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与24元之比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2-14

赵文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某报刊登了一则故事:王大爷的孙子得了腮腺炎,到某大医院一问,说住院要花1000多元!可王大爷只揣了500元钱,只好打道回府。听说邻村小诊所一老中医很有名,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中医诊所。老中医看完后说,问题不是很严重,贴几次膏药、打个消炎针就好了。开完药一算账,只要24元钱。老大爷感慨道:“大医院去不起啊!”

看完这则新闻故事,不禁引起笔者对中医药的再思考:

思考一: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说明中医药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中医药是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博大精深,一些好的老中医不仅能治愈常见病,还能治疗一些连大医院都没办法医治的疑难杂症。然而,从目前中医药发展状况看,中医药治疗体系还没有健全,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中药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好,以致于病人小病也到大医院看,基层机构门庭冷落,而大医院人满为患,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患者也费时费力,事与愿违。

因此,要让中医药真正在缓解百姓看病贵问题中发挥作用,就应做到:

一是加强基层中医中药体系建设,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建立中药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师。合理配置中医诊所,尽量选择在住宅小区、人员聚住区,为百姓提供就近、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病不出乡”。鼓励私人办中医诊所、中医诊疗机构,扩大中医中药医疗机构在整个社会医疗体系中所占比例,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便利。

二是中医要积极参与医改,要有作为,争取更高地位。将更多的中医院纳入医保单位,降低中药报销起付线,扩大中药报销比例,鼓励百姓看中医、用中药。如陕西省出台相关政策,将更多的中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确定中成药品规228种,占总品规的34.9%;中药报销比例提高到40%。参与医改的中医药行动,大大提升了百姓看中医、用中药的比例,一些中医院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看中医热。

思考二:国人看病就医理念存在偏差,还需要加强中医药宣传,加以引导。

据有关调查发现,像故事中王大爷一样有病只奔大医院的患者及家属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的萎缩,百姓没有信任感。西安市西京医院外科一位医生(博士)曾坦言,中医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和各种小病症方面,比现代医学更有效,成本更低。但是,国内大医院(包括某些中医院)都是以西医为主,其实我们摒弃了最宝贵的中医,这是很遗憾的。

另一方面,还在于人们的就医理念存有偏差。长期以来,国人普遍存在中医中药是养生的、不是治病的错误认识,认为中医只能看慢性病,急性病只能上大医院。大都认为大医院的技术、设备先进,大医院病看得好,宁愿花更多的钱,做不必要的检查,也不相信中医院、中医诊所的中医能治病。殊不知,中医中药不仅能治病,还能治大病。

但纠正百姓的就医理念,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加强中医中药的宣传力度。因为百姓从了解、相信到使用中医中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中医讲堂、科普巡讲、专家义诊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引导。要通过患者的亲身体验,引起共鸣,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医与西医、大医院与小诊所各有所长,因病选择才能省时、省力、省钱。

笔者曾听一位女士说,她很少去大医院,是因为附近有位老中医,每次看病听听诊、问问症状就可开出最有效的方子,小病一般10来块钱的药就搞定了。如果去大医院的话,什么都不问先让做检查,几项检查下来几百甚至上千元钱都没了,所以她选择中医看病,也经常建议亲朋好友多选择中医诊所,就近看病。可以说,这样的事例才真正具有宣传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