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真假大战何时休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0-25

本报记者 向佳

一年一度的江西樟树药交会近日举办,中医药继续成为关注的焦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持续升温的“阿胶大战”:随处可见的各品牌阿胶广告,高达数十个的展位展台,令人眼花缭乱的阿胶品牌,形式各样的推销手段,让不少前来采购阿胶的消费者晕头转向。

市场混乱令人迷茫

“我也不知道哪个好,随便买呗!”这位刚买了两盒阿胶的沈先生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上午在市场上转了一大圈,发现林林总总的阿胶品牌实在太多了,最后挑了一个“看起来还可以”、价格中等的阿胶,沈先生笑笑说,“这东西应该差不多吧。”

沈先生的无奈代表了不少消费者的心理。由于对阿胶只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大多数消费者在挑选阿胶时多数是依靠对品牌、价格的认知来判断产品的质量。记者在中药材交易市场上发现,有近20家品牌、数十个展位在销售阿胶,分别产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普通消费者要想分辨真伪优劣,如同雾里看花。

阿胶因出东阿而得名,而目前在山东省东阿县注册的阿胶生产公司就有30多家,不少厂家都是我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东阿阿胶的“山寨版”。记者随意拿起一个外观酷似东阿阿胶产品的红色盒子,好不容易才找到其标注的厂名是“山东东阿东方”,颇有以假乱真的架势。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熬胶师现场熬制“阿胶固元膏”引来不少消费者竞相品尝,“我就认这一个牌子,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别的伪劣阿胶都是用下脚料做的,不敢吃。”正在等待熬胶的丁女士说。

混战背后暗藏猫腻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消费能力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具有美容养颜、滋阴养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阿胶类产品备受欢迎,有数据显示,阿胶产业每年增长速度达到3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樟树药交会上的阿胶大战应运而生。

“正是看好这个热销市场,许多小企业纷纷涌入,并试图以低价格分得一席之地。”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说。在药交会上,记者发现各种品牌的阿胶产品价格相差甚远,半斤装的阿胶最贵的180元,最便宜的不过10块钱。

据介绍,加工阿胶使用的最主要的原料是驴皮,根据目前市场上驴皮的价格,每公斤要30多元,大约每3公斤驴皮能熬制1公斤阿胶,也就是说,正品的阿胶仅驴皮原料成本,每公斤就要100元左右。而目前市场上很多低价阿胶是用一些杂皮、废旧皮,甚至工业用皮革下脚料做的。

业内人士介绍说,一些黑心企业采用皮革下脚料生产出的“阿胶”每吨只有2000多元的成本,这与使用正规驴皮生产相差几十倍。“这样的阿胶不仅对身体无益,更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毁坏阿胶这一中药瑰宝的声誉!”不少专家发出这样的忧虑。

行业亟待深度洗牌

“没有严格监管,必然出事。”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2009年4月到山东调研时发出的忧虑,“如果不加强对阿胶产业监管,人民用药安全就无法保证。”为此,他致函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当地一些小企业生产阿胶的监管。

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在防伪打假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十几年来,我们一直通过设计防伪标识以及专属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致力于打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共同发明了特征性DNA和特征肽两种阿胶成品真伪鉴定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阿胶及其他动物胶类。目前这一方法正申请列入国家标准。

“在坚持打假同时,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房书亭强调,阿胶因出东阿县而得名,但很多人却不一定知道其生产对水质、驴皮原料、工艺都有苛刻要求,在众多阿胶企业中只有东阿阿胶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品牌企业,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原料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目前全国阿胶企业中只有东阿阿胶拥有13家驴养殖基地,以满足道地药材对独特资源的需求。“要扶持这样的企业以科研带动发展,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更好服务老百姓。”房书亭说。

保护阿胶更要保护文化

针对目前市场上良莠不齐的阿胶产品,有关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要尽量选择大品牌,其次可以通过闻气味来辨别真伪阿胶。正宗的阿胶呈琥珀色,透明、没有气泡,带点腥味却不臭。如果是假冒的阿胶,特别是阿胶膏,在熬制的时候通常有一股臭味。

面对目前阿胶产业相对混乱的现状,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呼吁,希望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阿胶原产地标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柳长华说,监管部门对问题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不仅要下架召回,同时还要大力宣传阿胶科普知识、宣传阿胶传统文化,让百姓具备一定的辨别常识。

正是认识到阿胶文化科普的重要性,从2006年开始,东阿阿胶开始实施旨在弘扬阿胶中医药养生文化的阿胶价值回归工程。他们通过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整理阿胶学术文化、滋补文化、美容文化三大文化体系,搜集阿胶名古验方、医案、膳食养生方等方式,向公众宣传、普及阿胶养生文化。此外,东阿在济南、上海等地设立了13个阿胶养颜养生馆,并在每年冬至期间举办冬至阿胶文化节,更是掀起一股阿胶文化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