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按此篇乃总结三部九候。十二经脉。荣卫血气。皆阳明胃气之所资生。足太阴之所输转。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通于四时。施于四体。是以帝问其病。

而伯答以阴阳顺逆之道焉。)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阴阳异位者。谓太阴居上。阳明居下也。更虚更实者。谓阳道实。阴道虚。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更逆者。谓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阴气至头。阳气至足也。更从者。谓天气主外。地气主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也。或从内者。或因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而为腹满飧泄之病。或从外者。或因于贼风虚邪。而为身热喘呼。故其病异名也。盖言阴阳二气。总属阳明之所生。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分而为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之中。各有天。各有地。

此皆阴阳互交。上下相贯。土生万物。而法天地者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状、形象也。谓无形之气象。有形之形身。)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天包乎地。故阳外而阴内。)故阳道实。阴道虚。(阳刚阴柔。

故阳道常实。阴道常虚。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白虎通曰。日之为言实也。常满有节。月之为言缺也。有满有缺也。

所以有缺何。归功于日也。徐公遐曰。太阴之所以灌溉于脏腑者。着胃土之精也。)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者。阴受之。贼风、贼害之风。虚邪、不正之邪也。阳气主外。故主受风邪。言邪气之在上也。饮食劳倦则伤脾。故阴受之。言浊气之在中也。)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六腑为阳。故阳受之。邪入六腑。五脏为阴。

故阴受之。邪入五脏。各从其类也。)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六腑者。谓阳明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病。

则六腑之气皆为之病矣。阳明主肉。故身热。不时卧者。谓不得以时卧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故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气厥。则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音嗔。入五脏者。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太阴病。则五脏之气皆为之病矣。、胀也。脾气逆则胀满。太阴为开。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而为飧泄。久则为肠矣。)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者。承上文而言。脏腑阴阳之为病者。总属太阴阳明之所主也。喉乃太阴呼吸之门。主气而属天。咽乃阳明水谷之道路。属胃而主地。所谓阴阳异位是也。公遐曰。阴阳异位之道。可得闻乎。曰。阴阳二气。总属阳明水谷之所生。清中之清者。

上出于喉。以司呼吸。所谓清阳出上窍也。清中之浊者。足太阴为之输禀于四肢。资养于五脏。所谓清阳实四肢。浊阴走五脏。故经言足太阴独受其浊。阳明者土也。位居中央。故主地。是在脏腑阴阳而言。则太阴为阴。阳明为阳。在天地阴阳而言。是受清者为天。受浊者为地。是以九候之中。阳明与足太阴主地。手太阴主天。)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手太阴主气而主皮毛。故风气乘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故感地之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此言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以上下四旁。无处不到。盖脏腑阴阳。十二经脉之精神气血。皆中土之所生。阴者注阴。阳者注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言邪随气转也。人之阴阳出入。随时升降。是以阳病在上者。久而随气下行。阴病在下者。久而随气上逆。)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上先受之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下先受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胃为阳土。脾属阴土。畅于四肢。坤之德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四肢者。五脏六腑之经俞也。经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盖四肢受水谷之气者。由脾脏之转输。脾之转输。各因其脏腑之经隧。而受气于阳明。是以脉道不利。则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养矣。)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春夏秋冬。肝心肺肾之所主也。土位中央。灌溉于四脏。是以四季月中。各王十八日。是四时之中。皆有土气。而不独主于时也。五脏之气。各主七十二日。以成一岁。)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此言脾之所以长旺于四脏者。得胃土之精也。阴阳并交。雌雄输应。故能生万物而法则天地。

交会于上下。分王于四时。)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膜、募原也。言有形之津液。不能以膜相通。)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伯言太阴之为胃行其津液者。

由经脉之相通也。太阴者。三阴也。三阴者。至阴也。以其阴之至。故能行气于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上膈络嗌。脏腑之经络相通。故能为胃行其津液。)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阳明者。表阳也。为五脏六腑之海。亦为之行气于三阳。如海之行云气于天下也。)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此复言三阴三阳。所以受气于太阴阳明者。气也。如脏腑四肢。受水谷之津液者。各因其经脉而通于太阴阳明也。故反复以申明之。朱卫公曰。曰脏腑。曰四肢。盖四肢之荣俞。

脏腑之经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