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方一十三首

病源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溢经络,浸渍腑脏,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之状偃则第二脉沉者水也,脉洪大者可疗,微细者不疗也。养生方云∶十一月勿食经夏自死肉脯,内动于肾,喜成水病,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虾蟆行气,正坐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水肿之病也。又云∶人卧勿以脚悬蹋高处,不久必成肾水。(出第二十一卷中)

黄帝问曰∶水与肤胀鼓胀肠单石瘕,何以别之。岐伯对曰∶水始起也。目里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也,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按此其候也,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薄,正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月,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不以时下。此其候也,石瘕者,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写不写, 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对曰∶先写其腹之血络,后调其经,亦刺去其血脉。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其人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满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体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未愈必致痫脓。(千金范汪同并出甲乙经第八辛卷)范汪疗水肿方。

葶苈子(一两熬黑) 甘遂(一两熬) 吴茱萸(四两)

上三味,别捣异下筛,和以蜜丸如梧子,服可至五丸,经心录云,服三丸,日三服,余同。

又葶苈丸,疗水肿方。

葶苈(一升熬) 吴茱萸(一升)

上二味各别捣筛合,以蜜和,更捣二万杵,药成,饮服二丸如梧实,不知增之,当以小便利及下为候。若下者,但可清旦一服;若不下,但小便利者,日可再三服,常将服肿消耳,一又利小便,消水肿,郁李核丸方。

郁李核仁(三分) 松萝(三分) 海藻(二分) 桂心 大黄(五分) 葶苈(五分熬) 黄连(二分) 通草(一分) 石苇(一分去毛)

上九味,捣合下筛,和以蜜,九如梧子,先食饮服七丸,日二,稍增以知为度。(并出第二十八卷中)

又疗水肿,大槟榔丸方。

槟榔(三两) 桂心(三两) 附子(二两炮) 栝蒌(三两) 杏仁(三两熬一方无)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炙) 麻黄(三两去节) 黄 (三两) 茯苓(三两)浓朴(二两炙) 葶苈(三两熬) 椒目(三两) 吴茱萸(王合) 白术(三两) 防已(二两)

上十六味下筛,蜜和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不知,稍增至四丸,不知,又加二丸,不下,还猪肉冷短剧疗水肿方。

大豆(三升)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纳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饧,服一升,渐增之,令小下。

又桃皮酒,疗水肿方。

桃皮(三斤削去黑取黄皮) 女曲(一升) 秫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以五升汁渍女曲,五升汁 饭,酿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一合,日三,耐酒者增之,以体中有热为候,小便多者即是,病去便愈。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

又麝香散,疗水肿方。(千金云治妇人短气虚羸遍身浮肿皮虚急)麝香(三铢) 芫花(三分熬) 甘遂(三分)

上三味合下筛,酒服钱半边匕,老小钱边三分匕,亦可丸服之,强人如小豆十丸,老人五丸。(千金有雄黄一味并麝香各用六铢肘后又有人参二分)又疗水肿,商陆膏方。

商陆根(一斤生者) 猪膏(一斤先煎可有二升)

上二味合煎令黄,去滓,以摩肿,亦可服少许。忌大肉,经心录同。(千金云涂以纸覆之燥即涂不过三日愈并出第一卷中)

集验疗水肿方。

黄犍牛尿一饮三升,若不觉更加服之,以得下为度。疗老小者宁从少起,饮半,亦可用后方。

又疗水肿方。

猪肾一枚,分为七脔,甘遂一分末筛为散,以粉肾,微火炙令熟,食之至三四脔,乃可止,经心千金翼疗水肿方。

葶苈子(六两生用) 桂心(二两)

上二味捣蜜和丸,饮服十丸如梧子,日二。慎蒜面猪鸡油腻。(出第二十卷中)

必效疗水肿方。

皂荚(一挺去皮子炙) 乌饧(五两)一味。以酒二升煮取六沸,绞去滓,顿服之,须臾即小便一三升,肿消。忌一切肉及面生冷咸酢食一周年。

又方:取苦瓠(一枚)

上一味。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汁令堪丸。如胡豆,一服二丸,当小便下,后作小豆羹饭。慎勿饮水效。(并出第二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