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颖
“看,文件上这7个红彤彤印章,标志着我省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正式启动了。”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指着文件告诉记者。
日前,这份由安徽省卫生厅、编办、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物价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拉开了该省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的大幕。
“5+1”模式 凸显公益责任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认为,“公立中医医院在中医医疗服务中起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实现政府公益性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此,安徽把发展中医药事业列入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与贯彻落实国务院5项重点改革任务一并推进,确立“5+1”医改模式,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基层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中药制剂等问题。
芜湖是国家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16个试点城市之一。早在2008年,芜湖就开始医改试点。当然,中医院也不例外。
“实行医改后,中医院的临床、用药、价格得到规范,杜绝了灰色收入,减少了医闹,医疗秩序明显好转,同时医院所有药品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下调5%,百姓得到了实惠。”芜湖市卫生局副局长杜荣昶介绍。
按照医改方案,芜湖成立3大医疗集团,中医是第三医疗集团,以芜湖市中医院为龙头。根据两年的综合考核,市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从过去的55%降低到现在的43%,改变了“以药养医”现状。根据区域卫生机构设置规划,该市政府将中医院迁至城南新建,对整合医疗资源,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都是非常有利的。
分类补偿 解除后顾之忧
一谈改革,不少中医院院长最担心的是补偿机制问题,害怕补助少或补助不到位,影响医院发展和职工收入,难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安徽推出的分类补偿机制,给中医药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董明培介绍,分类补偿机制是从投入政策倾斜、专项经费补助和中医药特色补偿3方面建立。这样有利于逐步解决“以药养医”和“以西养中”问题,让利于民,解除中医药人员的后顾之忧。
从芜湖市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方案中得知,该市建立“以奖代补”补偿方式,对公立中医医院收费行为、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和经济效益进行预算绩效评估,把财政补助与中医医院降低费用挂钩,引导、规范公立中医医院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中医药服务。
对公立中医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职业病防治、紧急救治、救灾、外援、支农和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芜湖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模式,而中医药人员对其中的“医药分开”最为关注。
究竟怎么分法?杜荣昶说,将西药和中成药从中医院剥离出来,纳入市药管中心统一管理。药管中心负责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实施药品网上招标和采购,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需要,保障用药安全。中医院原药房的40多名工作人员工资由市财政发放。考虑到中医药的特殊性,中药饮片和院内制剂由中医院自行管理。
影响中医院发展吗?“没有新医改,就没有新医院。”这是芜湖市中医院院长王小顺回答记者的第一句话。在芜湖市区南部记者看到,占地110亩的新医院已初具规模,一座21层的主楼拔地而起,5层辅助楼基建也已完工。这所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的新医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开设床位1000余张,为全市人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王小顺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设新医院,国家补助1200万元,当地政府一次性补助7000万元,还免费提供新院用地110亩。实行医改后,药房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都由政府发放,据说是2000万元左右,原来拨的床位费不减,一些规定费用,如人防费、建筑费等全免。去年,医院收入1.5亿元,发展速度加快了,职工收入提高了20%~30%。
怀远县政府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诊所,实行传帮带,中医医疗机构在科研立项、人员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政策。
突出特色 改变“以西养中”
“中医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但价格低,不挣钱。”这是中医院院长的一致看法。宁国市中医院院长石泽武说,一样都是治疗骨伤,中医用小夹板,患者痛苦小,无风险,治好才花100多元;西医做手术,患者痛苦大,有风险,即使用的是国产钢板,也得花上万元。
“这次在试点中实行鼓励使用中医药政策,包括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院内制剂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降低中医院报销起付标准,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增加辨证施治费,辖区内通用院内制剂等,目的就是改变‘以西养中’现状,使中医院回归特色。”董明培强调。
向中医专科项目倾斜,是芜湖突出中医特色的又一做法。芜湖市有30多个重点专科,中医占1/5,如针灸、推拿、高血压、消化等,政府每年每个项目补助2万元。此外,该市将推行注册中医师多地点执业试点;调整中医药价格,增加中医特色收费项目等举措,为中医特色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突出特色,院内制剂不容忽视。芜湖市中医院制剂室历史悠久,产品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价格低廉,多年来,一直受到患者欢迎。临床科室通过使用制剂,不仅提高了中医治疗率和中药使用率,还促进了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如皮肤科使用率达到65%、骨伤科达到61%、高血压中心达到54%。
该院制剂室主任祁俊介绍,医院有34个获得批准注册的产品,生产胶囊、颗粒、糖浆、丸、散、膏、丹等近20余种剂型,10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元。2005年成为安徽省地市级中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制剂室,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中医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单位,获得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
在全国优秀乡村中医王汤药所在的宁国市仙霞镇仙霞村卫生室,记者看到,她应收取参合患者30元中药费,当场就兑现给患者12元,高出西药报销2元。
王汤药的做法从宁国市卫生局副局长黄利军那里得到了证实。他解释,该县在参合农民补偿上,实行单次补偿封顶。村卫生室单次封顶最高为18元,纯中医、中药处方单次补偿封顶线可提高2元。参合人员在市内住院治疗中,使用中医、中草药和民族医药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费用补偿比例提高10%。其目的就是突出中医药特色,扶持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