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与多器官损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时间
2006-01-26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讯(驻地记者 张献怀)解放军304医院创伤研究室姚咏明教授等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菌内毒素及外毒素在战、创、烧伤后脓毒症与多器官损害中的分子机制与临床意义,提出了新的理论假说,并探索相应干预措施。这项“战伤后细菌内/外毒素与多器官损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研究日前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患者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姚咏明教授等采用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通过对多种动物模型和严重多发伤、烧伤等临床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层次,对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临床防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在不同作用环节阻断内毒素血症发生,揭示创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诱发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障碍,阐明了内毒素与脓毒症、脏器功能损害的因果关系。他们提出了创伤后多脏器损害发生的内毒素增敏假说,证明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脂多糖受体(CD14)表达上调是严重损伤导致内源性内毒素增敏效应的主要分子基础。另外,他们还针对内毒素增敏效应开展早期干预研究,发现应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能抑制多种组织LBP、CD14基因上调表达,降低多种器官对内毒素损害的敏感性。

姚咏明教授等还证明了生物蝶呤参与内/外毒素休克的发病过程并介导炎性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他们发现联合检测新蝶呤和内毒素能进一步提高MODS的临床诊断效率。同时,他们探索了脓毒性休克的防治新措施,证实采用生物蝶呤合成抑制剂调节细胞内生物蝶呤的合成,有助于降低一氧化氮的过度产生并改善多脏器功能损害。另外,他们还揭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创、烧伤后内/外毒素所致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与意义,提出了HMGB-1作为新的“晚期”炎性介质参与MODS的理论假说,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对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病机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