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甲流疫苗生产原理和过程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2-04

“又是一个问疫苗的。”张清平(化名)挂了电话后说道。

自从9月21日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国庆庆典人员接种甲流疫苗后,张清平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个询问疫苗是否安全的电话。

身为国家疾控中心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他的意见自然成为亲友们衡量是否接种疫苗的某种标准。

这是全球性的疑虑

中国、美国、法国在疫情初期都出现了疫苗接种率低的现象,专家认为民众对其太不了解

对接种疫苗有疑虑的人,并不只是张清平的亲友们,这种顾虑是全球性的。

法国的接种运动已开始了一个多月,政府专门成立了1080个接种中心,但民众对接种甲流疫苗的热情并不高:愿意接种疫苗的人数从今年6月份的六成下降到了9月份的四成,而愿意接种的医护人员仅占26%。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美国医护人员身上,在341家医院中,接种率七成以上的医院仅占37%,拒绝接种的医护人员大多担心甲流疫苗会引发副作用。

在中国,医护人员属于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群。到上月中旬,北京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不到20%的医护人员接种了疫苗。院长吴海涛说,有些人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但今年,他们决定“等等再说”。某媒体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2000名受访者中,有超过54%的人表示不想接种。

“担心是正常的,不担心才奇怪。”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卢莉说,“专家们讲道理,让老百姓自己判断。”

不是一个新疫苗

专家说,流感疫苗就像月饼,每年制作工艺相同,今年只是馅不同,用了新毒株

黄建始是个愿意给老百姓讲道理的人,而且能够讲得有趣生动。

他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教授。他发现太多专家用太多专业术语在讲解疫苗生产原理和过程,“毒株”、“灭活”、“裂解”等词语最后只会让公众听得雾水满头。

疫苗其实是用毒株残破的肢体制成的。

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像是个球,球上布满触角,它们是血凝素蛋白质(H1)神经氨酸酶(N1)。而这些H1和N1蛋白质是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抗原。

制作疫苗,就是先将病毒杀死,将它分裂,再收集起那些触角H1和N1,也包括一些其他无害的蛋白质,这就构成疫苗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这些无害的触角H1和N1注射到人们体内,免疫系统便会发起攻击,将它们吞噬。从此以后,人体开始认识这一新病毒。当真正的病毒侵入人体后,就会很快被人体消灭。

“其实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都是这样生产的。”黄建始说。

这种工艺已用了四五十年,用这种工艺制造的流感疫苗已经接种了几亿人。流感病毒年年变,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重新做,有时用甲型H2N2,有时用甲型H3N2,而这次用的是新甲型H1N1。

“打个比喻,疫苗像月饼,制作工艺早就设计好,只不过今年做的月饼馅不同。所以,疫苗制作工艺应该没太大问题,不是个完全创新的东西。”黄建始说。

“超速”研制疑云

甲流疫苗研制只用了82天,疫苗企业解释,主要是改变检定流程,缩短近一半时间

这款疫苗在短暂的82天内便“超速”研制成功,也引起不少人存疑。

“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的程序无缝对接。”北京科兴企业发展部宣传主管刘沛诚说,“也改变了疫苗检定流程”。

以前,疫苗生产出来后,企业自检合格后,再送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

“这次实行了平行检定。”刘沛诚解释说,即企业自检与中检所同时检定。这样大概节约了35个工作日,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在刘沛诚看来,生产工艺既然是成熟的,那么生产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疫苗质量就有保证。

刘沛诚表示,他们在鸡胚培养、灭活病毒、纯化、裂解等工序中,每一步都有相关的严格标准和抽查检定。

“用的毒株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刘沛诚说。

国家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表示,国家对于疫苗质量的检定标准是参照欧盟和美国两个标准来制定的。

“在DNA、蛋白残留及纯度等方面的标准甚至比欧盟和美国高。”董小平说。

对于这些解释,黄建始表示,他还是相信,应该“让数据说话”。

不良反应万分之一

全球接种者出现41例死亡,皆为偶合死亡,中国不良反应数量和加拿大相当

疫苗大面积推广之际,接种者的丝毫反应,都会牵动那些不接种的观望者的心。

他们陆续看到听到周围有人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身体反应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卫生部12月1日通报4人接种疫苗后死亡,令观望者疑虑更深。

卫生部专家说,其中3例只是偶合死亡,和疫苗无关。

国内一流行病学专家说,偶合死亡就是说,不注射疫苗,他们也会出现死亡。世界上任何一种疫苗接种后都会出现偶合死亡。

截至11月30日,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700余万人注射了甲流疫苗。出现疑似接种异常反应的有2867例,约占总数的万分之一。

“所有药品都不能排除有副作用的可能。”国家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说。

而对比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国疫苗不良反应并没有显得超乎异常。

世卫组织11月19日表示,目前全球接种者已超过6500万,出现41例死亡,他们的死因与接种疫苗“没有直接联系”。

11月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称“甲流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解放军总医院的刘刚说,那些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比率不到十万分之一,“比中500万彩票几率还小。”

一直相信数据的黄建始现在认为,疫苗“基本上”是安全的。

“接种”也为保护社会

专家认为,注射疫苗除了对个人能起到保护外,对公众、公共卫生也有好处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卢莉认可这种说法。

“免疫人群多了,就医的人就少了,能缓解医院的压力。”卢莉说。

北京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赵涛说,现在接种者中老年人不多,如果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率不能超过50%,将很难在12月中下旬流感病毒肆虐高峰到来前,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