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记青蒿素创制人屠呦呦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0-27

本报记者 张东风

20世纪70年代初,青蒿素的诞生解决了治疗“抗性疟疾”的世界难题,拯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青蒿素成为中国第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创新药物,它的发明者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教授。

屠呦呦教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后脱产两年半参加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结业。凭借深厚的中、西医药两方面知识,先后在中药生药、炮制及化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40多年来她业绩突出,是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的发明创制人。

临危受命 知难而上

由于疟原虫对原喹啉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筛选化合物近30万。

我国先在军队内部,随后在1967年组织全国7大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均未果。

加之,我国支援越南战争,急需帮助越南解决因抗氯喹恶性疟流行而严重影响战斗力的问题。

1969年中医研究院接受任务后,即授命屠呦呦任课题组长。她并不知道,这次任命促使她打开了科研领域新的一页。

她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成果的理念出发,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广泛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人民来信,汇总了内服、外用所涉及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等2000余种,再从中整理、编辑成以640余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主动送交当时主管的“523”办公室,请他们转送七大省市共同发掘。

之后,她和她的课题组即结合动物模型进行筛选,然而面对的是上百次失败。

挫折能使人消沉,也能使人振奋。面对一次次失败,她表现出坚韧不拔、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她想到中草药成分复杂,杂质多,在未掌握规律前,提取方法很可能是盲目的,以致影响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而小动物接受药量又极有限,因而在实验中小鼠往往反映不出应有的抗疟效果,这就需要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她还借鉴古代用药经验,设计多种提取方法,终于使青蒿提取物的抗鼠疟抑制率从无效提高到100%。

这是从1971年起做的第191次实验(从1969年起总数为380多次)。

青蒿的抗疟药效还与生药的药用部位密切相关,在生药青蒿中占比例最大的茎秆是不含抗疟药效物质的。叶子才是主要的药用有效部位,而且还与采收季节有很大关系,只有夏秋季的叶子才在植株内生物合成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都是通过反复实践才掌握的规律。

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入临床前她还带头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自身试服。为了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这个搞化学实验的科研人员亲赴海南疟区,奔走在高温酷暑下,亲自喂药,并整天守在病床边观察患者体温及疟原虫血片检查的结果。终于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首次30例临床治疗的成功。

在抗疟药效及临床抗疟疗效获得全胜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壮大,齐心合力,进一步贯彻了当时要求“把实验室当战场”的奋斗精神。1972年3月根据“523”办公室安排,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全面报告了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猴疟有100%疟原虫抑制率后,1972年11月即从该青蒿抗疟有效部分中分离提纯得到青蒿抗疟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经提取大量青蒿素,进行安全性试验后,1973年即首次把青蒿素单体推向海南疟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青蒿素即为青蒿抗疟有效单体,抗疟新药由此诞生。

它是一个全新的结构类型化合物,得以解决抗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并最终,在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用X-衍射方法于1975年确定其立体结构。

1977年经卫生部批准,以“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为题发表于当时复刊不久的《科学通报》,旋即为美国《化学文摘》所收载。

累计至1978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共总结了临床研究529例。此后,课题组按新药审批要求连续完成26项研究内容,终于在1986年获得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由于课题组的出色工作,在1978年迎来科学春天的科学大会上,“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状,也确立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是青蒿素发明单位的事实。

精益求精 艰苦奋斗

自1971年发现青蒿抗疟以后,屠呦呦几乎年年都在当时的“523”大会上,向全国抗疟研究队伍报告工作进展,从而引起全国有关单位、人员的普遍兴趣,纷纷开展这方面工作,也由此带动了国内抗疟领域工作的发展。

继青蒿素之后,针对临床存在复燃率偏高,用药剂量偏大的问题,她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解决上述不足,以期创制出一个更完善的抗疟新药奉献给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

通过七年努力,经优化结构,又成功地创制出了新一代的一类新药“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其抗疟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而复燃率则低至1.95%。被认为是当时国际上比较理想的口服抗疟治疗药物。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于1992年获得新药证书并及时转让投产,行销国际市场。该项成果获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又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奖”。

“七五”期间,屠老和她的课题组,还完成了“中药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攻关课题。从10个方面对中药青蒿进行研究,解决了中药青蒿正品的问题,为修订《药典》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从青蒿中分离鉴定了16种化合物,其中6种为新化合物。

回顾艰苦的研究历程,在个人、家庭生活与事业发生矛盾时,她总是事业唯上。在“文革”那个一切业务停顿的时期,她不得不用“土法”,买来大缸替代药锅提取大量药物,在无通风的环境下,长期大量地接触化学溶剂。终于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大动物药理、毒理及临床大量用药的实验。而本来体质不好的她由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一度严重影响健康……

相当一段时间,她在工作中苦苦支撑,但是始终激励自己不气馁,要求自己再次战胜疾病,以期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她又一鼓作气,连续奋战七年,完成了疗效更高的双氢青蒿素的全部研究开发工作。

当青蒿素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创新水准的成果成功之时,她还只是一个技术职称最低的研究实习员,体现了党培养的知识分子,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事业的精神风貌。

屡获殊荣 激励后人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以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疟疾化疗工作组会议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国际会议,屠教授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在会上作报告,获得国内外与会专家的极高评价。他们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这种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抗疟药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把青蒿素开发成为全球抗疟措施,从而带动了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青蒿素亦成为我国被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

由于她的敬业精神和杰出贡献而屡获殊荣。1984年屠呦呦被国家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年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授予该院最高荣誉奖和终身研究员称号;1994年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十杰妇女”称号;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她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席,并同年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96年因青蒿素、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求是科技基金会”及“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奖励基金会”等授予的杰出成果奖。

后来建立了以她为首的“青蒿和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又肩负起“双氢青蒿素系列化”研究重任,为解决重症患者及婴幼儿用药,研制了用药剂量小、便于应用的双氢青蒿素栓剂。还创制增效系数高且获发明专利的“复方双氢青蒿素”及扩大适应症至自身免疫病领域。全新结构的青蒿素来之不易,她希望尽可能扩大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更好服务。

近年来在新闻出版总署关注青蒿素原创发明,重视出版原创图书的规划促进下,屠呦呦应邀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已经出版,启示、激励后人。她殷切期待的是通过努力继承发扬具有五千年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宝库,发掘出更多更大的原创性成果,为国争光,为造福全人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