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到本质 肝脏象研究从哪突破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5-12

乔明琦 张惠云 魏盛 于艳红 高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肝脏象研究的目标应该是也只能是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

藏血和主疏泄是肝脏两大基本功能,揭示出肝脏这两大基本功能科学内涵有望带来整个肝脏象理论的深刻变革,因而是肝脏象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肝藏血、主疏泄功能所涉及现代医学相关疾病,其调控中枢、联系途径及效应器官的病理机制具有共性因素,提示肝藏血、主疏泄调控中枢脑功能区定位及其机制揭示,可能带来中医学及现代医学有关认识的创新与突破。

事物都有其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于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于中医理论的认识同样如此。

目标

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

传统肝脏象理论中蕴涵有大量富于科学内涵的理论推断,如“肝藏血”、“肝主疏泄”、“怒伤肝”等论断无不源于古人直观观察与临床经验,遗憾的是,上述结论仅是直观描述性的理论假说和基于个人经验的临床观察,尚未揭示其确切内涵,形成系统理论知识。我们如进一步追问:肝到底如何藏血?怎么主疏泄?传统脏象理论已无法给我们提供一个满意的解释。但上述问题正是肝脏象理论创新突破无法回避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肝脏象研究的目标应该是也只能是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全国肝脏象研究几家代表性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验,以揭示肝脏象理论科学内涵。山东乔明琦等围绕肝疏泄失常典型病证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肝气郁两证进行了人群、临床、动物实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其调控中枢与边缘前脑为核心的部分脑区密切相关,并提出情志刺激损伤脏腑规律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北京陈家旭等则提出“从肝论治慢性应激性疾病的调节位点在海马和皮层等边缘系统”假说,揭示中药疏肝复方通过调整海马、皮层、边缘系统中中枢内源性阿片肽及相关指标而发挥治疗效应。广州徐志伟等则认为肝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作用脑区涉及到下丘脑(包括不同核团)、海马、杏仁核、皮层等。湖南黄熙等则发现以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轴为核心,中医肝脏各证存在神经-体液调节失衡、血管舒缩活性物质显著变化的共同改变及各证的不同特点。

可能的突破

肝藏血、主疏泄调控中枢脑功能区定位及其机制揭示

既然肝脏象研究的目标是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那么我们该如何切入,从何着手研究呢?藏血和主疏泄是肝脏两大基本功能,揭示出肝脏这两大基本功能科学内涵有望带来整个肝脏象理论的深刻变革,因而是肝脏象研究的最佳切入点。而功能与结构又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体,没有无结构的功能,也没有无功能的结构。因此,研究肝藏血、主疏泄功能必须研究其活体结构,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逻辑必然。按照现代医学的一般常识,肝藏血、主疏泄功能所涉及的情绪、血液循环、消化等不同系统都有其中枢调控脑区,只有明确其调控机制中的中枢功能定位,才有可能对其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但现代医学对三者之间关系,尤其是共同调控中枢及其机制远未清楚。

近年来与中医肝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定位逐渐清晰。研究表明:延髓C1区、A1区和孤束核为基本血管活动低级中枢,下丘脑起信号整合作用,边缘系统和小脑顶核参与整体协调,孤束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外侧及后核、穹窿下器和岛叶皮层是血压调控的主要中枢;前额叶皮质、扣带回皮质、杏仁核内侧部、海马、前联合、丘脑背内侧核弥散部、下丘脑室旁核、垂体、孤束核等是情绪应激主要激活的中枢部位。如今,虽然尚未完全阐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但大量实验证实神经递质、激素等信号网络是关键组成部分。调控血管舒缩、调节血流分布的主要神经是自主神经,主要体液调节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5-HT等。抑郁症病机众多假说中,得到公认的“单胺缺乏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5-HT及/或NE释放减少、功能下降可导致抑郁症发生。效应器官相关细胞内/间的关键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异常及水钠潴留造成外周血管压力增大,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神经元突触间隙内的5-HT/NE水平降低则是抑郁症的主要微观病理生理性改变。

通过分析比较近年来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肝藏血、主疏泄功能所涉及现代医学相关疾病其调控中枢、联系途径及效应器官的病理机制具有共性因素,提示肝藏血、主疏泄调控中枢脑功能区定位及其机制揭示可能带来中医学及现代医学有关认识的创新与突破。

意义

引领临床诊疗水平实质提高,促进肝脏象理论深刻变革

按照上述研究思路紧扣中枢调控脑区-外周联系途径-效应器官这一主线,围绕单胺类神经递质、激素波动变化这一主轴深刻揭示肝藏血、主疏泄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部分功能机制的科学内涵,增添从肝论治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新认识,预期将促进肝脏象理论的深刻变革。有望形成肝脏象理论新的学科分化生长点,彻底改变肝脏象理论由表述到研究的整个面貌,而由此构建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话交流平台,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必将发挥无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理论的发现与揭示总是带来实践的跃迁与变革。肝藏血、主疏泄理论科学内涵的深刻阐明必将带来病理状态下部分肝系病证发病环节和病理变化、从肝论治方药疗效机制、作用靶标等诸多问题的解决与明晰,从而提出新的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为提高和拓展从肝论治临床疗效提供理论指导,为减轻我国日益增多的肝系病证负担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