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厉秀昀
前不久,从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会议上传出消息,东城区成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东城区成为试验区不难理解,因其具有丰富的中医药优势资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鼓楼中医医院等名院以及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一批学术团体汇集此地。
面对如此丰富的中医药医疗资源,东城区的社区卫生该怎样发展中医药服务是个难题。东城区总面积不过25.38平方公里,大型中医医疗机构集中,如果再算上西医医疗机构,就更加密集,社区卫生特别是社区中医药服务怎样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呢?
准确定位社区服务发展方向
去年,东城区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在大型医疗机构包围之中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居然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榜样,我们倒要看看,东城区有什么秘笈?
“其实很简单,社区中医药服务与大医院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功能明确、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关系。”东城区卫生局办公室主任赖南沙说。
准确定位才能找到发展方向,东城区认真分析了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同,认为像北京中医医院这种大医院主要承担重大、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药防治任务,病源广泛,区外和外省市患者居多;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病源以本区常住居民为主。所以,二者不存在冲突,都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统筹协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应该大力扶持,将重心下移,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社区服务背靠大树好乘凉
如何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大型医疗机构密集,不利的一面是病源流向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被弱化,但是有利的一面是可以依托的资源丰富。人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东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医药时就充分依靠了“大树”。
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与辖区内的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鼓楼中医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确定了专家门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团队、培训与带教、远程会诊和建立双向转诊通道等多种对口支援工作形式。
为充分发挥大医院中医专家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和对口支援医院共同开展了全科团队合作工作形式。将大医院中医专家根据专业特长,加入到社区卫生站全科团队中,定期参与全科团队季度工作例会,共同研讨、分析、总结全科团队业务,共同开展康复和慢病管理工作。目前,每个社区卫生站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医康复专家和中医慢病管理专家。
同时积极探索东直门医院、鼓楼中医医院等对全区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中药饮片快通车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药饮片服务功能。
东直门医院成立专门管理社区工作的社区卫生科,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设计了直通化验检查单,编印了《双向转诊工作指南》,为社区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东城区中医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的现实条件下,东城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功能不仅没有被弱化,反而越来越强。目前,全区40个社区卫生站100%开展了中医药服务,提供中药、针灸、推拿、火罐、耳穴贴豆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除了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病中医诊疗服务以外,逐步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中,40个站点全部能为居民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