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中医药服务更多人群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6-23

本报记者 高新军

“民间中医运用手法,能让抬着进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走着出来;北京通州有位民间中医手法治疗落枕,只需三下……”长期关注民间中医药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剑锋说起民间中医药,能举出好多奇人妙方。然而目前民间中医大部分没有行医执照,有些家传绝学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基本任务中明确指出,“对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逐步开展系统的继承、整理和挖掘研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并要求“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这让痛心于民间医药现状的刘剑锋看到了希望,于是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提出对民间中医药展开调研和整理利用的课题。

现代中医药的根本和源头

历史上的官方中医药往往是从民间中医药整理上升而来

到底何为民间中医药?什么样的人算是民间中医呢?刘剑锋介绍说,民间中医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概念,但从文献和历史来看,中医在历史上有官方和民间的区别。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本草》、《圣济总录》等著作明显带有官方色彩,而《肘后备急方》、《串雅》等书民间色彩浓厚。

刘剑锋认为,狭义的民间中医药是指教科书中未曾记载,主要通过家传和师徒相传的传统方式,在某一地区应用,无《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指导,或与现有中医理论不同,但明显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和方药。

中医药技术需要由相关人员来使用,场所又是施展技术的必要条件,这些都会在客观上对民间中医药技术产生影响。加上受西方文化等的影响,使用以上技术的人员及场所均受到限制,对民间中医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广义的民间中医药包括民间中医药技术、人员、机构三个方面,它与现代中医药、民族医药一起,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许多医学大家都来自民间。现代中医教育,起初也完全是政府从民间遴选中医生举办大学。首批30位国医大师,全部有民间中医经历,80%为师承或家传。刘剑锋认为,现代中医是在不断汲取民间医药滋养的过程中成熟发展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中医药应当是现代中医药的根本和源头。”

“我也是民间医生,也是乡村医生。”国医大师陆广莘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历史上的官方中医药往往是从民间中医药整理上升而来,真正的实践来自于民间,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时他强调,“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

谈到这里,刘剑锋说了个有趣的社会现象,“现在人生病后,先找西医,西医治不好找中医,中医再治不好找民间中医。”

现状混乱,规范管理不易

15万民间中医处于“非法行医”状态

民间中医药的现状到底如何?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描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曾经调研后指出,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依然生存、活跃着一批民间中医,“估计全国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这么庞大的队伍长期处在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尚有15万没有行医执照的中医,尽管他们在传承中医精髓、保存中医特色、保障农村基层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文凭,不懂西医,不会外语,拿不到行医执照。这15万人的数字不一定准确,但从侧面反映出民间中医队伍的庞大。

民间中医药受客观环境和条件所限,能较好地坚持用传统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诊病用药,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刘剑锋说,据山东省一项调查,农村中小医院及卫生室,自采自种自制的中药,剂型很多,62.3%的人员拥有验方、秘方。但由于无法取得批准文号而被视为假药,无法在临床试用,亦难以授受流传,只能眼睁睁地等待着消亡。

不可否认,民间中医队伍比较混乱。刘剑锋表示,由于老百姓对民间医药的需求市场巨大,致使江湖郎中混迹其中,良莠不齐、非法牟利、草菅人命,民间医药市场十分混乱,给民间医药的健康发展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而一些民间中医药人员,由于未受过现代医学教育和科研方法的培训,经常讲过头话,给支持民间中医药的人士带来顾虑和尴尬。

整理利用要做好界定和筛选

筛选确有疗效的技术,以期解决政策问题

对于民间中医药进行整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进行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李经纬回忆说,1958年的“百万献方运动”收到了大量民间医方,最后全集中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医史所。但此次收集的单方验方,并未得到很好地利用。

对于民间中医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历来很重视,曾成立了中医药受理无偿捐献办公室,建立了中医药特色技术方药筛选评价中心,办公室设在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该中心主任莫用元认为,民间医药无论从概念、定位到目前状态,到现在的搜集整理,都存在一定难度。20多年来,该中心对民间医药的筛选、评价、收集整理做了一些工作。

总的思路是,对收集的民间中医药初步筛选以后,由专家论证,再分别进行方药的药效、毒理研究,确保安全有效后再做进一步开发。他希望本次的课题能优化形成一个民间医药收集整理的技术路线。

有关专家认为,做好民间中医药的调研和整理利用,关键环节是如何界定民间中医药技术方药,并对其疗效进行验证筛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提出,要对民间中医药特有的技术进行界定,先划定范围,再筛选确定哪些技术进入研究范围。他希望调研过程中通过抽样能调查民间医药人员的蕴藏量,“看看有实际本领的,究竟有多少人?”

“要通过研究来证明民间中医真的有技术含量,而且通过人员和技术的整理,最后进行分类,提出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以及发展的政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桑滨生认为,该课题的定位应该是用技术说话,最后解决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中医人员给予不同的准入政策。

“民间中医药调研及整理利用”这一课题很大,具体操作中还会遇到诸如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问题。刘剑锋坦承,此次调研和整理更多地侧重于民间中医药的技术方药,通过筛选论证,能让一些确有疗效的民间好方法、好医方不至于埋没,能够服务于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