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英 孟长海 河南中医学院
虽然有很多限制中医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医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加大,中医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考中医研究生也有着广阔的美好前景。
由于中医院校学生存在职业发展的困惑、专业学习的困惑和身份的困惑,就会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信念:要通过考研究生改变命运。
201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创记录地达到150余万人。笔者在网上见到这样一则求助信息说:“大家好,我是学中医的,但很不感兴趣,想转考西医临床,可能吗?会不会受歧视啊?……现在大三了,开始感到就业压力,也开始打算考研。转行西医怕西医院校不愿收中医学生,会这样吗?谢谢大家指点迷津!在下感激不尽!”
这样的求助在现实中经常遇到,尤其是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开始陷入是选择报考西医还是中医研究生的苦恼。中医大学生究竟该不该考研究生,究竟是考西医还是中医研究生,这已经是令很多师生困惑的问题。
读研究生成了必由之路
近些年,大学生考研呈现出狂热的趋势。笔者在一个毕业年级进行了调查,各专业考研率分别是:中西医临床专业87.7%、康复专业77.6%、五官专业93.8%、护理专业20.8%,有个别班级的报考率甚至接近100%。从全国中医院校的报考情况来看,虽然有院校和专业的不同,但每一年应届中医毕业生的报考率都在60%~80%左右。考研俨然已经成为中医本科毕业生的必由之路。
出现如此高的研究生报考率,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就业压力大。因为近些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大学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这样每一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不断上涨。但在人才培养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却是人才市场的形式性饱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导致就业竞争力加大,就业岗位缺乏,而考研也就成了一条出路,可以暂时避免激烈的就业竞争。
二是就业水平低下,很多人不满意。当前为了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引导,通过“三支一扶”和选调生等渠道吸引大学生向基层就业,然而毕竟是杯水车薪。很多毕业生仍选择到城市工作,即使一部分毕业生到了基层工作,也会受到很多发展的限制,引起大学生不安心在基层就业。
三是学校的鼓动。现在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中,考研录取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凡是考上研究生的可以归入就业的范畴,这就为一些高校提高就业率和社会声誉提供了说理空间。所以,让学生选择考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也就成了学校鼓励学生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大学已经变成了第二高中,本科生已经成了高中生的延续,考研成了第二次高考。
四是政策的压力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已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有一些政策规定,凡是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拥有研究生学历,有医院甚至提出“不戴博士帽不拿手术刀”的要求;还有的单位对进人标准进行限制,不是研究生就根本没有机会。以上这些规定已经成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未来的发展,不考研已经不行了。
中医大学生的考研困惑
中医发展的环境,直接导致了中医大学生学习的困境,造成了学习上的诸多困惑。这些困惑突出地表现为:
一是对职业发展的困惑。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从现实来讲,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而且存在西化严重的问题。中医院效益不好,学中医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学生的一个心病。而且很多中医的执业行为会受到人为的限制,这就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困惑多多。
二是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中医、西医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习中医的关键是要做到悟透,必须熟读经典,勤奋临床。然而,对于当今靠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起来的高中生,要认真钻研经典、理解经典是很困难的。
中医难学、难悟、很抽象,不好学,这是中医专业的特点。而比较起来,西医学则具有明快、方便、好学的特点,这样就有很多人倾心于学习西医。如此在学习中、西医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用一种理论解释另一种理论,用一种理论左右另一种理论的现象,最终搞乱思维,使两套理论相排斥,不知所趋。
三是身份困惑。中医本科生是未来的中医,应该学习好中医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功。但现实是,大学生单纯学习中医有时候是无法胜任未来工作需要的,必须学习西医学知识。
不学不行,因为要生存;学了,很可能是弄成中不中、西不西。很多人还戏称中医院校的本科生是中医和西医两个中专水平的结合体,这就导致本科生身份定位的困惑,影响其对考研道路选择。
四是考研道路的困惑。正是因为中医院校学生存在职业发展的困惑、专业学习的困惑和身份的困惑,就会使很多大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信念:要通过考研究生改变命运。这中间有一些人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层次,还有很多学生就是要想通过考研,脱胎换骨,摆脱中医身份对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困扰。
笔者曾经对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班级进行调查,结果有近8成的学生有考研意向,而其中有近半的学生有考西医研究生的想法,其原因就是觉得考取西医更好就业,能够改变自己的中医处境。因此,考研已经成为了必须的选择。
正确选择考研道路
硕士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用人单位的基础性学历标准。中医院校学生该如何对待这一现实,是否随大流就行呢?笔者认为,必须搞清楚几个关键点:
一是为什么考研。在考研的选择上,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是为了什么而选择考研?这是保证大学生不盲目发展、不盲从的前提。从多个角度来讲,大学生读研究生具有提高学历层次、增加就业竞争力、改变就业环境、改变身份等许多优势,因此对于考研的目的必须清楚。目的明确了才能有的放矢,做到方向正确,考研才不至于盲从。
二是自己适合不适合考研。这要结合自己的现状进行论证,如果自身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或者难得的工作机遇,那么先就业后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一定非要超越自身条件选择考研,这只是一条道路,还有更多的道路可以供选择。
三是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究竟是考西医还是考中医?这需要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前途发展领域基本在中医药学中,但是这中间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究竟怎么发展,就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当前,虽然有很多限制中医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医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加大,中医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考中医研究生也有着广阔的美好前景。因此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选择自己的道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保障中医专业发展的权利
当前出现中医考西医热的情况,是与中医、西医发展不平衡紧密相连的。从面上来讲,中医自身发展与西医的发展差距甚远,并体现在教育、医疗、科研、产业等各个方面。在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水平最高的是西医、经济效益最好的是西医;在教育上,毕业受欢迎、就业率高的是西医;在科研上,中医更是一直没有脱离西医的科研思维。
因此,中医给人们尤其是中医大学生展现的是一个难望西医项背的处境。这给青年学子构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
国家对中医、西医都有明确的要求,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是国家的原则。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西医身份并没有得到一样的尊重和认可,限制中医发展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
比如有些综合医院就明确提出,不招录中医毕业生或中医毕业生只能到中医科工作等等;还有一些政策也明确规定,无论是中医骨伤还是中医外科专业毕业生都不能开展外科手术。这些错误的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医高素质人才的正常发展,也对后来者形成了强烈的“学中医是没有出路”的心理暗示,造成很多中医学子急于通过考研究生改变自己的中医身份,向西医学靠拢、看齐。
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选择考研道路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无论考取西医还是中医研究生都是为改变自身命运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国家应该为积极进取的青年提供发展平台。
但是,我们也必须重视大学生考研选择给专业发展带来的一种混乱。中医毕业生不去精心研究中医学,而是要一窝蜂钻研西医,考取西医研究生,这本身就是中医专业思想不稳定的表现,容易动摇人们对中医的信心和希望,对中医自身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站在专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加强调研,搞清楚,大学生“改换门庭”的根本原因,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将中医研究生的平台搭建得更为牢固。
因此,这就要做到:一是不断增强中医自身的吸引力和优势。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中西医均衡发展,给中西医平等的地位。二是要取消限制中医发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医研究生从业的无障碍化。三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学习中医的必要性和广阔的前景,避免选择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