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振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赵中振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部教授、中药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主任。药用植物、中药、方剂、中国医学史及中药鉴定专家。
兼任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委员,香港卫生署中药标准科学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药顾问及美国药典委员会中药顾问。
今年,笔者应台湾行政院科学委员会之邀,到宝岛台湾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台北、台中到台南,走访了教育、研究、医疗、生产、贸易机构与中药市场。探究了台湾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宝岛寻宝,满载而归。
中医药管理有待完善
台湾与香港一样,均设有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作为台湾中医药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此机构现隶属于行政院卫生署,为台湾中医药发展把关、确定方向,掌管中医药各项行政业务及研究发展工作。其成立宗旨为“中医现代化、中药科学化、中西医一元化及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下设有中医组、中药组、研究发展组、信息典籍组与科技政策小组。委员由来自政府与中医药学界及产业界之代表组成,共15人。该委员会下设的研究发展组及其工作值得借鉴。
台湾的药典分为《中华药典》与《中华中药典》两部。前者为西药,收载药品1716种,也包括一些常用生药,如芦荟、颠茄(叶)、颠茄根、远志、大黄、(东)莨菪等。
而《中华中药典》部分,则与中国内地大抵相似,但目前仅收录了中药200种,正在增加的有50种,如八角茴香等,未来计划将收录增加到300种。
或许因为没有常设的药典机构,只是临时组建的委员会,其编撰的台湾药典内容比较粗疏,在科学性与完整性方面有待加强。例如:豆蔻、桂皮、丁香、黄连、甘草、远志和大黄重复收载于《中华药典》与《中华中药典》中。有关人士已经呼吁,加强投入,成立专门的药典委员会。
高等教育模式重在求精
台湾正规的中医药教育开始于1966年,晚中国大陆10年。50年来培育出了一批批中医药专才。实施了60年的中医特考过渡制度,将于2011年宣告终止,标志着台湾无正规中医教育、中医师良莠不齐历史的结束。
1958年创建于台中的中国医药学院,现已发展为中国医药大学。在1966年率先建立了中医学系(7年制,后改为8年制);1985年又成立学士后中医系(取得学士学位后再修读5年中医课程),其教育目标是培养中西汇通人才。这一学制有些类似欧美国家的医学院,学生先修读一个本科学位后,方可读医学院。从其复杂的学制转换亦可看出中医教育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现今台湾,中医药高等教育从北到南已经有三个基地,即台北长庚大学之中医学系(1998年开始),台中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1966年开始)、学士后中医学系(1985年开始),以及高雄义守大学之学士后中医学系(2010年开始)。学制为中西医双主修8年,中医单主修7年,学士后中医系5年。台湾的中医学士学位教育也是目前世界上学制最长的中医高等教育。
此外,台湾还有专门培养研究型中医人才的研究所,大陆多称研究生院。如在中国医药大学开办了硕士(1975年开始)与博士学位(1988年开始)课程。专业也有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之分。
在台湾,修读中医的学生是相当优秀的,入学分数也很高,录取率大约只有6%。迄今为止,中国医药大学是台湾最大的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中国医药大学现设有六大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健康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院。
在中药的高等教育方面,2005年中国医药大学在药学院下建立了中药资源学系,学制四年,每年招生约60人。与香港类似的是,目前台湾尚无中药师的注册制度,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仍良好。事实也证明,中药专业是社会所需要的,是应当坚持办好的。
台湾的医学界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台湾的中西医是双轨制,如果一个人兼具中西医双重资格,卫生署则限制只可选一个资格登记从业。医学生毕业之后,有10%的人从事中医,这一比例同目前台湾中西医院和诊所的比例、中西医人数的比例大致相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张永贤教授曾撰写过一篇文章,从历史的角度专门探讨“医师”与“医生”名称的由来与关系。简言之,台湾与香港类似,西医大夫称医生,中医大夫称医师,二者称谓不可混淆。究其原因,主要是医师的地位不如医生。这也说明中医有待发展,中医师的地位有待提升,既有的医疗体制有待改革与完善。
谈及近代史上大人物对中医药的推动作用,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推动台湾中医药事业方面功不可没。他曾担任中国医药大学的董事长,为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的建立四处筹资、募捐。学校中不少中医药大楼、博物馆、中医药奖都是以“立夫”命名的。
中国医药大学黄荣村校长语重心长地讲到︰“50年前学院的创始人旨在发展中医药,如今大学内西医部分已有了长足进展。中医如何发展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切不可忘却建院的初衷与前人的重托。”
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
一到台湾,从故宫博物院到市井街头,到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华夏医药文明的烙印无处不在。
20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后注重文化建设。蒋经国时代完成的十大工程中,包括在每一县市兴建文化中心,包括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笔者走访的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陈列有苏颂在1090年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复原模型、民俗老药柜等文物。中国医药大学医史研究所收藏的一部民国年间编修重订《滇南本草》手稿,由“云南王”龙云手书序言,陈立夫先生收藏此书时批注,堪称稀世珍品,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对文化的重视,已形成了一种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博物馆的藏品中,在民间也有广泛的基础。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张贤哲教授是一位中医药文化名人。从青丝到白发,执着中医药事业四十年如一日,除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与药材的第一手资料外,张教授的文史功底也十分深厚,经他批注的《本草备要》,成为台湾中医药界的畅销书。如今张教授退而不休,仍在为推广河洛中医药文化而四处奔忙。
台北的迪化街药市,也是一座动态的医药博物馆,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从丸散膏丹到粉剂、颗粒剂一应俱全。
鲜草药为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常见的有鲜姜、鲜地黄、鲜山药等几十种。在大陆现已经不多见的青草药摊在台北、台中仍有保留。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应当从历史的发展、从东西的对比来审视研究中医药;中药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中医药的文化资源是不可限量的。
中医医院服务档次高
1995年,台湾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中医药也包括其中。中医在健康保险中所占有的比重约为4%。在台湾,90%以上的人都看过中医,流行“白天看西医,晚上吃中药”之说。中医药在台湾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台湾约有2300万人口,西医医生约3万人,执业中医师约5000人。现共有医院610间,其中西医院574间,中医院36间;诊所17618间,其中西医9287间,中医2601间,另有牙医5730间。实行全民医疗保险以来,医院出现了两级分化的情况,大的愈大,小的愈小。超大型医院已超过万张床位。小型诊所灵活,亦为医改健康保险的受益者。台湾的医疗福利相当高,普通民众即可以办理“健保卡”,并凭借该卡,从北到南任意看病(包括住院),仅负担挂号费约30元港币。在荣民医院,甚至挂号费都减免,造成健保卡滥用。
在台湾,诊所与医院是这样界定的:“医疗机构有病房收治病患者为医院,仅应门诊者为诊所”,二者之别关键是有无病床,可否留医。“10张以上病床可称为医院;医院中,40张病床为综合医院,应当有内、妇、儿、针、伤等五科以上”。
参观位于林口的长庚医院附属中医医院时,笔者认为这里是迄今所见到最适合华人的海外中医院的成功模式。长庚医院是一所非营利性综合教学医院。1976年开院,每日门诊病患者约3万人,现拥有9千张病床。1996年成立中医门诊,1999年成立中医分院。这里也是台湾目前唯一的一家具有留医病床的中医医院。
该医院设有50张中医病床,医院设备精良,服务周到,完全在五星级宾馆的水平。患者住院期间,可以由中西医会诊,治疗和护理则主要以中医为主。每人每天的住院费用约4700新台币,约合1200港币,这部分目前需自费。但诊费、药费(只付给“科学中药”)、药品调剂费、针灸治疗费、伤科治疗费、脱臼整复治疗费等由健康保险涵盖。中医院的建立,有利于年轻医师的培养、患者的治疗护理和中医科研的发展。如果未来保险制度能够涵盖住院费用,将成为中医院迅速发展的激活剂。
据医院张恒鸿副院长介绍,该院十分注重临床研究,如中医脉诊、舌诊诊断仪器的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鉴于对中药使用的投诉案件不断发生,中药的安全性备受民间和国际关注,长庚医院在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资助下,建立了中药不良反应通报系统,这在台湾的医院当中还是首创。
笔者在台期间,正值血府逐瘀汤投诉案件发生,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引起轩然大波。据介绍,像这样虽非该院发生,但在社会上出现的投诉案例也会在其系统中备案。中国内地和港澳也应建立这样的系统,并与台湾实现连接,共同为保障中药安全使用设警。
医院的中医养生健康中心和治未病研究室融入了中医药文化,开设有中医体质辨证、养生中药水疗(熏蒸、气泡浴身)、芳香经络调理、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养生茶饮系列。在这里,中医的治未病与康复手法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在思考,台湾的中医院是否在走一条“为而不争”之路。
在台中,笔者参观了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这里拥有1700张病床,设备堪称世界一流,特别是癌症大楼以及急重症大楼,为台湾中部最大之医学中心。这里交通便利,购物方便,环境优雅,还有阅览室。医院设有中医部,分内、妇、儿、针、伤及中西医结合等六科,仅提供门诊服务,中医部也开发了舌诊、听诊之声波分析及脉诊仪作为诊断之辅助。(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