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北京大学与比利时根特大学合作研究项目——肝癌患者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论文《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肝癌患者糖组学的改变》,最近发表在《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上。
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介绍,肝癌是国内外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有34万人(占56%)是我国的肝癌患者。肝癌是我国因癌症死亡的第二死因。目前,全球尚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肝癌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临床上常将血清甲胎蛋白检测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但该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探索新的肝癌血清学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上述研究检测了我国肝癌、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血清标本,发现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有一种寡糖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而另一种寡糖成分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含量显著高于肝癌、肝纤维化患者和正常人。用这两种寡糖成分比值的对数值作为糖标志物,可进行肝癌的辅助诊断。
据悉,中比专家已联合申请了这一研究成果的美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