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医药问题拖了中医后腿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7-27

姜厚德 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流波路康乐药房

在接诊中,常会遇到患者问:“大夫,我吃了不少专家开的中药,怎么不见效啊?”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是医生没水平,他们不知道,这是中药“惹的祸”。

由于中药质量引发的疗效问题已非一日了。早在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三个注重”。即:要注重从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中开发中药新药,注重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注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挖掘和传承。可见中药问题已引起高层重视。但至今,这方面的工作仍难尽如人意。

中药炮制技术挖掘与传承不足

中药炮制中的很多技能是难以言传的隐性技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习得。例如蛤粉烫阿胶珠,要求烫至全部鼓起为球状,内无溏心,如此要求非有一定炮制造诣者难以胜任。笔者请教过好多老药工,他们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真正懂炮制的人不多了。”如今,这些人年岁已高,大多数已退休或作古,假如再不抓紧挖掘和传承,他们的绝技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失传。

临床科研用药能否沿用古方剂量

譬如葛根,抽样检测表明平均每百克粉葛中的葛根素为0.3克,而每百克野葛中葛根素含量却高达2.4克,是粉葛药效的8倍。又如“独参汤”中的人参用量可达30克(指野参),其有效成分主要为人参甙、人参倍半萜烯、人参黄酮等;而现在临床用的人参多为家种(一般为3~5年苗),与野参相比,其药效就难以望其项背了,如用于治疗虚脱,仍然固守成方之量,恐怕会有“痛失街亭”之虞。

类似情况在金钱草、地丁、川贝母、丹参、百合、天麻、蜈蚣、全蝎等药材中都有。现在中药方剂中的剂量多由古方沿袭而来,而古方多为野生药材,因此出现疗效“滑坡”在所难免。故建议临床医生不可固守陈方之量,应适量变通。中医科研用药标准亦应不断更新。中成药生产厂家用料要按有效成分的含量投放,勿以组方用量投之。否则,不仅影响科研结果,而且必然会影响疗效。

中药采摘、调剂不规范

除了炮制、保管等因素外,产地、采集时间也是影响药效的因素之一。平常用药,人们都喜欢“地道药材”,但同一品种地道药材在不同时间采集药效也有差别,所以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对药材的采集时间都有明确规定。

现在有些药材资源短缺,滥挖滥采现象严重,更遑论按季节要求采集了。在微观分析方面曾有报道: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将上午和夜晚采集的马鞭草作了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发现有明显差异。又如,有的方剂要求使用药材的某个部位,如当归身、当归尾,在药房调剂时,却大多给全当归,药典中亦无归身、归尾之说。

另外,古方中常见“蜈蚣二条、乌梅五枚”的写法,蜈蚣、乌梅有大有小,何以衡量?所以应该制订一个具体重量,以免误差太大。而重量的误差必然累及有效成分的含量,会给疗效带来影响。

机器煎药如何确保质量

现在很多医院为了方便病人,配备了自动煎药机。这种煎药机程序自动设定,煎煮、滤渣、封装自动完成,方便、快捷,但传统的煎药规则被简化了。一些药材要求“先煎”、“后下”、“烊化”等,它就无能为力,只能吃“大锅饭”。

这样煎出来的药与传统方法煎出来的药有无区别?对汤药的疗效有何影响?说不清。李时珍曾说过:“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因此,应当进行专门的研究,制订一个标准,以确保煎煮质量。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说:“中药的质量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假如药材质量不好,受害的不光是患者,医生也会砸了‘饭碗’。药好医才能好,医好群众才能满意。药不好疗效就不会好,中医的声誉就会受到损害。”此乃肺腑之言,绝非危言耸听,不可漠然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