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 磊)“经络学说是古人对针灸诊疗作用的一种直观解释,传世的经络学说只是历史上诸多学说的一种,这意味着我们不要过于为传统所困,而要在古人基础上面对时代要求勇于创新。”10月9~10日,在以“象思维和经络实质”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呼吁。
黄龙祥对经络研究创新不足表示担忧,他举例说,“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乳头和子宫之间存在关联,其理论在产科学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早在明朝以前就发现了二者的相关性,实用中医经络学说解释二者的关系再合适不过,却被西方人抢了先。在经络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在这次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第45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学会组织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象思维和经络实质进行深入研讨、辩论和交流,希望以此能碰撞出学科交叉的火花,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象思维”是以事物表现于外的形象、现象、征象为依据,用直觉、顿悟、模拟客体的方法,探究事物内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以把握事物的整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树人认为,这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医据此建立了相关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就使用了“象思维”的模式。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认为,中医学具有原创性,其“象思维”的特征,是一种整合思维,即“整合”各方面信息,形成带有总体性的认识。东西方人之间的确存在思维与认知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东西方理论认识与实践的不同。
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象思维”和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应用此思维研制了一些中医诊断的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