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 壮)1995年我国提出中药国际化的目标以来,至今尚无一个中药品种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希军提出,应创新管理运作模式,组建“中医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解决企业单打独斗无法解决的难题,推动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突破。
闫希军认为,中医药国际化面临诸多瓶颈,主要表现在中医药文化难以被国际认可与接受,中外相关法规政策的接轨尚未通畅,投入巨大,风险极高,同时,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奇缺。
针对目前中医药国际化的现状,他建议,组建由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融资机构组成的“中医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并在国家层面设立“联盟”的常设机构。各组成单位根据各自优势承担相应的分工。常设机构协调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如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行使如下职能:
一是代表国家利益,以“联盟”名义出面,组织联盟成员进行各种对外活动,接洽国外有关机构,组织各种谈判,在利用各种场合传播中医药科学文化的同时,发挥对世界主要国家植物药(包括中医药)相关法规制定与完善的积极影响,为中药国际化创造有利的国际政策环境。二是行使“联动与协调”功能,组织建设以国内创新中药企业为龙头的中医药国际化研发体系,包括名优品种遴选与技术评价体系、以临床研究为重点的技术研究体系、商务谈判与法律保障体系以及投资与融资体系等,调动各种力量,真正做到“官产学研资”的多层次、多学科有效联动,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口号多,行动少;单兵作战多,集团合力少”的被动局面。三是将组建“中医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列入“十二五”重大创制专项,在中医药国际化事业上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抓大事、做大事、成大事”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