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常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人对中医的视觉偏差,由来久矣,近百年来的中医存废之争中的“废止中医”的主张、“告别中医中药”的呼吁、“中医是伪科学”的观点等反对和诋毁中医的论调,都是国人视觉偏差之极端者,反映了少数人的无知与偏见。本文所论国人对中医之视觉偏差是指目前普遍存在的对中医多方面误解的现象,这些现象既有社会文化科学环境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也有近年来由新闻、出版、电视、网络等媒体掀起的中医文化热潮的误导和催生作用。中医文化热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审视和介绍中医所传达的错误信息,日益冲淡着人们对中医科学的感知和信念。有研究表明,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医的认知度其实还是很低的,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在中国不知道中医的人可能很少,但真正知道中医的人更少。
当前,国人对中医的视觉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中医国粹论
说中医是国粹,谁还敢说它半个不字?这种盲目崇拜的后果,妨碍了人们探求真理的科学信念,阻碍了中医学前进的脚步,这其实也正是中医学术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国粹,按《新华字典》的定义是特指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含有对传统文化盲目崇拜之意,中医国粹论正是如此。近年来,不少人热衷于将中医当国粹,众多的宣传媒体也一直在大力宣扬中医国粹论,更有人将中医与京剧、书画并列为三大国粹,而且很多人似乎都已形成共识,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对中医的抬举和尊崇,因为把中医当作国宝和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本身好像并没有什么错,而其实正好相反,恰恰是中医国粹论将中医引入了固步自封的歧途,使其背离了科学的真义。这是因为国粹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不可超越的,也是不能创新的,任何的超越和创新都会从本质上改变国粹的本来含义,而中医学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医学科学和防病治病技术,同现代医学科学一样,它在疾病防治方面既有许多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也有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它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完善与提高。
理论和方法学的创新是中医学发展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学与国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门有几千年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医学科学,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它当作国粹来供奉呢?难道我们真愿意让她永远固定和停留在传统文化精华的光环之下吗?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的应该是中医所本有的科学属性,而科学不需要供奉,它也不应像京剧、书画艺术一样供我们随意欣赏和把玩。所以我们说中医文化热把中医当国粹,误导人们神化中医,而这实际上正是不了解中医和国粹真正含义的表现,是对中医严重的误读。既然是国粹,就容不得对它有半点非议,谁还敢说它半个不字?这种盲目崇拜的后果,妨碍了人们探求真理的科学信念,阻碍了中医学前进的脚步,这其实也正是中医学术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文化论
中医文化论从客观上有意无意地使中医学偏离了科学的轨道,为打着科学旗号反对中医的少数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口实,从而恶化了中医学发展的舆论环境。
如果单从文化的定义而言,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中医学作为医学科学属于文化的范畴这似乎并没有错,但是中医文化论者忽略了中医的科学本质,片面夸大中医的文化属性而将中医当作狭义的传统文化看待,将中医宝贵的科学财富视为狭义的文化遗产。有的视中医为玄学,甚至将中医与巫术迷信相联系,他们对中医治疗疾病采取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中医是科学,也不相信中医能治病,能治好病,甚至即使亲眼看到治愈的病案,他们都会认为疗效具有偶然性,他们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
还有一些著作和文章出于猎奇,他们不了解也不关注中医学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医学的学术主流,而是专门挖掘中医的奇闻逸事,只对中医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也有的著作则从史学、文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崇古尊经,任意阐发,以图揭示中医学的玄妙精深,使人读后如坠云雾,无所适从。所有这些,都从客观上有意无意地使中医学偏离了科学的轨道。
中医文化热之所以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些著作和文章从整体上忽视了中医的科学本质,忽略了传统文化仅仅是中医的载体这一基本事实,中医学的医学服务功能和防病治病技能被淡化了,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为打着科学旗号反对中医的少数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口实,从而恶化了中医学发展的舆论环境。
从近年出版的大部分中医科普著作和文章的作者来看,多为医史研究者和科普作者,他们对中医的临床实践、教育现状、科研现状、学术交流、现代中医人处境等一些现实问题知之甚少,他们也不大可能从总体上把握中医的科学实质、优势特色、缺陷不足、面临的挑战与困惑、发展方向等中医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他们的著作与文章就难免出现偏差,严格讲,他们多半是不大具备评价中医的基本资格的。正如恩格斯所言:“许许多多自然界科学家已经给我们证明了,他们在他们自己那门科学的范围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在这以外就不仅是唯心主义者,而且甚至是虔诚的宗教教徒。”
中医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和防病治病技术,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科学是严谨的,疾病防治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和总结,中医学前进的道路布满了荆棘,充满了艰辛,有成功,也有失败,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中医学2000年的发展史就是历代医学家艰辛探索、与疾病斗争的历史,而决不像有人写的那样轻松有趣、诙谐自如,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虚玄神秘,高深莫测。给当前的中医文化热现象泼点冷水,降降温度,从而回归中医科学的本真,净化和优化中医学发展的舆论环境,对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医的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神秘论
中医神秘论在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大大贬损了中医学的形象,加深了人们对中医学的迷信和误解。
因为中医理论的很多学说如阴阳五行、标本虚实等都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临床治疗又具有黑箱方法和模糊调节的特点,这自然就为中医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一些文学戏剧作品中神化中医的情节更加深了人们对中医的神秘感,如受神化脉诊的“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情由来”的影响,有的病人请中医看病,不言病情,要求医生通过脉象判断他的血糖指标是否正常、肝功有无问题,甚至判断连B超都不一定看得清楚的胆囊结石的大小、具体部位等,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中医是神秘的,中医诊法是虚玄的,这显然是对中医的偏见。更有一些利益熏心之徒,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打着中医的旗号,欺骗和愚弄患者,有的俨然以“大仙”自居,自诩一摸脉便知病之由来、轻重和预后,有的鼓吹握有祖传秘方、神方,包治百病,而且越是疑难重症越可以包治包好、药到病除,而正是这些大仙们的骗术不但延误病情、坑害患者,在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大大贬损了中医学的形象,加深了人们对中医学的迷信和误解,它对中医学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我们说,中医学丝毫也不神秘,临床诊疗靠的是中医理论的科学指导,靠的是临床医生长期的经验积累,但是中医并不具有特异功能。近年来,媒体宣传的所谓治疗乙肝、肿瘤等各种疑难病症的祖传秘方之所以为不少人深信不疑,也正是中医神秘论所起的误导作用和那些冒充中医的骗子们混淆视听造成的后果。
中医复杂论
中医学本来自生活和医疗实践,但一旦理论化、经院化,特别是人为复杂化、就远离了中医学诞生的本源,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中医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本来是简单的,只是被人为地复杂化了。如近年来有人提出:“阴阳五行学说不仅充满了唯物论、辩证法思想,而且包括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及模糊集合、模糊认别、辩证逻辑等现代科学方法的合理内核”。也有人认为中医是复杂性科学或非线性科学,如果单从思维方式和方法学的纯理论角度而言,这些提法或许都没有错,但是,理论家们这些随意的想象和任意的阐释,为中医学罩上复杂化的迷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其实,中医远没有那么复杂,古代医学家在创立中医理论和从事医学实践时也许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什么系统论、控制论。
我们如果看看支撑中医理论大厦的主要支柱如脏腑、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方药等内容,就会感到这些理论和方法其实都是非常实际、非常具体的,是在解剖学和对人体生理病理长期密切观察及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进程而产生的,是非常具体的、实际的。而阴阳五行作为独特的说理工具只是用来认识和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对立、统一、依存、互根、消亡、转化、生克乘侮等现象和规律的,阴阳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哲学概念,在中医学中它只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和说理工具,仅此而已。
再如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同西医学的望触叩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以问诊而言,中医“十问歌”中所说的“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这些内容与西医学之问诊的主诉、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等是基本相同的,科学就是如此直观、具体和明了。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也是简明直接的,如目黄、身黄、溺黄为黄疸,治以清利湿热为主;腹部胀大、色苍黄,甚则腹壁青筋暴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鼓胀,治以行气利水、健脾利水、活血利水或温阳利水等法,也是简洁、明确、简单,理、法、方药一条主线,与西医学的诊疗路线是大体一致的。西医用西药治病,中医用中药治病,西医施行手术,中医进行针灸,二者同为生命科学和防病治病技术,就是如此简单,并不存在人为制造的那些虚幻不实的、复杂的头衔和光环。
中医学本来自生活和医疗实践,但一旦理论化、经院化,特别是人为复杂化,就远离了中医学诞生的本源,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正如有人评论哲学时说的:如今的学术界,人们似乎把哲学放在了天上,而且放上去之后又一不小心脱了手,连高人自己都够不着了,想收却力不从心,只好任其在宇宙失去引力和重心地随意漂流。中医复杂化的现象也正是如此。
中医万能论
中医万能论使严肃求真之中医科学趋于俗陋,并在无意中提高了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期望值。
由于长期以来中医国粹论对中医的过度神化,中医神秘论又为中医罩上众多虚妄不实的光环,充斥教育、电视等宣传媒介的虚假广告、包治百病的祖传秘方、肿瘤克星、乙肝转阴王等夸大不实的宣传,既对广大患者就医产生严重误导,也播撒了中医万能论的迷雾。
近年来,中医文化热将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道家文化、禅文化、武术文化熔于一炉,使人们感到似乎中医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受利益的驱使,许多行业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打着中医的旗号,谋求非法利益,如中医美容、中药浴足、中医食疗、中医按摩、中医美发、滋补药膳、滋补药粥、滋补药酒等等,无一不与中医相傍,成为中医的傍客。这一现象使严肃求真之中医科学趋于俗陋,使中医的仁爱理念、科学思想受到极大贬损。中医万能论还在无意中提高了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期望值,在某些人看来,中医药应当百病皆治、百病皆效,药似仙丹,医如神仙,完全置疾病的自身发展规律于不顾,使本已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中医万能论蒙蔽了人们对中医理性的眼光,它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危害是严重的。
总之,中医学既不是什么所谓国粹,也不是狭义的传统文化,它既不神秘,也不复杂,更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具有任何特异功能。中医学有独特的诊疗手段和方法,有众多独特的疗效,又具有系统的学术理论体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门医学自然科学和防病治病技术。一句话,中医就是中医,而不是什么别的,纠正国人对中医的视觉偏差,提高人们对中医的认知度,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新闻媒介理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发挥好正确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