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颖
读了4月8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的《吉林培养“真中医”再掀热潮》一文,感慨颇多。
“真”者,与“假”相对。做“真中医”,就是要做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医、一个明明白白的中医、一个真想、真信、真用、真干的中医。曾几何时,“中医无用”论、“验药”论甚嚣尘上。开展“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正是对这些论调的最好反击。
报道说,吉林省“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始于去年,仅仅一年多,不仅搭建了青年“真中医”成长社会组织平台,还承担了国家课题,形成了相关人才培养思路,并成为起草国家《中医药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这不能不说是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真正的贡献。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振兴中医开展的活动不算少,有的场面还很大,但“热闹”之后能真正静下心来下“真”功夫的却不多。
下“真”功夫是需要拿出时间和精力,扎扎实实做实事的,拿研习中医经典来说,不仅要“读”还要“记”,不仅要“记”还要“用”,不仅要“用”还要“思”……做一个医生尚且需要如此扎实用心,何况一所中医院的发展和一个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宣传工作,并苦练内功,提高中医药疗效,才使得当地百姓越来越喜爱和信赖中医药。再比如,《中国中医药报》曾报道过,广东省中医院一直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以“疗效”为其立身之本,十余年来始终保持门诊量全国第一,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在现代条件下中医院生存发展的道路。这些都与中医院工作的扎实密不可分。
做“真中医”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只有唯“真”唯“实”,方能克难奋进,迎来中医药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