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医院
笔者多年担任“全国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纵观这几年的考试状况,总结出了考生在考试各站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文化功底太差
部分考生断句识字很成问题,直接影响对考题的理解;有的错别字不断,如“诱因”读成“锈因”,“恶(Wù)寒”读成“恶(è)寒”,“数(shuò)脉”读成“数(shù)脉。虽然训诂学里有“辞不害义”之说,但考生满嘴错字,往往会使考官联想到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医学水平,从而对考生的印象大打折扣。
建议:文化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凭应付考试这几天的时间来恶补显然是不行的。就“急则治其标”而言,应多把精力放在大纲上,对大纲中不懂的地方多听、多看、多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中医常识缺乏
搞不清五行生克关系;弄不清四诊、八纲的内容是什么;辨不清六淫、七情的致病特征;记不清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甚至有人说黄苔主寒等。
建议: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实践的重要依据。这如同数学的“乘法九九表”一样,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必须死记硬背,没有捷径可走。如上述的一些概念和内容,学中医的人记会了、弄懂了,受用一辈子,记不住或弄错了,受害一辈子。当前要做的就是必须把大纲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尽快搞明白。这也是做一个中医师的根本。
缺少必须的临床素养
问诊缺少目的,不能围绕主诉开展现病史、相关病史的询问;忽略诊疗经过的询问;收集症状、体征分不清主次;因诊断缺乏依据,辨证施治过程前后矛盾,比如,明明叙述的是肾阳虚症状,使用的方药却是肾阴虚的。忽略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婚育史、月经史等相关病史的询问。
建议:临床素养问题不是书本理论能完整阐述的。因为临床问题千差万别,病情也不会按照病人或医生的思路发展。临证多了,见识也就广了;但见识广,不等于素养高,关键要善于总结。考生可以多做多看样题,样题里面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一定的范式;在答辩时,按范式填装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逻辑思维混乱
有些考生在考试时,答题问牛答马,前热后寒,虚证实治,让考官不知所云。
建议: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顺着出题思路走,如果你诊断为寒证,从理论上讲,法、方、药都应与寒证对应。历次考核中都有考生不按思路走,而许多考题又是分项计分,为了照顾考生得更多的分,只要单项与标准答案对上了,考官也给他这项的分。但从道理上讲,逻辑不连贯,这道题应该是零分。这对临床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有害的。
画蛇添足
问一答二,总害怕没有把问题说明白,比如问诊的内容他把舌、脉的内容都给回答了。结果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被越说越复杂,最后因不着边际而影响得分。
建议:答题应先易后难,问啥答啥。对回答的问题要尽量清楚,与题无关的问题要尽量避免。
审题不细致
原因有:文化功底差,理解能力有限。一见到“主诉”就给出诊断。医学知识薄弱,能理解但无法判定。如“恶寒”、“畏寒”都是怕冷,但前者为卫阳被束,后者为阳虚失温。大意失荆州,过于自信造成马大哈。比如忽视“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建议: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打牢医学基础,熟悉实践考核的一般程序和要求;抽到答题卡后,要全面认真审题,不要读半截题,不要先入为主,对题里的一些前后否定句式(如“渴不欲饮”)、转折句式(如“饥而不食”)尤当注意。审完题后,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客观判断。
应变能力弱
主要是对考官的题外提问难以自如应对,在第一、二站这种情况可能更突出。比如考生说出方剂后,有的老师会额外叫说出该方的具体药物。
建议:应变力弱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心理压力过重所致,放松心情很重要(还有部分考生知识面太窄)。一般来说,题外提问,错了考官也不会太计较,不会直接影响考生得分。如对题外提问吃不准,笔者个人觉得不妨直接表明,除非考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猜来猜去,反而会暴露出考生更多的弱点,影响考官对你的评价。
投机心理过重
有的考生不是脚踏实地地学习,凭借真才实学来获得考官的认可,而是寄希望抽的题简单一点,热衷于找熟人、走后门、托关系。一旦这些招数失灵,心理底线就会崩溃,已经掌握的东西也忘得一干二净。
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脚踏实地学习,自己做到底气十足,只有这样,即使你依靠的关系失灵,也不会因此而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