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发展中医是必然选择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8-05

本报通讯员 严国香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统计报表显示:今年6月份中医科开具中医处方1345张,较去年6月的760张,同比增长76.97%;代煎中药713服,较去年6月的257服,同比增长177.43%;中医病房中草药使用率达80%,中医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倍;6月份中医康复中心就诊患者559人次、日平均21人次,去西医科室会诊25人次、共诊疗350余次;中医科去西医科室会诊82人次、共开汤药400余服,针灸会诊26人次、共针灸520人次,理疗会诊19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为什么要在综合医院大力发展中医药诊疗业务呢?据了解,前些年,该院的中医科一直处于维持状态,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医药为群众防病治病的作用。当下,综合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优势,在为百姓健康服务中提供更好更多的诊疗方法,发展中医是必然选择。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米登海介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省卫生厅立足省情,决心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要求充分运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8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指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该院加强了中医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硬件投入,引进了专业人才,加强了科学研究,增加了诊疗项目,改变了服务态度,积极发展了中医药服务。从目前的医疗效果来看,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项目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降低。

去年以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厅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相关要求,将中医药的发展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中医药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加大科室诊疗设备方面的投入,新引进了十功能自动煎药机、中医经络诊疗系统、智能性多功能中药熏蒸治疗床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设备,已建成的中药制剂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旨在努力研发中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投入的加大保证了中医科与其他科室的同步发展,满足了不断增加的中医服务的新需求。

在医疗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该院对原有的中医科门诊进行扩建改造。现已建成420平方米的中医康复中心,中医药治疗和住院床位数由原来的10张增加到了45张,达到了综合医院中医床位数占总床位5%以上的要求,可开展内、外、妇、儿各科急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及各种风湿性骨关节疾病、面神经麻痹、突发性耳聋、压力性尿失禁、颈肩腰腿疼等各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不错。

事业发展,人才是根本。医院调整补充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科研工作。目前中医科有3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3名高年资中级职称人员,3名研究生学历人员和多名高年资医师。科主任吴华担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医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5年来,该科室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5篇,参编专业专著3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8项。

该院康复中心补充增加了多种特色诊疗项目。目前该中心可开展针灸推拿、传统体育、药物、饮食、康复护理、运动、心理、物理因子、康复工程等传统诊疗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多种诊疗项目。充分发挥中医康复中心的作用,中医药工作量、中医药收入、西医临床科室的中药消耗量、转送患者到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中医师参加西医会诊等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西医科室中草药使用比例达10%以上。

发展中医文化先行,该院加强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门对中医科和康复中心的内部装修、标识、图谱、科室简介,以及诊疗项目导航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氛围,有力促进了中医诊疗业务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