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讯 人们一直认为,酒精饮料与胃肠道等癌症有一定的联系,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这一联系的生化依据。经研究,科学家认为,产生于人体代谢酒精过程中的乙醛是祸根。
美国国家滥用酒精和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科学家在《核酸研究》杂志上报告称,乙醛与用于细胞生长的基本天然化合物聚胺发生化学反应,将引发一系列损害DNA的反应,从而导致癌细胞的形成。
由国家滥用酒精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的布鲁克斯博士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迪兹达若格鲁博士带领的小组,在研究中仔细分析了乙醛与聚胺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发现了一些小分子。布鲁克斯博士说:“通常人们认为乙醛是好东西,因为它们能够保护DNA不被氧化”。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聚胺容易使乙醛转换成巴豆醛。巴豆醛是一种环境污染物,能使动物患癌。巴豆醛依次改变DNA,使其生成能诱导有机体突变的Cr-PdG加合物。布鲁克斯博士说:“我们推断乙醛在聚胺刺激下形成了Cr-PdG加合物,用此机理可以解释,酒精消费何以增加了人们患某些癌症的风险”。
国家滥用酒精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的负责人李廷凯博士表示,他们一直怀疑乙醛在酒精饮料消费中有致癌作用,该项研究为科学家解释饮酒与特定类型癌症的关系,了解隐藏其中的化学原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乙醛能够转变成诱导有机体突变的Cr-PdG加合物,但在研究中使用了高浓度的乙醛。而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人们饮酒时其唾液中的乙醛浓度就可以演示上述化学反应。研究中使用了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它能精确地对Cr-PdG加合物进行测量,该方法在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