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喉闭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也即缠喉风。详见该条。
缠喉风
病名。系指咽喉红肿疼痛,或肿疼连及胸前,项强而喉颈如蛇缠绕之状的病证。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二。《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认为本病之病因多由脏腑积热,邪毒内侵,风痰上涌所致。故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利咽。方可用清瘟败毒饮等加减。如呼吸急迫者宜行气管切开术。
缠喉风外证
病证名。系指患缠喉风颈项外面肿如蛇缠绕的病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外面症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症其肿紫糖色。”本病多由毒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缠喉风条。
缠喉急痹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见该条。
缠络
人体小络脉。见系络条。
缠舌喉风
病名。系指舌根肿硬,两旁糜烂,口噤舌卷,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苔的病证。见《医学心悟》卷四。本病多因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或因风劳酒色而起。治宜清热解毒凉膈。方用三黄凉膈散、导赤散等加减。
缠丝磨子手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同太极磨子手而活动范围较大。参见太极磨子手条。
缠腰火丹
病名。指生于腰肋间的疱疹性皮肤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亦名蛇串疮、火带疮、蛇缠疮、蛇丹。多因风热之邪侵犯心肝二经,或湿热困脾所致。起病突然,症见患部皮肤发红,红疹集簇,烧灼刺痛,继而出现水泡,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疱液初呈透明,后转浑浊;或间有出血或坏死。因该病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故而得名。如患本病,有时疼痛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或伴有轻度发热,疲乏,纳差等全身症状。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初起如皮肤红赤,烧灼痒痛可内服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蚤休等;若出现水泡,糜烂流水,疼痛显著者则宜服用除湿胃苓汤。外用柏叶散敷之;或用雄黄敷调韭叶汁外搽。亦可用针灸及耳针疗法。相当于胸、腰部的带状疱疹。
蝉舌风
病名。系指舌下血脉胀起如舌之状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四:“蝉舌风,舌下再生一舌也。”参见重舌条。
镵石
即砭石。《素问·汤液醪醴论》:“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一种楔状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详见砭石条。
镵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该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产(疒^颓)
病名。(疒^颓)同颓。即产门颓。详该条。
产
妇女生育。《灵枢·五禁》:“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产宝》
产科著作。
①清·倪桂维撰。许琏校订。一卷。书成于1728年。本书论产后诸病的证治,并以生化汤为主方,化裁为若干方。收刊于《韡园医书六种》中。
②指《经效产宝》,见该条。
《产宝百问》
产科著作。五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本书系书商将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更改书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现存四种明刻本、及日刻本、清刻本。
产风眼
病名。指产后因护理不善而致目眩红烂。治宜用复盆子叶嫩汁渍眼,外以纱布蒙之。
产妇
名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分娩期与产褥期的妇女。
产阁
名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即产室。详见该条。
产后败血成痈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多因产后气血两虚,荣气不从,逆于肉理,或败血留内结成痈疽。宜用生化汤加连翘、金银花、甘草节、乳香、没药治之。切不可用寒凉败毒之药,恐溃后腐烂,必难医治。
产后痹证
病证名。指产褥期间出现肢体、腰膝、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者,又称产后关节痛,或产后遍身疼痛。如已过产褥期,则属内科范围。多因产后气血大虚,血虚筋脉失养;或气虚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关节肌肉,痹阻经脉而致全身肢节酸痛;或瘀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所致。临床以痛痹、行痹较为多见。治宜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血虚证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秦艽、当归、鸡血藤;外邪侵入者用独活寄生汤;血瘀证用四物汤加泽兰、桃仁、红花、没药等。亦可选用荆防四物汤随证加减。产后痹证,正气甚虚,切忌浪用辛燥之药。
产后遍身疼痛
病证名。指产后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者。出《经效产宝·续编》。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运行无力,又因分娩后百节开张,血液流滞于经络分肉之间;或因恶露过少,瘀血停留,败血入于关节之中;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外袭流注筋脉所致。气血运行无力者,症见骨节不利,筋脉拘急疼痛,兼头晕心悸,气短懒言,治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败血入于关节者,症见恶露甚少,血色紫黑,关节局部疼痛,触之更剧,方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风寒外袭者,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肢体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趁痛散。
产后病痉
病名。产后三病之一。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后突然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俗名产后风。多因产后失血伤津,血亏液少不能濡养筋脉,甚则引动肝风所致。或因产时创伤,邪毒感染,散播于经络之间,以致经脉拘急而发痉。血亏液少,引动肝风者,症见拘急而痉,汗出唇青,目瞑神昏,重者可见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腰背反折,治宜养阴补血,柔肝熄风,用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菖蒲、或大定风珠主之。感染邪毒者,症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面呈苦笑,张口受限,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治宜解毒镇痉,理血祛风,轻症用华佗愈风散,重症用上方合止痉散(全蝎2个,蜈蚣1条,僵蚕7个,桑寄生15克。共研细末,每次6克,温黄酒或温开水调服);或小续命汤鼻饲。
产后不语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续编》。心开窍于舌。产后败血不去,停积于心,心脏受阻,或产后气血两脱,心气亏虚,均导致心气不能上通于舌而不语。又或产后痰热乘心,心气闭塞亦不能上通于舌。败血停心者,症见面色紫黑,心闷,治宜活血开郁,方用芎归汤合七珍散(人参、石菖蒲、生地黄、川芎、细辛、防风、辰砂);心气虚者,兼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治宜补益气血,以人参煎汤服;痰热乘心者,兼见喉间有痰声,面热胸闷等,治宜清痰热,兼以和胃,方用二陈汤加胆星、钩藤等。古人亦有采用急刺眉心出血的治法,认为血出即语。此外,因肾脉挟舌本,脾脉连舌本,大肠经散舌下,当这些脏腑有病时,亦能出现产后不语,可辨证论治。
产后产户痛
病证名。出《王节斋公胎产》。即产后阴痛。详该条。
产后疮疡治法
医疗方法名。专指妇人产后患疮疡之治疗法则。见《外科启玄》卷二,因妇人分娩之后,多有气血亏损之证,如若感染外科疮汤之病者,必须首先注意内托法之运用,扶正以驱邪。宜补气血,使营卫通行,以促毒邪之消散为要。
产后大便秘涩
病证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大便秘涩者何?答曰:产卧水血俱下,肠胃虚竭,津液不足,是以大便秘涩不通也。若过五六日腹中闷胀者,此有燥粪在脏腑,以其干涩未能出耳,宜服麻仁圆以津润之。若误以为有热而投之以寒药,则阳消阴长变动百出,性命危矣。”
产后大便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失血伤津或阴虚火燥,致肠道失于濡润而大便燥结难解,亦可因产气虚,大肠失于传送而数日不能解便。血虚津亏者症见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腹无胀痛,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心悸失眠等,宜润肠通便,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或用麻仁丸,血旺津回,大便自通。气虚失运者,症见产后数日不解大便,时有便意,临厕努责乏力,大便不坚,汗出短气,倦怠乏力,治宜益气导便,佐养血润燥,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郁李仁、或八珍汤加火麻仁、郁李仁。阴虚火燥者症见产后数日不解大便,解时艰涩,大便坚结,伴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脘中痞满,腹部胀痛,方用两地汤合麻子仁丸。
产后大便下血
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内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阴补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
产后单潮
病名。指产后出现发热而少有其他兼证。见《女科秘宝》:“产后单潮,此症当审虚实。如血尽发热乃是虚热,当服八珍汤;若食炒鸡姜椒热物,此虚中有热,加枳壳、黄连;若恶血未尽发热,宜服红花当归散。”参见产后发热条。
产后疸症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妇平素体弱,产后气血更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肌肤,症见皮肤色黄,甚则目黄,尿黄如茶汁者,治宜加减阴疸汤(人参、柴胡、白芍、甘草、干姜、半夏、党参)。兼阳亏者加桂附;兼阴虚者加当归、熟地;热甚加丹皮。古人认为产后疸证不宜用茵陈等清热利胆药,因茵陈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其病因、病理与产后疸症不同。
产后盗汗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所致。症见产后睡中汗出,醒来即止。傅青主认为“盗汗非汗自至之比。杂证论云:自汗阳亏,盗汗阴虚,然当归六黄汤又非产后盗汗方也。惟兼气血而调治之乃为得耳。”故治当调补气血,兼以敛汗,方用止汗散(《傅青主女科》:“人参、当归、熟地、麻黄根、黄连、浮小麦、大枣)。”
产后痘
病名。痘,包括天花和水痘。产后痘,指产后感染痘症。现天花已经消灭。如若染患水痘,须注意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婴儿。治宜大补荣卫为主,方用大补汤(黄芪、熟地、川芎、白芍、官桂、茯苓、人参、当归)。若痘出多者,则加连翘、大力子等;泄泻者,加肉豆蔻、炮姜等。
产后恶露不下
病证名。指产后恶露停蓄胞内未能排出,或下亦甚少。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多因产后虚弱,寒邪乘虚而从肌表侵入,或内伤生冷,寒性凝滞,瘀阻胞脉,恶露不下;或因产妇平素虚弱,产后气血益虚,无血可下。寒阻胞脉者,恶露不下或量少,兼有小腹胀满,刺痛无时,治宜散寒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气血虚弱者,恶露下而量少,兼见小腹乍痛乍止,或绵绵作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炮姜、肉桂。
产后恶露腹痛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见该条。
产后恶血冲心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即产后恶血入心。详见该条。
产后恶血入肺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恶露不净,积为瘀血,入于肺经所致。可见咳逆气急,口鼻黑气环绕等症。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若瘀血入于肺,咳逆气急,口鼻黑色,或鼻中血出,乃属危候,宜二味参苏饮加附子。”参产后口鼻黑鼻衄条。
产后恶血入肝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郁怒,导致恶血入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丹皮·防风)主之。”
产后恶血入脾
病证名。指产后恶露不尽,积为瘀血,产妇又为食伤,瘀血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每见哕恶不食的症候。吴梅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产后食伤而呕,血亦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故哕恶不食,宜服抵圣汤治之。”
产后恶血入心
病证名。又名产后恶血冲心。多因产后气血亏损,阴血不足,虚火上炎,以致恶血入心,随虚火上扰清神,症见烦闷欲绝,神色昏迷等,宜用益气养阴法,佐以开窍醒脑,方用七珍散(人参、生地、川芎、防风,菖蒲、细辛、飞朱砂)主之。
产后恶血循经
病证名。由于产后败血不去循经流注,不通则痛。症见产妇筋骨疼痛,转身不得,或指爪变黑,舌根青色。治宜行气活血,郑玉峰《万宝方》指出:此病可用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桃仁、乌药、红花、香附、甘草、延胡索加水、酒煎热服;服后稍减,宜倍加干姜。如不效,则属难治。
产后儿枕腹痛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该条。
产后耳聋
病名。系指妇人产后血气虚损或外邪入侵,壅于其经所致之耳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扶正驱邪。选用补中益气汤、竹叶汤等加减。
产后发斑
病证名。属产后危证之一。多为产后败血流入脏腑,满后复流入肌肤四肢,热结流注,不能转还所致。《女科备要》:“产后面黄色干,口中流血,遍身色点生斑如何?答曰:产后败血入五脏六腑,皆满流入肌肤,败血出入,流走四肢,热结流注,转还不得,故有此症……。”治以清热散结,消斑逐瘀为主,用凉血解毒汤。高热神昏者可兼服紫雪丹,参见产后发热条。
产后发痓
病证名。出《薛氏医案》。痓同痉,即产后痉病。详该条。
产后发热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分娩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常见的为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外感多因产后气血骤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四肢酸痛,无汗或咳嗽流涕等,治宜养血祛风为主,方用荆防四物汤。血虚者,因产时失血,阴血亏耗,虚热内生,症见头晕心悸,或腹痛喜按,身微有热,治宜补气血,调营卫,方用八珍汤;若见午后热甚,颧红,五心烦热,口渴喜冷饮,便秘尿黄,治宜滋阴清热,佐以养血,方用一阴煎。属血瘀者,瘀血留滞经络,营卫失调,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甚少,色紫暗有块,或有秽臭味,小腹胀痛,拒按,治宜养血逐瘀,兼以清热,方用生化汤加味;属食滞者,多因产后脾胃本弱,恣食肥甘,停积不化,症见胸膈饱闷,嗳腐吞酸纳呆,或脘腹胀痛,治宜消食导滞,方用异功散;属感染邪毒者,因产后气血虚弱,邪毒直中胞宫,邪正相争,症见高热,口渴汗出,腹痛拒按,恶露色紫黑如败酱,秽臭,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出斑疹,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清热解毒汤(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丹皮、花粉、地骨皮、大青叶、益母草、赤芍、蒲黄);若神昏谵语,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热开窍。若有胎盘、胎膜残留子宫腔内,或因宫颈口较窄而恶露潴留以致感染发热者,应在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以扩张颈管排除恶露、钳除胎盘胎膜,待高热感染控制后,再作必要的刮宫术,以达完全治愈。
产后忿怒
病证名。出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多因产后阴血受损,肝血不足,或产后情志不遂,都使肝气郁结及上亢,因而症见胸膈不舒,烦躁多怒等。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不宜多用气分药,如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反损元气,以致满闷益增。
产后风冷虚劳
病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风冷虚劳候: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涩,入肠则下利不能养或食不消,入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也。”参见产后风虚劳损条。
产后风痿
病证名。亦称产痿。多因产后气血亏虚未复,冲任血虚,心脾失养,宗筋松弛不能束骨、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治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花一两,浸酒五斤,每日随量饮之。若治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愈伤,终身废弃。
产后风虚劳损
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治用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产后浮肿
病证名。包括产后气滞肿胀,四肢虚肿,水肿等。气、血、水三者均可导致浮肿。若产妇平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产后气血失和,有碍健运,气机升降失司,可致气滞肿胀,症见肢体浮肿,皮色不变,压痕随手而起,兼见胸闷胁胀,饮食减少,治宜理气、行滞、除湿,方用天仙藤散加茯苓,大腹皮;产后脾肾俱虚,水湿溢于四肢者,即产后水肿,见产后水肿条。产后败血未尽,流入经络,出现四肢浮肿者,即产后四肢虚肿。见产后四肢虚肿条。
产后腹痛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指产妇分娩之后下腹疼痛。多因血虚胞脉失养,或血瘀、寒凝等瘀阻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其中瘀血阻滞胞脉而致腹痛者,又称儿枕痛。若血虚者,症见产后下腹隐隐疼痛而软,喜按,头晕耳鸣,腰腹坠痛,体倦畏寒,甚则心悸气短,治宜补血益气,方用肠宁汤;若属血瘀者,症见小腹硬痛,舌质多紫暗,或小腹部可触及硬块,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散结定痛汤;若受风寒而致瘀阻者,症见产后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痛甚欲呕,治宜温经散寒,行瘀活血,方用生化汤加减。也有学者认为产后腹痛包括大腹和小腹部疼痛。大腹痛多因伤食所致。
产后腹胀
病证名。见沈明宗《医征女科附翼金匮》。多因产妇脾胃素弱,产后伤于饮食,脾不健运,胃失和降,症见腹胀纳呆,或恶食嗳腐,呕多食臭,治宜健脾和胃消胀,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厚朴、陈皮、香附、人参、麦芽、神曲、甘草、干姜);亦有因产后恶露不尽,败血阻滞,冲气上攻脾胃所致,症见腹胀而不恶食,呕多血腥味,治宜调养气血,佐以消导,方用抵圣汤(半夏、陈皮、赤芍、泽兰、人参、甘草)。
产后腹胀满闷呕吐不定
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腹胀满闷·呕吐不定者何?答曰:败血散于脾胃,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生吐逆……。”虽症见腹胀、满闷、呕吐,但不能以寻常治胀、止吐药治之,而宜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方用抵圣汤或生化汤加味。参见产后腹胀条。
产后腹中块痛
病证名。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产后肝萎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虽名肝萎,实系残留之胎膜随恶露而下。应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如继续下血,量多不止,宜刮宫以清除遗留胎膜,如恶露量少,并逐日递减,则可予补益气血升提之品。
产后孤阳绝阴
病名。指产后出现气急且喘之症。属产后危证之一。又名产后喉中气急喘。《产育宝庆集》上卷:“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于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如此但服夺命丹(附子、丹皮、干漆、大黄),血出,喘息自定。”
产后寒热
病证名。
①指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等病之合称。详见各条。
②《张氏医通》卷十一:“产后因气血虚弱,脾胃亏损而发寒热,皆不足证。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枯槁。切禁发表降火,……寒热而小腹不痛者,此营卫亏损,阴阳不和,属虚,增损四物汤。若恶露未净,伤滞胞络,寒热而小腹痛者,属实,轻则四物汤,重则醋煎散。产后卧不如法,败血流入经络,骨节间寒热,腰股肿热,痛不可拊,《局方》调经散。有食消食,头痛骨疼寒热者,外感风寒也,参苏饮、增损柴胡汤、柴胡四物汤选用。或兼泻及吐者,五积散。胸膈饱闷,前后心痛寒热者,伤气于食也,指迷七气汤。虚人,《局方》七气合沉香降气散。如饱满寒热兼腹痛腰疼者,四乌汤。”
③《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七:“产后阴阳不和,往来寒热者,宜柴胡四物汤。若荣卫不调,乍寒乍热者,用增损四物汤。若停瘀兼食,寒热似疟者,用生化汤加柴胡、山楂、神曲。若感受风寒、憎寒壮热者,宜更生散,即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芥穗、干姜也。”
产后汗出不止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出不止候”。清·王实颖《新产证治》云:“产后汗出不止。由劳伤脾,惊伤心,怒伤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敛汗之药,但令神安则汗自止。且血块作痛,芪术未可遽加。凡产毕,先服生化汤两贴,以消块,继服调卫止汗汤(黄芪、麻黄根、当归、桂枝、炙草、枣)。若倦甚而濈濈然汗出,形色俱脱,乃亡阳汗脱也。难拘常法,从权以参芪调卫(人参、炙芪、麻黄根、当归、桂枝、防风)救急。待产母稍有精神,又减参芪以除块痛。若汗多而阴竭阳微,以致筋脉拘急,项强口噤,牙禁发搐,类伤寒痉症者,慎勿作伤寒治,宜加味生化汤,随证加减。汗虽有自汗盗汗之分,治当兼理血分药品,并宜加味生化汤。余方俱非产后盗汗所宜。若服参芪大剂,汗多不止,及头面汗出不止,腰足青色者不治。”若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是真阳已衰之象,方内宜加附子、牡蛎粉等回阳救逆。
产后汗血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汗血候:肝藏血,心主血脉,产则劳损肝心,伤动血气,血为阴,阴虚而阳气乘之,即令汗血。”症见产后汗出如血,神疲乏力,眩晕心悸、面色无华等,治宜大补血分。方用圣愈汤加阿胶,或用单方刺猬皮散(刺猬皮烧灰,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或用肉煮食者更佳)。
产后汗雨不止
病证名。出清·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产后体弱,心肾气虚,不能统摄津液所致。证见汗出如雨,气短懒言,心悸乏力,腰膝酸楚等,宜养心益肾,方用人参枣仁汤(人参、枣仁、五味子、茯神、归身、草灰、萸肉、乌梅)加牡蛎散治之。
产后喉中气急喘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喉中气急喘者如何?……因产后下血过多,荣卫暴竭,气无所生,独聚于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可服夺命丹。”参见产后孤阳绝阴条。
产后狐惑
病名。出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前后二阴溃疡称为狐;口腔、咽部溃疡称为惑。狐惑即指前后二阴和口腔、咽部溃疡的病证。王实颖在《广嗣五种备要》指出:“产后狐惑症乃外感伤寒,邪传入里,寒变为热,里又不清,则湿热结为阴毒,流注大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热久郁而生虫,渐蚀肛门,万难救一。盖产后气血两亏,又兼外感,所谓两感症也,忌用柴、栀、芩、连、知、柏、丹皮凉泄药物,遏郁寒邪,引贼入室,宜十全大补,或补中益气加减治之。人参断不可少。可加文蛤一、二钱,大胡麻三、四钱。”
产后霍乱
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后霍乱,气血俱伤,脏腑虚损;或饮食不消,触冒风冷所致。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乱于肠胃之间,真邪相搏,冷热不调,上吐下痢,故曰霍乱也。”症见上吐下泻,烦渴,腹痛,甚者四肢厥冷。治宜调和肠胃,化瘀散寒,方用生化六和汤治之(川芎、当归、黑姜、炙草、陈皮、茯苓、砂仁、藿香、姜),厥冷加附子。
产后交肠病
病名。又名差径。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谓之差径,大小便易位而出。干粪结燥不行,方用润肠汤治之。如大便溏薄,而从小便出者,宜五苓散、调气散。”如《济阴要旨》所描述之交肠病,当是指由于产伤造成的阴道直肠痿症,因而有大小便易位而出的情况。现多采用手术修补。也可以辅以中西药物治疗。
产后脚气
病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脚气。因元气内虚,六淫外侵所致。其状发热瞀闷,搐掣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用小续命汤治之。”参见脚气条。
产后脚痛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双脚痛不可忍者,乃下血虚也。下元清冷,寒邪入骨。治宜乌药顺气散加减(乌药、僵蚕、桔梗、枳壳、天麻、白芷、干姜、川芎、石南藤、陈皮、乳香、麻黄、甘草、桑寄生、葱头、加姜三片)。”
产后禁药
泛指产后禁用的药物。然因所患疾病之不同,禁用之药物亦不同。清·倪东溟《产宝家传》:“产后气不顺,禁服枳实、厚朴耗气等药;产后伤食禁服大黄、三棱、莪术;产后身热禁服芩、连、栀、柏;七日内禁服地黄、芍药;戒有血块服牛膝、蓬术、苏木;戒大便不通禁用大黄、芒硝;戒服济坤丹大损气血;戒产前服瘦胎药大损气血。”这是古人的实践经验,可供临床参考。
产后惊风
病名。清·汪喆《产科心法》:“产妇汗多发痉,俗谓产后惊风,实非风也,乃肝血空虚,不能荣筋,以致手足抽搐,有似中风之状,更有口噤咬牙,角弓反张,此气血大虚之恶候。”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
产后惊悸
病证名。指产后出现心悸易惊、怵惕不安等症。见清·汪喆《产科心法》。多因分娩失血过多,血不养心,神无所主所致。症见惕然而惊,心中虚怯,如人将捕之状,甚则目不转睛,口不能言,舌淡,脉沉细。治宜补心安神,方用养心汤或加味四物汤,或用归脾汤等。
产后痉病
病名。亦名产后痉。《证治准绳·女科》:“陈临川云:凡产后口噤,腰背强直,角弓反张,皆名曰痉。”因发病原因不同,有产后痉风、产后病痉、产后惊风、蓐风等。详见各条。
产后痉风
病名。见《经效产宝·续编》。因产后血虚,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风邪搏之,则变痉风。症见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身反折,气息如绝,频频发作。急予灌服小续命汤。稍暖即出汗如雨,手拭不及者,不治。
产后拘挛
病名。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耗,子虚外邪侵袭,入于经络;或因气血虚耗,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因外邪入于经络者,症见四肢筋脉拘挛,伴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等,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荆防四物汤;若肝血不足者,症见四肢筋脉拘挛而伴头昏目眩,耳鸣、两目干涩等,治宜养血柔肝,方用四物汤加钩藤、木瓜。
产后厥
病名。又名产后厥逆。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产后厥逆
病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产后咳嗽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咳嗽候:肺感微寒,则成咳嗽,而肺主气,因产气虚,风冷伤于肺,故令咳嗽也。”症见发热恶寒,鼻寒声重,鼻流清涕,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嗽,方用参苏饮;亦有因恶露不净,积为败血,上扰阻肺络而致咳嗽、胸闷者,治宜破瘀止嗽,方用二母散(知母、贝母、人参、茯苓、桃仁、杏仁);若咳嗽兼见咽干,干咳少痰,伴午后潮热,治宜养阴清热,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
产后口鼻黑鼻衄
病证名。产后重证之一。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多因“产后气消血散,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症见口鼻周围有黑气环绕,鼻衄,急予补气扶阳固脱,方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水煎服,并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产后口噤
病证名。《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产后口噤,由血气虚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盖手三阳之筋,循结于颌,得风冷则筋急,故致口噤。”治以大补气血为先。如口噤而伴恶寒发热,乃属气血虚甚之极,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若不应,可用参附汤。
产后口渴
病证名。出《女科秘旨》。多因产后失血、多汗伤津耗液,或阴虚火旺,火燥液涸所致。伤津者症见咽干口渴,治宜生津止渴。方用生脉散加花粉、石斛、知母;阴虚火旺者,症见消渴饮水不止,治宜滋阴降,生津止渴,方用止渴四物汤(四物汤加知母、黄柏、茯苓、黄芪)。
产后狂言谵语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八。多因产后失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败血上干于心;或心虚外感风寒,恶露不行;或产后气血损伤,心气不足所致。症见言语颠倒,眼见异物,狂乱胡言等。若因心血不足所致者,兼见眩晕心悸,面苍无华等,治宜养血祛风,芎归合华佗愈风汤;败血扰心者,兼见恶露量少,腹痛拒按等,治宜活血养血,方用芎归汤;恶露不行而感风寒者,兼以解表,宜芎归汤加荆芥、藁本、炮姜等;因心气虚者,兼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等,宜兼以补心为治,方用芎归汤加补心丸(炙黄芪、枣仁、远志、茯苓、生地、人参、菖蒲,大枣和丸,朱砂为衣)。
产后狂越戴
病名。出戴武承《女科指南集》。狂越,指精神失常,乘越礼法。指产后精神病。多因产后恶露不净,败血冲心,或素有痰郁,产后阴血亏虚,心火偏旺,痰凝心窍所致。败血冲心者,症见喜笑不休,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呼,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涤瘀散(桃仁、灵脂、蒲黄、木通、青皮、归尾、牛膝、延胡索,水煎冲朱砂一钱);若火动痰凝心窍,兼见气粗脘闷痰多,面赤口渴引饮,治宜泻火涤痰,方用紫金丹(乌犀尖、大黄、胆星、杏仁、瓜蒌、元明粉、海浮石、鲜首乌)。
产后痨
病名。《妇科玉尺》:“或血气既亏,为风冷所搏,则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羸憔悴,饮食不消;又或风邪两感于肺,肺受微寒,喘嗽口干头昏,百节痛;又或风邪侵于营卫,流于脏腑,寒热如疟,盗汗,背膊烦闷,四肢沉重,名曰蓐劳。俗总谓之产后痨。”详蓐劳条。
产后类疟
病证名。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休作有时,似疟而非疟,故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因生产劳伤气血,气血双虚使阴阳不和,互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或恶露不净,余血在内,瘀阻经络,营卫不和,均导致寒热往来,发作有时。气血双虚者,若有汗,每日发作于午后者,宜滋荣养气扶正汤;若头痛无汗者,治宜加减养胃汤;瘀血停留者,治以活血化瘀,用生化汤加柴胡、鳖甲。因属类疟而非疟,故不用草果、常山等截疟药品。
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病名。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类似伤寒太阳、少阳二阳经的症候。《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产后七日内发热头痛、恶寒,毋专论伤寒为太阳证;发热头痛、胁痛,毋专论伤寒为少阳症。二证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治者慎勿……用麻黄汤治类太阳症,又勿用柴胡汤以治类少阳症。且产母脱血之后而重发其汗,虚虚之祸可胜言者。”仲景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丹溪云产后不可发表。故此伤寒二阳症治宜生化汤中加川芎、生姜以散之。
产后类中风
病名。出《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多由气血暴虚,百骸少血濡养,出现忽然口噤牙紧,手足筋脉拘搐等证,类似中风的症候,不能按真中风治,以免重虚产妇。治宜养血和络,先服生化汤,继服滋荣活络汤。《张氏医通》卷十一指出:“产后类中风症,大多血虚,非真中也。或挟风,或挟痰,或挟气,证虽不一,治法莫要于行血,芎归汤加荆芥穗,淋黑豆酒煎服。亦治角弓反张,手足瘈疭。脉来虚浮者,血晕、四肢强直,芎归汤加童便,或用荆芥穗微焙为末,豆淋酒调下二钱,或童便服之,口噤则扶齿灌之,齿噤则灌入鼻中即苏。手足瘫痪,败血入径络也,用五积散。又有形盛气虚,产后痿废不起者,但服补气药中兼行气为主,朝用香砂六君子,暮用越鞠丸,久服自效。”
产后痢疾
病名。见《医学入门》。属产后下利范畴。参产后下利条。
产后淋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指产后小便频数、尿少、涩痛的病症。多因产虚损,阴血骤亏,虚热内生,或产后余热客于胞中,热迫膀胱所致。症见小便频数,尿急,涩痛而量少,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茅根汤,或用瞿麦、黄芩、冬葵子、通草、大枣主之。
产后流注
病名。亦名产后瘀血流注。指产后败血不去,循经流入腰背关节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症见腰、背、臂、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治宜葱熨疼痛肿块处(用葱一握,灸热捣烂作饼敷痛处,用厚布二三层,以熨斗火熨之),并内服参归生化汤(川芎、当归、炙草、人参、黄芪、肉桂、马蹄香)以消血瘀。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产后漏黄水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一月,漏黄水不止,此乃血虚之故,宜服补血汤”(当归、肉苁蓉、附子、川芎、白芍、茯苓、甘草)。
产后漏牛膜片
证名。《女科秘宝》:“产后血来不止,漏下片牛膜者,人皆疑惧而不能治。然症虽凶而可治,服阿胶汤(阿胶、地榆、当归、白芍、熟地、茯苓)。”本证似为胎膜或胎盘部分残留,故而血流不止,及有“牛膜片”(部分残留胎膜或胎盘随血排出),应结合手术处理。
产后麻瞀
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妇分娩后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症。多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不能充养周身;或因产后经脉空虚,痰饮瘀阻经络所致。失血过多者,症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手足麻木,或见小腹空痛等,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痰饮瘀阻者,症见遍体麻木,昏晕,肢体沉重,甚者昏闷不识人,治宜健脾益气,开窍涤痰,方用六君子汤、稀涎散加减。
产后面黑
病证名。指产后产妇面部突然发黑,呼吸急促之证。见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相当于羊水栓塞,宜中西医结合急救治疗。
产后目闭
病证名。指产后目闭不语。多由痰气郁滞,或瘀血壅滞经络关窍不通所致。痰气郁滞者,兼见胸闷痰多,治以孤凤散(胡氏方:生石矾末,每服一钱,热水调下);瘀血壅滞经络者伴身疼肢痛等,宜用《本事方》琥珀散主之。叶其蓁《女科指掌》指出:“武叔卿曰:痰气郁滞,闭目不语者,孤凤散。蓁谓肝开窍于目,又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曾治伤寒热病,凡见目瞑目闭者,俱是血分受病,或衄血蓄血,热入血室,触经感冒等症,则知产后目闭,不独痰气一条,亦有瘀血壅滞经络关窍不通者,因制琥珀散用之验。”
产后目病
病证名。指妇女产后而患眼疾者。《证治准绳·杂病》:“产后百脉皆动,气血俱伤,太虚不足,邪易以乘。”证见两眼干涩,视物昏渺,头晕耳鸣,渴不欲饮,气少脉弱者,为气血两虚,宜补益气血,用熟地黄汤加减;若因劳瞻,悲泣等而致泪溢、内障昏渺等,宜疏肝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若眼有红赤湿烂等症者,多为虚中夹湿、夹热所致,宜清热除湿,滋养气血,用四物汤加减。《张氏医通》卷八:“产则百脉皆动,邪易以乘,肝部发生之气甚弱,而胆失滋养,精汁不盛,则目中膏液,皆失化源。所以目病者,多眦内不足所致。”治疗时宜大补气血,兼以祛邪。
产后目瞑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目瞑候:目不痛不肿,但视物不明,谓之目瞑。肝藏血,候应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也。”《金梦石产家要诀》:“……目得血而能视,肝藏血,开窍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四物汤、六味地黄汤”主之。
产后目痛
病证名。出《胎产证治录》。多因产后失血过多,血虚不能上注于目所致。症见眼痛不能视物,羞明隐涩,眼睫无力,眉及太阳处酸痛等。治宜补血养营。方用当归养荣汤、当归补血汤。有热者加黄芩;脾胃不和,恶心不饮食者加生姜。
产后内极七病
病证名。系七种病之合称。《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内极七病候:产后血气伤竭,为内极七病。即旧方所云七害也。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任,七者害睡。皆产时伤动血气,其后虚极未平复,犯此七条,而生诸病。”
产后溺淋
病证名。徐大椿《女科指要》:“产后冲任虚热,膀胱气不施化,故小病涩痛,滴沥难出谓之溺淋。”即产后淋。治参该条。
产后尿血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尿血候:夫产损伤血气,血气则虚而挟于热,搏于血,血得热流渗于胞,故血随尿出,是为尿血。”又名产后溺血。治宜清热凉血止血,用发灰、滑石,地黄汁调下。若兼有小腹痛者,为败血流入膀胱,宜用小蓟汤主之(归尾、小蓟根、红花、赤芍、元胡索、牛膝、琥珀、甘草梢,兼热者加黄芩、麦冬)。
产后疟
病名。指产妇分娩后患疟疾或疟疾发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夏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故疟休作有时……产后血气损伤,而宿经伤暑热,今因产虚,复遇风邪相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故发作成疟也。”若疟发热多者,方用草果饮子(半夏、赤茯苓、甘草、草果、川芎、陈皮、白芷、青皮、良姜、紫苏、干葛);寒多者,方用生熟饮子(肉豆蔻、草果、厚朴、半夏、陈皮、甘草、大枣、生姜)。
产后疟
病名。指产妇分娩后患疟疾或疟疾发作。《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夫疟者,由夏伤于暑,客在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动前暑热,正气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故疟休作有时……产后血气损伤,而宿经伤暑热,今因产虚,复遇风邪相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故发作成疟也。”若疟发热多者,方用草果饮子(半夏、赤茯苓、甘草、草果、川芎、陈皮、白芷、青皮、良姜、紫苏、干葛);寒多者,方用生熟饮子(肉豆蔻、草果、厚朴、半夏、陈皮、甘草、大枣、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