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6-20

洪蕾 曹文富 江阳岗 李进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2010年重庆市卫生局、财政局拨出专项基金,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走进大学城”专项活动。进入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外语学院、重庆师范学院、重庆大学、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等学校,发放调查表1200份,现场讲座2000多人次,同时借助媒体报道宣传和公共平台(报刊、电视)讲座。而今,活动告一段落,感触颇多,报道出来供业内同仁共享。

在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尝试了高校教师校际联盟,在校际间开展了中医选修课,利用各大学讲坛,在校际间开展了以“国学视角下的文学”、“国学视角下的医学”、“国学视角下的美学”讲座,不仅让中医药文化与西医院校文化发生碰撞,也在普通高校和准备进入孔子学院的教师中引起共鸣。高校国学教师感慨,中医药文化的“道器并重”,更能形象宣传国学文化;孔子学院外派教师感到,我们的文化对外民族影响来自实用,尤其是让汉语爱好者能够在当地找工作。实用性是宣传媒体平台关注的要点,也是中医药文化进入各个高校和对外传播的通行证。中医药文化的实用性是让抽象文化普及的关键。

中医把人体视为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统一体的古老医学思维,与当今最前卫的新型医学模式的暗合,令世界不得不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和中医药学的神奇,这就是我们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和立足点。

近三年的中医药文化宣传中,不论是进校园、还是媒体宣传或是临床和义诊咨询服务中与病人及来访者沟通宣传,调养生命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中承载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都让普通院校以及西医院校的教师兴趣盎然、津津乐道,成为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敲门砖!

青年学子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土壤和主力军。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更重要的是要走进西医文化校园和普通大学校园。调查发现:80、90后接受更多的是西方科学和所谓的现代化教育。因而,有必要花力气把中医药文化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中医药文化精神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要把热爱中华民族文化转化为发自心底的激情和心中坚定的信念。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就是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未来土壤,重视青年学子就是重视事业发展的未来!

为此,长期以来,专家教授坚持在每年国医节走向街头义诊和宣传中医文化,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中医药文化。社会普及效果证明了我们教师的专业性和受重视程度,为校园行活动添彩加分。

进校园活动让我们思考:中医药没有在青年学子过去的文化教育中留下太多痕迹,但青年学子并不是拒中国医药文化于千里之外,也想更多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接受的大量信息却是以西方文明为主。所以,社会大众面对中西方文化冲突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困惑。

日常生活中形而下的“器”,因为实用容易被受众接受,但如果不掌握形而上的“道”,在中西文化出现冲突时就会困惑不解。外来优秀文化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放弃评判标准自然会迷惑方向。这不是简单的活动和几场讲座能够纠正过来的,把中华民族传统生存智慧纳入国民教育,长期、有目的、有策略的文化传播极其必要。

宣传中医药文化是中医人的责任,也应是社会其他部门的义务。在进校园活动中,我们以关心民生为由、以送温暖为由、以学术交流为由,以文化校园等等为由,通过各个学校教务、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学生会、工会、离退休部门等等,争取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平台,把宣传中医的意愿变成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责。台面上的工作和台面下的情感同时加油,达成意愿,完成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

人人想长寿,个个想健康,是中医药文化普及宣传的基础。受众需求、媒体关注就是专家学者的责任,专家学者不占领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阵地,刘太医、张悟本之流就会出现。但专家学者不是靠权威震慑,而是要学会把形而下的“器”变成形而上的“道”,真真正正地传播正统的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