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步建立治未病服务体系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08-06

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初步建立治未病服务体系 今年力争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试点扩大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本报讯 (记者向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全文见3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格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此举是国家中医药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的实际行动,专家指出随着该意见的深入实施,不仅能扩大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还能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引领全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目的调整,中医“治未病”理念和预防保健实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当前中医“治未病”理念尚未普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较小、面较窄,服务模式尚需不断完善、推广,服务不规范,质量不高,手段和形式单一,专业技术队伍缺乏。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成为顺应时代要求的民心工程。

《实施意见》提出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指出了落实“治未病”健康工程的6项工作重点:加快建设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传播与推广,制定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与规范,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到2011年,一批中医医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建立一批独立的中医预防保健机构,在部分地区形成网络,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框架;创新服务内容和技术(产品),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和研发机构,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基本建立,中医健康文化得到更加广泛传播,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体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发布了《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全文见4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全文见3版)以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09年工作计划》。

“治未病”健康工程2009年工作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力争在今年初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试点由中医医院逐步扩大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门机构。还将建立“中华‘治未病’服务网”和“中华‘治未病’研究院”,并通过举办“治未病”高峰论坛及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等活动,加强“治未病”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与推广、加快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链 接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

——摘自《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