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中医药:别总拿“科学”说事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4-23

王国强:中医药既是医术,也是医道,是人文和科学的结合与统一。

楼宇烈:科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科学之外还有人文需要解释。

洪 虎: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和西医药同等重要的主流医学的位置,而不是把中医药当成从属、辅助的部分。

西学东渐,社会转型,关于中医的争论不断在国人耳畔回响。“中医是伪科学”、“必须废除中医”……在“唱衰中医”的洪潮中,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列举出一长串社会名人。

中医药,这个伴随了中国人数千年的古老医学形态,果真如此不堪?

全国人大代表、中医药专家唐祖宣向记者表示,在今年的“两会”上,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提案明显增加,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引起代表委员的广泛共鸣。

无独有偶,北京多家机构最近联合发出制定《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倡议。专家指出,现在我们面对的不是废除中医药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中医药,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研究中医药,将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事实上,关于中医药的争论早已不仅仅限于医学界,而是成为了一个社会文化话题。

“存废之争”实为思维方式之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被看作唯一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阴阳平衡理论被看作非科学的,甚至被指责为“伪科学”,这是中医存废争论的根本原因。

“中医药不仅具有医学和自然科学的属性,也是人文和科学的统一,中医药既是医术,也是医道,是人文和科学的结合与统一。”2009年12月26日,在“弘扬中华文化与推进中医药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医影响世界论坛”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如是说。

王国强指出,中医药理论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以及疾病的防治观,其本质特征就是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在实践中体现为追求阴阳平衡、和谐的防治原则。个性化的辨证施治、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和诊疗的取向,这些都体现了中医药理论“天人合一”、“天地一体”、“天地人和”的整体思想,以及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要声讨中医呢?

“关键是在哲学理论上出了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被看作唯一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阴阳平衡理论被看作非科学的,甚至被指责为“伪科学”,这是中医存废争论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两种医学都是正确的。”针对“中医存废之争”,倒是某些“老外”表现得非常冷静。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院教授沃尔纳认为,在欧洲最近30年里,科学哲学产生了新的方法,即认为科学是从属于文化的。西方文化决定了欧洲医学(西医),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医。两种文化都是对的。没有什么标准可以使人们在两者间作出合理的选择,这对科学哲学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科学首先要尊重事实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认为,科学是一个试验研究的体系,但将泛化、西化乃至神化的科学作为衡量一切、鉴定一切的武器,就不适当了。

“中医药学没必要拜倒在‘科学’的脚下。”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陆广莘说,不懂医学的人贬低中医药学,本身就有悖于科学的精神。

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以及教学的西医化,使中医药有走上歧路的危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认为,科学是一个试验研究的体系,但将泛化、西化乃至神化的科学作为衡量一切、鉴定一切的武器,就不适当了。

陆广莘表示,西医即使治不好病,也被认为是科学的;中医即使能治好病,也常被认为不科学。“这实际上蕴藏着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中医为何能治好病?比如‘非典’来了,科学家还没有研究清楚呢,中医就把病人治好了。这不是重大的科学问题吗?这不就是我们的原创优势吗?”

以30年之力完成《本草纲目》全英译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罗希文说,西医没有传入前,中医药学是中国唯一的医学科学。中国并没有发生像欧洲中世纪那样一次死亡人数达到几千万的传染病,这证明中医药学是科学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表示,现在有些人总拿“科学”说事,什么“科学”、什么“不科学”。其实,这个问题不一定要去争论,因为科学是讲事实、尊重事实的。不承认我国几千年历史里中医药对国人健康、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科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科学之外还有人文需要解释。我们应认识到中医药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它还有人文、文化、哲学的内涵。

中医不应丧失主体意识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院教授沃尔纳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因为它表现出与西医相同的结构。中医是以综合性文化为基础的,而西医则源于分析性文化。

许多专家认为,《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的尊重。

“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和西医药同等重要的主流医学的位置,而不是把中医药当成从属、辅助的部分,这个思想是对中西医并重的一个很重要的阐述和补充。”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洪虎说。

沃尔纳则认为,中医是以综合性文化为基础的,而西医则源于分析性文化。“中医是科学的,因为它表现出与西医相同的结构,所以我们面对两种有效的治疗体系。中医应该面对西医的理论挑战,并且应该得到应有的、平等而完整的医疗体系地位,这样的认识对中医来说非常重要。”

“中医失去了中医的主体意识。”楼宇烈说,所谓中医主体意识就是对中医药文化传统要有所认同、有所尊重、有信心,并且继承和发展。当然,也不要用中医药的知识体系去排斥科学知识体系。

对此,方克立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中国哲学研究的视野需要扩展,决不能忽视中医哲学这部分。他认为,应下大力气改变普遍存在的崇拜西方文化而轻视民族文化、片面的科学主义和“现代化就是西化”的观念。他还说,中医药需要自强,但并不应以西医为对手,也不需要排斥西医,而是要以“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胸怀,善于吸纳西医的长处。

事实上,中医“悟道”的思维方式有其优点,但也有朴素性、直观性、个体经验性等局限性。中医需要借鉴西医重实证、重定量分析的方法,克服笼统直观,在分析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综合和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可以说,这是一条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既不丧失主体性,又能有效地实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一条综合创新、会通超胜的道路。

走向世界的中医药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彦彬表示,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途径,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接受。在国外发展的中医药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200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赴13个省市区的40多个市县,就“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等12项内容进行调研,调研报告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这说明世界科学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必然会发展弘扬。

中医药不可替代的疗效,决定其在医学领域具有独立的地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指出,近年来,我国抗击“非典”、防治“甲流”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不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国民健康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而且是中国在国际医药学领域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资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培彤认为,应重视中医药的疗效与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发起人、博爱堂名医馆馆长李俊峰表示:“中医药文化要复兴,首先是中医药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中去。”

具有西方医学背景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系系主任王春梅,对西医有着深刻的认识,归国后她选择了中医药事业。王春梅认为,中医药文化要走向世界,最主要的是疗效,把我们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自然会吸引外国人。

“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途径,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彦彬表示,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速国内中医药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可以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彰显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是中医药事业在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必然。在新成立的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我国第一部《中医哲学史》(先秦两汉时期)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是继“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之后,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在国家社科基金再次立项。

“中医药典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占有很大比例,国内图书馆收藏的书目就有13000多种,很有必要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科学整理的基础上,编纂一部《中华医藏》,保护和传承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方克立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充满期待。(《中国社会科学报》河阳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