经积热,气血瘀滞所致。治法:初起用龙胆泻肝汤平肝泻热,病久用甘露饮养阴清热。参见轮上一颗如赤豆。

风门

①经穴名。亦称风门热府。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指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即耳屏间切迹相平处,相当于听会的部位。《厘正按摩要术》:“风门在耳前,少阳经所主,色黑则为寒为疝,色青则为燥为风。”

风门热府

经穴别名。即风门。见该条。

风秘

病证名。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便秘。其证大便燥结,排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证治要诀·大便秘》:“风秘之病,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故传化难;或其人素有风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续命汤去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两蚬壳许。实者,吞脾约麻仁丸。虚者,吞养正丹。”参见大便秘结、五秘条。

风木之脏

人体器官名。指肝脏。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气中属风,故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

风逆

病证名。指外感风邪厥气内逆的病证。《灵枢·癫狂》:“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

风疟

病名。疟疾之一。

①夏季贪凉受风,复感疟邪,至秋而发。《素问·金匮真言论》:“秋善病风疟。”“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素问·刺疟篇》:“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灼,穴俞以闭,发为风疟。”证见烦躁、头痛、恶风、自汗、先热后寒等。治宜发汗,方用桂枝羌活汤、芎苏饮、桂枝黄芩汤等。

②即温疟。《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伤寒余热未尽,重感于寒而变疟,名曰温疟,亦名风疟。”

风偏枯

病证名。因于风湿所致偏枯证。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圣济总录》卷九论其病因为“气血不足,腠理开疏,风湿客于分肉之间,久而不差,真气去,邪气独留,乃为偏枯之疾。”证见半身不遂,肌肉枯瘦而痛,言语不变,神智不乱。治用天南星丸等方。

风起偏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偏风牵引双目斜,泪出频频,却无翳膜,不痒不痛。”如眼有偏视者,由风邪攻肝所致。治宜结合全身情况选方用药。本病类今之麻痹性斜视。属目偏视。参见该条。

风气

①泛指自然气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②病因学名词。六淫之一。《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详风条。

风气二疽

病名。出《外科备览》。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右额之疽为气疽,故名。证治见额疽条。

风气腹痛

病证名。感受风冷而致腹痛。见《症因脉治·腹痛论》。风冷着腹,即患腹痛。或发寒热,腹中攻注,或腹中作响,大便作泻。多因风寒侵袭肠胃,传于太阴所致。治宜疏散温中为主,寒热脉浮者,宜防风汤;腹中作响,大便作泻,宜平胃五苓散加防风。

风气霍乱

病证名。霍乱由风淫或风木克脾所致。见《症因脉治》卷四。证见头痛发热,上吐下泻,心腹绞痛,甚则转筋。若风寒则脉浮紧,宜败毒散;若风热则脉浮数,宜家秘神术汤;若风湿则脉浮濡,宜海藏神术汤;若风木犯脾,则宜柴胡防风汤。

风气内动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筋脉失养,出现眩晕、抽搐、昏仆及口眼斜、两目上视等神经系统症状。因其似风象的急骤、动摇和多变,故名。《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气呕吐

病证名。因风冷入胃所致呕吐。见《症因脉治》卷二。偶遇风冷,即发呕吐,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脉多见浮。治以散风为主,用防葛平胃散、防葛二陈汤等方。

风气之病

病证名。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

风热犯肺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致肺气宣降失常,症见恶寒轻,发热重,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咽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重者气喘鼻煽,烦躁不安等。治宜疏风泄热,辛凉解表。

风热感冒

病名。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治宜辛凉解表,发散风热。方用银翘散、桑菊饮、桔梗汤、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不得专用疏散。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麦门冬、白芍。

风热喉

病名。多由风热外袭,致邪热壅塞肺系而成。《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风热而起,满口发细红点,根常淡白,舌下两边三四块,六脉洪紧。”治宜疏风、清热、利咽。用六味汤加减。

风热喉闭

病名。系指喉闭之因于风热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风热喉闭内外俱肿者,谓其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风热相搏,其人面赤腮肿,身发寒热,喉中有块如拳,外色鲜红。”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或清喉散加元参、山栀、花粉等加减。脓成则以刀针刺破排脓。或参见喉闭条。

风热喉痹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多因邪热积聚,复感风邪,风邪化热,客于肺系所致。初起咽干微红肿,灼痛面赤,继之邪热壅盛于里,则肿痛加剧,梗塞咽喉,致饮食吞咽障碍,或声嘶,或发寒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可选用粘子解毒汤,清咽利膈汤等加减。

风热喉丹

病名。多由痰火内伏,外受风邪,致风火痰浊壅塞肺系,或劳思太过所致。《焦氏喉科枕秘》卷一:“风热喉丹萦思起,邪风入肺致痰生,喉内鲜红多肿闭……粘子解毒汤宜治,……。”或选用黄连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亦可以刀针于肿处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

风热喉癣

病名。《咽喉脉证通论》:“此症因劳心过度,血衰火盛所致。其状喉间红筋红瘭,或帝丁两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觉,非弱证喉癣可比,时作寒热。若食热毒之物而起,不作寒热,于此为别。”用凉血地黄汤加减治疗。

风热惊啼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小儿惊啼,因风热内乘于心,心热烦躁所致。常伴见精神不定,睡卧不安。治宜清心宁神,用牛黄清心丸。若热盛,用导赤散加黄连、山栀之类。

风热疟

病名。疟疾之一。见《普济方·诸疟门》:“邪在少阳经谓之风热疟,治多和之。”

风热乳蛾

病名。乳蛾之因于风热而发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广笔鼠粘汤等加减。参见乳蛾条。

风热失音

病证名。多因风热犯肺,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壅塞肺系,气道受遏而失音。症见头昏身热,烦渴,汗出,咳嗽,喉痛失音。治宜疏风宣肺,止渴利咽。用银翘散、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喑、暴喑等条。

风热嗽

病证名。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见《类证治裁·咳嗽》。证见咳嗽痰稠,身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苔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通肺气。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

风热头痛

病证名。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证见头部胀痛,恶风发热,或鼻塞流浊涕;或目赤面红,口渴喜饮,便秘溺赤,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石膏散、荆芥散、神芎散、桑菊饮等方。

风热吐血

病证名。风热损肺所致的吐血。见《金匮翼·诸血统论》:“风热吐血:风,阳邪也;热,火气也。并入络中,则血溢络外。其证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者是也。宜以辛凉入血之药治之。”可用荆芥地黄汤、荆芥散等方治疗。

风热眩运

病证名。风致上壅所致眩晕。见《医学正传·眩运》。《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热上冲眩晕,必胸中不利,旋运欲倒。”治宜疏风清热,用羌活汤、荆黄汤等方。

风热牙疳

病名。多因阳明蕴热与风热之邪相搏,邪热上冲,客于牙龈所致。初起症见齿龈红肿疼痛,发热或寒热交作,继之齿龈糜烂,常易出血,或便秘恶心呕吐。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玉女煎等加疏风之品。保持口腔清洁。以银花,薄荷、连翘、甘草煎汤漱口。详牙疳条。

风热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种。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腰痛。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证见腰痛强急,牵连脚膝,口渴便秘,脉洪数。治宜祛风清热,用败毒散。

风瘙痒

病证名。指因感受风热之气而引发之皮肤搔痒。《诸病源候论》卷二:“此由游风在于皮肤,逢寒则身体疼痛,遇热则瘙痒。”风瘙痒证之发,多因患者素有表虚卫气不固之体征,复感风寒之邪,郁阻于肌肤所致。症发多较突然,所起之处搔痒,甚者可遍及全身,游走无定,或剧痒难忍。若抓搔过甚,局部多现抓痕或成血痂。治宜祛风养血,清热润燥。内服可选当归饮子等。本病相当于皮肤瘙痒症。

风痧

病名。诸种痧证之一种。出清代林森《痧书》中卷。又名风疹。多因外感风热时邪之气而郁于肺胃,发于肌肤所致。证见皮肤忽现细小之红疹,往往在一天之内即可布遍全身,同时伴有搔痒,一般可于2-3天内消退。风疹消退后,皮肤患部无脱屑,亦不留斑痕。多见于小儿。发疹前一般伴有轻微之咳嗽及发烧,或并食饮纳少,腹泻呕吐等症。治宜清热疏风解毒之剂,内服消风散化裁。

风疝

古病名。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医学入门·疝气》:“风疝者,非外风也,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儒门事亲》卷二:“《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气疝,太阴滑为脾气疝,阳明滑为心风疝,太阳滑为肾风疝,少阴滑为肝风疝。凡此六疝,虽见于他脉中,皆言风疝者,足厥阴肝经之气也。”治宜荆芥穗新瓦上焙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风伤卫疟

疟疾之一。一名温疟、风疟。见《症因脉治》卷四:“风伤卫疟,《内经》亦名温疟。风疟之症,《内经》云风伤卫气,先热后寒。此言先后者,言多少也,言热多寒少之疟,是以不曰恶寒,而曰恶风、自汗、烦躁、伸欠也。不恶寒则寒少也;发热直至烦躁,热多也。若头痛背痛,发于午前者,太阳也;目痛鼻干,或于午后者,阳明也;发于寅卯者,少阳也。”脉弦或浮缓、洪长。治法:如疟在太阳有汗,桂枝石膏汤;在阳明,白芷石膏汤;在少阳,小柴胡汤;三阳俱见症者,《证治准绳》和解汤。

风伤卫证

病证名。指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张氏医通·诸伤门》:“如交霜降节后,有病发热,头痛,自汗,脉浮缓者,风伤卫证也。以风为阳邪,故只伤于卫分。卫伤,所以腠理疏,汗自出,身不疼,气不喘,脉亦不紧。”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参见太阳中风条。

风胜则动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偏胜则病症表现摇动性或游走多变的特点。如游走性的关节肌肉疼痛、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斜、卒然昏仆等。

风尸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淫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若冲风则发,故名风尸也。”宜服甘草散、川大黄散、金牙散等方。

风湿

病名。

①人体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身痛或身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②感受风湿所致的多种病症。《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藏则喑哑,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风湿痹

病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证见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日久不瘥,亦可致身体手足不遂。治宜祛风湿为主,祛寒为辅,用海桐皮汤、羌活胜湿汤等方。

风湿腹胀

证名。感受风湿,脾胃失调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风湿腹胀之症,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此风湿腹胀之症也。”治宜祛风化湿,胸前饱满重者,防风平胃散主之;身热恶风重者,羌独败毒散、荆芥汤主之;下身重滞肿者,五苓散主之;内外皆热重者,防风木通汤主之。

风湿热头痛

病证名。风湿热邪合而上壅所致的头痛。《证治准绳·杂病》:“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偏正头痛年深不愈,并以清空膏主之。如苦头痛,每料中加细辛二钱。”

风湿头痛

病证名。因风湿之邪所致头痛。见《赤水玄珠·头痛门》。证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少饮,苔腻,脉濡浮缓。治宜祛风化湿,用玉壶丸、加减神术散、羌活胜湿汤等方。

风湿痿软

病证名。因风湿滞留经络所致痿软之症。见《症因脉治》卷三。多因居处潮湿,触冒风雨,邪留经络所致。证见手足瘫痪,痿弱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等。治宜祛风湿,通经络,用羌活胜湿汤等方。寒气胜者,宜荆防平胃散;皮肤不仁,用苍防五皮饮。

风湿腰痛

病证名。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的腰痛。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证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

风市

经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及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等。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风水

病名。水肿病之一。亦称风(疒水)。出《素问·水热穴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由脾肾虚,汗出当风所致。水散溢皮肤,与风湿相搏,证见身浮肿,如裹水之状,颈脉动,时咳,按肿上凹而不起,骨节疼痛,恶风,脉浮大。《医宗金鉴·肿胀》:“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风水之证,面与胫足同肿也。”“从上肿者,多外感风邪,故宜乎汗;从下肿者,多内生湿邪,故宜乎利水。”

风水肿

病证名。水肿之一,亦称风水。由脾肾气虚,汗出当风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夫风水肿者,由脾肾气虚弱所为也。肾劳则虚,虚则汗出,汗出当风,风气内入,还客于肾,脾虚又不能制于水,故水散溢皮肤,又与风湿相搏,故云风水也。”证见身体浮肿,皮肤欲裂,上气喘急,不能眠卧,骨节酸痛,恶风脚弱,脉浮而紧等。治宜散风祛湿,健脾补肾,通利小便,用防风散、麻黄散、大腹皮散等方。参见风水条。

风嗽

病证名。因感受风邪所致咳。《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喉痒,憎寒发热,自汗恶风,烦躁,语未竟而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

风瘫

病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风瘫)一名产痿,系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四肢萎弱无力。治宜活血祛风,若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俱伤,终身莫挽。”方用《沈氏尊生书》血风汤。

风痰

病证名。痰扰肝经的病证。见《医学入门》卷五:“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瞤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蜷跛奇证,名曰风痰。”治用青州白圆子等方。《医宗必读》卷九:“在肝经者,名曰风痰,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时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治用水煮金花丸、防风丸、川芎丸等。又名肝经风痰,参见该条。又指素有痰疾,因感受风邪或风热拂郁引发者。《泰定养生主论》:“风痰者,因感风而发,或因风热拂郁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因风、寒、气、热、味而喘咯咳唾,非别有此五种之痰。”

风痰痓

病证名。因风痰壅滞经络所致疾病。见《万病回春·痓病》。证见眼牵嘴扯,手足振摇或搐搦,甚则神昏不醒。治宜祛风化痰,用祛风导痰汤加姜汁、竹沥;风痰盛者,败毒散加防风、天麻、黄芩、全蝎、生姜、薄荷;气血不足而兼风痰者,用参归养荣汤。

风痰嗽

病证名。因风痰壅盛于肺所致咳嗽。《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风痰嗽,直至嗽顿吐饮食痰物伏出尽,方少定。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治宜祛风豁痰,用青州白圆子加天麻、全蝎、僵蚕等。

风痰头痛

病证名。风邪挟痰上扰清窍所致的头痛。见《圣济总录·诸风门》。其病发时两颊青黄,晕眩,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治以局方玉壶丸,或选用甘菊荆芥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

风痰哮

病证名。见风邪袭肺,痰阻气道,肺气壅阻所致哮吼。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治宜祛风宣肺,豁痰利气,用千缗导痰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

风痰眩晕

病证名。因风痰上壅,闭塞清阳所致眩晕。见《医学正传·眩运》。《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痰闭壅眩晕,必胸膈痞塞,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或心忪烦闷而发。”治宜祛风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丸、白附子丸等方。如见眩晕闷乱,瘫痪,搐搦,瞤动等症,治宜青州白圆子。

风痰壅盛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症见咳嗽之极时,顿呕吐,乳食与痰俱出尽,方少定。多因婴幼儿脾气素亏,肝气过旺,肝木克脾土,气机失调,风痰内动以致肺失宣肃所致。治宜健脾降气,豁痰利气。用涤痰汤加减。

风头痛

病证名。风邪侵犯头部所致各种偏、正头痛。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痛之病,由风邪客于阳经,循风府而上至于头脑,令人头重疼痛,心隔烦热,上焦壅滞,头面虚汗,诊其脉左手寸口脉浮紧者是也。”治宜天南星散、石膏汤等方。

风头旋

病证名。

①由风邪入脑,或挟痰水逆上所致眩晕者。《圣济总录》卷十七:“风头眩,肩背拘急,肢节疼痛,鼻塞耳鸣,面赤咽干,心忪痰逆,眼目黑花,当风泪出。”治宜松香散,以荆芥、薄荷茶调下。若见头旋,忽忽如醉,痰逆,不下饮食者,宜服甘菊花散等。若头旋,手足厥逆,身体疼痛,心乱,反倒如癫,发歇无时者,宜服独活散等方。

②肝风病。《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风头旋,肝风病也。肝风盛则头自摇动。别无疾痛,不自觉知。”

风头眩

病名。头晕目眩。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故虚则眩而心闷,甚则眩而倒仆也。”

风顽麻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夫风顽麻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之间,使血气不能流通,其状搔之皮肤下似隔衣是也。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脉数者生,牢急者死。”治宜乌蛇散、乌头丸等方。

风为百病之长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风邪居诸种致病因素之首。《素问·风论》列举由风邪所致的多种疾病并加以总括:“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张志聪注:“风乃东方之生气,为四时之首,能生长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故为百病之长。至其变化无常,故为病不一。”

风腲腿

病名。因风邪侵袭所致骨节、肌肉、腰脚痹滞无力之症。见《圣济总录》卷十一。证见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而不自觉知。治宜五加皮汤等方。

风温

病名。

①因感受风热之邪发生于春季的新感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邪在肺卫,治宜辛凉透表以驱邪外出,方用桑菊饮、银翘散。若肺卫受邪失于清解,渐入阳明气分,肺胃受病,证见咳嗽而喘,烦渴汗出,胸闷脉数,治宜麻杏石甘汤开肺平喘,直清里热。如见高热神志昏迷,手足瘈疭,脉数疾者,为热盛劫津,逆传心包,营血受灼,肝风内动,治宜清营泄热,平肝熄风,用羚角钩藤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如正气大伤虚脱者,急宜回阳固脱,用参、附、龙、牡合生脉散。

②指温病误汗的变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治以萎蕤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