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灵合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同时伴有血小板计数减少,故属于中医的血证和虚证范围。

出血即血不循经而外溢,按照中医理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气虚,其中小儿脾气虚为多见。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故脾与血证关系最为密切,脾气虚则不参统摄血液,而致血不循常道产生多种出血症状。二是血热,多为外感热邪或阴虚内热伤其脉络,动扰血分,迫血妄行,引起血证。三是瘀阻,即血瘀阻脉络,血行不畅,久则血行脉外,引起出血。朱教授认为,按照中医血证的病机,采用健脾益气、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三法是治疗本证的基本方法。

按照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症状,急性ITP病人多以热毒内伏营血或阳明胃热炽盛,以致化火动血,迫血妄行。又则小儿为稚阴稚阳之本,脾气常不足。因此在治疗中选用血灵Ⅰ号(黄芪、丹皮、赤芍、仙鹤草等)通过益气摄血、凉血止血治疗急性ITP。在慢性ITP病人中多因血不循经, 血瘀于内, 血脉被阻,血流不畅所致。因此选用血灵Ⅱ号(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通过活血化瘀治疗慢性ITP。以上述二基本方法为指导,病人经过2~6个月的治疗,血小板随之上升,病人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出血明显减轻或消失,35例病人总有效率达91%。在慢性ITP病人中,虽然血小板减少严重,但无一例因服用活血化瘀药而引起临床出血加重。这些现象表明,“瘀血内着,新血不生”,去瘀活血,运而循经,从而改善了出血症状。

通过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的测定,提示治疗前 PA-IgM、PA-IgA含量普遍增高,致使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加速,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治疗后三种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含量下降(t<=0.001),而血小板上升明显(t<=0.01),两者呈负相关。说明应用血灵合剂治疗急性和慢性ITP能够升高血小板,其作用机理在于抑制了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延长血小板寿命,使血小板上升。其中特别对慢性ITP病人且对激素治疗耐受者往往能有效,而未发现药物的副作用。通过10例治疗前后抗体的变化,可以看出血灵合剂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减低免疫反应,抑制抗体产生,达到治疗目的。

血灵Ⅰ号与Ⅱ号虽然能达到抑制抗体的产生,但两者的作用机理尚不同,前者方药中含有主药黄芪,具有免疫促进活性成份,具备生理活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抑制机体的产生。仙鹤草具有保护血小板作用,促进巨核细胞的成熟,从而削弱了抗体的作用。后者方药由活血化瘀药组成,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ITP,可能此类药物具有抗变态反应,调节抑制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平衡,从而抑制抗体形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按其发病机理,中西医两家对比认识既有共同之处,皆属血证,亦有不同之说。前者系因“虚”、“热”、“瘀”导致出血,后者为自身免疫而致血小板减少,形成出血。对于ITP的疗效,各种治疗方法报导甚多,疗效亦显各异。目前被医学界公认的采用激素治疗本症是首选之法,按照有关报导进行对照,单纯激素治疗ITP的有效率为58.1%但由于应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常迫使治疗中断,或者难以被病家所接受。采用辨证论治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9.5%。本文以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ITP,疗效优于单纯辨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