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上海4月13日电(通讯员罗倩记者王春)约占所有颅内肿瘤40%的常见恶性瘤———神经胶质瘤,有望找到新疗法。复旦大学今天宣布,4月10日,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发表文章介绍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熊跃、管坤良所领导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神经胶质瘤衍生的IDH1突变显性抑制酶催化活性,激活HIF1”。该成果初步探明了基因突变促进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分子机理,找到了遏制肿瘤生长的有效代谢物,为神经胶质瘤及其他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据介绍,美国科学家于去年发现恶性胶质瘤有一个发生突变的基因“IDH1”。研究表明,IDH1基因突变在继发性神经胶质瘤中的突变概率高达75%以上,很可能IDH1基因就是神经胶质瘤潜在的诊疗指针和靶标。
复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攻关发现,IDH1基因突变会抑制细胞内IDH1的活力,导致胞内KG水平明显下降,而KG的下降则进一步导致脯氨酸羟基化酶活力的降低。一系列反应导致了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稳定性增加,从而激活了HIF信号通路,最终促进肿瘤生长。在这一过程中,IDH1基因突变就像是为肿瘤细胞的增长大力踩了一脚油门,而复旦研究人员却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找到了珍贵的“刹车”。
研究人员继而发现,一种体内代谢物“αKG类似物”仿佛一套刹车系统,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长。这种“αKG类似物”是从人体自身细胞内的代谢物改良而来,可能无毒副作用和排斥现象,又极易进入细胞,有望较快用于临床。
《科学》配发评论认为,该成果对揭示神经胶质瘤基因突变分子机理具有开创性意义,“αKG类似物”对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其他许多肿瘤生长均有遏制作用,为临床肿瘤药物开发找到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