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不是“西化”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9-23

庞宪清 庞朝轩 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

中医真正的优势就是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所以,在中医现代化时一定要坚持中医特色,在临床中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避免全盘西化。

目前,中医药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是:坚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三因制宜的基本特色不动摇。中医现代化绝不能丢弃自身的根基,泯灭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能削足适履。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对中医现代化的看法,在报刊上可谓比比皆是。但有些舍弃中医药根基的所谓“现代化”,实为西化。表面上的“衷中参西”、或“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衷西参中”,甚至“衷西弃中”失去了中医特色。

例如,以西医的“辨病”代替中医学复杂的“辨证”,这是非常不妥的。中西医学是二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治病强调辨证,不但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还要随着病情的变化、发展,标本缓急而灵活用药。因此,绝不能以一种方法对应一个病,或一病固定一个或几个协定处方去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以中药西用为现代化,发热感染就清热解毒,便秘就用含大黄酚的药物,心衰就用含强心甙的药物。这样的中药西用是脱离中医临床实践的,不能反应中医固有的疗效。以银翘散统治四季外感的失败以及日本小柴胡汤治死人等,就是违背中医辨证论治方针所造成的结果。

有人说量化、客观化就是现代化。多年来,国家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动物模拟试验研究,为中医的证候进行量化,客观化研究,对中医证的微观指标报道也屡见报端,但对临床促进作用不大。

传统中医在小柴胡汤证辨证时强调:“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医临床有时要舍脉从症,有时要舍症从脉,还有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真实假虚证、真虚假实等复杂情况。因此,辨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机械的规范,无法取代丰富的辨证内容。因此中医不能绝对追求量化、客观化。

有人以统计学“个例不能说明整体”的观点来否定中医疗效。认为中医要证明自己有效必须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处理就是中医现代化。但临床实践中很难遇到秉赋体质、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情病程完全一样的两个病人。若按统计学处理要求,这样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当然,中医的治疗原则也是可以验证的。只要辨证一致,就可以用相同的治疗原则,甚至相同的方药去治疗。说到底,仍是“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因此不能否定统计处理的作用,但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认识中医个案的价值。个案体现的是辨证的重复,不是辨病的重复;是治疗原则的重复,不是一方一药的重复。

现代医学虽已发展为全人类共同依赖的医疗手段,但中医仍是独具魅力的医学体系。在国外,中医药开花结果、备受欢迎;来中国留学的尤以学习中医者最多,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