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销势为何年年看好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2-05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药理研究表明,巴戟天有增加体重、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该药主要产于越南和我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玉林是巴戟天集散地之一,近年来,巴戟天走势较好,价格逐年攀高。

2005年至2006年6月广西玉林药市巴戟天走势较为平稳,价格也稳定12.5元~15元(千克价,下同)之间,进入2007年销势明显加快,价大幅度上扬,年均价升至26.5元,升幅高达66.7%,2008年年均价又升至29.7元,升幅为12.1%,2009年进一步加快,价再升至36.4元,升幅高达22.6%。为何出现这种销势呢?从产地和市场调查获悉,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所促成。

价格偏低产量萎缩

巴戟天生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肇庆和广西玉林一带,均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巴戟天生长周期长,从育苗到收获加工成商品需6年时间,亩产量(干货)只有500千克左右,按2005~2006年市价计,每千克13元~17元,亩产值只有6500元~8500元,年均产值在1080元~1410元之间,这样的亩产值远低于当地此时其他经济作物的亩产值。因此,从此时起种植面积便开始锐减,虽从2007年销势有所好转,价格上扬,但亩产值年均也只是2000元左右,仍不及产地一些经济作物的产值,产地农户仍在观望等待,不敢贸然恢复生产,扩大种植面积。

商家库存量不断减少

近年来,产地巴戟天采挖面积逐年缩减,上市量也越来越少,使市场供求缺口逐年加大,商家原有库存也不断被消化,市上货量也逐年下减,据2009年1月对玉林中药材市场50家经营有巴戟天的商户调查,有库存5吨以上的只有5家,3吨以上的有10家,2吨以上的有16家,1吨以上的有12家,无库存的有7家,整个药市库存量不足220吨,因此,从2月份开始销势加快,价格上扬,到2009年11月~12月新货新货上市后,出现供求缺口较大,销势进一步加快,价又从35元升至45元。

进口量减少

历年来,我国巴戟天大部年份依靠进口部分数量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通过口岸进口,而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边境贸易的发展,巴戟天主要通过边境贸易进口进入广西市场,再销往各地。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每年进口量约为150吨~200吨,但是近几年呈逐年大幅度下减的趋势,年进口量只有不足100吨,而2009年进入广西边贸市场的交易量也减少约60吨,这也是影响到广西市场巴戟天销势因素之一。

市场需求量增加

巴戟天在中医临床上用肾病、妇科、风湿等多种疾病,随着近年我国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的重视和人们生活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壮腰健肾类、妇科类、风湿类中成药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不但促进了以巴戟天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巴戟天需求量快速的增长,据商家反映近年巴戟天配方、中成药、保健品生产原料需求量也突破了1000吨大关。因此,近两三年巴戟天在广西市场销势年年看好。

鉴于上述多方面因素,广西市场上的巴戟天销势不断看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野生巴戟天上市量逐年减少,年上市量供不应求,且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缺口在加大,再加巴戟天生产周期长,预测在今后3年内巴戟天销势仍看好,价格仍有上升空间。(陆善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