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工程启动三年来 治末病理念焕发新活力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4-20

本报记者 张东风

当前,中医预防保健理念正深入人心,社会对中医预防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4月17~18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全国中医预防保健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国际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前沿的理念正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对当前重大疾病及老年病、亚健康等的防治意义重大。

中医预防保健意识渐入人心

时代需要中医药“治未病”及其预防保健思想尽快应用于临床。为顺应潮流,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启动中医“治未病”工程试点工作。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该局提出的“十二五”中医药发展9项重点任务中,加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位列其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表示,“治未病”试点工作将古老的“治未病”理念和思想以现代方式贯彻和落实,焕发出新的生机。三年来,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明显。居民中医预防保健意识不断提高;部分区域性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陆续建立一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日益完善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一项调查显示,许多医院在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面的探索实践如提供冬病夏治、膏方等服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欢迎。如今,膏方已从南方发展到北方,有些地方医院膏方的业务收入已达3000万元,服用人员几万人。

中医“治未病”重点将转向基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会上指出,中医药预防保健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中,可以大有作为。

许志仁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遴选确定了三批、共103个国家级的“治未病”试点单位,涵盖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还将推出第四批试点单位,并将重点放在乡镇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老人护理院、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等机构,偏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将争取将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的内容纳入公共卫生的范畴。

为配合新医改工作落实、应对世界老龄化趋势、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由世中联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国医治未病,健康万里行”活动的重点项目——以养生延寿为主题的“健康3百”工程(即百年人生、百般关爱、百岁健康),将针对全国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其长寿秘诀,通过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向民众传播,为人们健康服务,并将为百岁老人免费送去健康服务。

中医养生保健人员管理亟待加强

近年来,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中医预防保健宣传推广工作,推动了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及知识的传播,中医预防保健意识深入人心。但人们更需要的是质量更高、价格低廉、服务正规、方便快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许志仁介绍,目前中医预防保健专业队伍正在形成,区域性抽样调查数字,已远远超过中医师的队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最近做的一个样本调查显示,南方某1000万人口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打着中医招牌从事预防保健的机构就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河北一个地级市,这样的机构也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人。

许志仁坦言,目前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预防保健机构的规范、标准和准入方面。他表示,中医养生保健人员准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但据调查,现在有8~9个部门都在搞培训和发证。“好事一定要做好,管理亟待加强。”许志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