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信息贵阳5月13日电(记者周之江)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研究人员黎小平、陈华玲的一项研究表明,早春茶树冻害可以提前防御和时后补救。
黎小平、陈华玲说,早春气候异常,气温乍暖乍寒,对茶园生产高档名优茶极为不利。近年来,随着早生良种的增加、肥培水平的提高,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茶树发芽日趋提早。近十几年来,受早春气候影响而造成茶园损失,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引进和推广早生品种的茶区,冻害发生更频繁,损失更大。
他们认为,早春茶树受冻的原因是低温危害。茶树受冻后,不仅生机受损,产量下降,而且叶片花青素含量增加,成叶边缘变褐,叶片呈紫褐色,嫩叶出现“麻点”、“麻头”,用这种鲜叶制绿茶则滋味苦涩,制红茶因酚类衍生物减少而发酵不良,香气降低,从而影响成茶品质。
研究表明,茶园冻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主要受茶树品种特性、当时环境状况的影响。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力相差悬殊,萌发早的品种往往受冻严重。当冷空气侵人时伴随大风,则受冻加重,而且迎风面(北坡)茶树比背风面(南坡)的受冻严重。茶园所处的地形地势也影响茶树受冻程度,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小盆地、洼地、坡地下部,冷空气容易沉积,茶树受冻最重;山坡地中部,空气流动畅通,茶树受冻最轻;山顶由于直接接受寒风吹袭且土壤被吹干,茶树受冻较重。茶园坡地的不同坡向也影响茶树受冻程度,北坡接受太阳辐射少,又直接受西北风影响,一般在冬季北坡茶园受冻比南坡严重。早春太阳直射东坡与东南坡,温度逐渐升高,使茶树生理活动加强,新芽萌动,一旦遭遇倒春寒的低温袭击,芽叶易遭冻害,所以东坡和东南坡茶园一般较西坡和西南坡茶园易受冻害。土壤干燥疏松的茶园,白天升温快,夜间冷却也快,比土壤潮湿的茶园受冻重。靠近江、河、湖、海、水库的茶园,由于水体对茶园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使白天温度不易升高,夜间温度不易降低,因而茶园受冻较轻。
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减轻早春冻害的预防措施。
第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开辟茶园,避免在低洼地、风口处、海拔过高的高山上建立茶园。茶园最好设置在高山朝南背风和向阳的山坡上。建园时,在茶园北面最好营造防护林带,以便降低风速,阻挡寒流袭击,并扩大背风面,从而改善茶园小气候。
第二,各茶场在早春季节应随时注意当地气象预报,提前作好预防倒春寒的措施。在寒潮预报发布后,对于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在易受冻害的迎风坡茶园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行蓬面,既可降低降温幅度,又可减少叶片水分过量蒸腾,待寒潮过后及时将覆盖物掀去。茶园面积较大时,可用熏烟法预防早春茶树冻害,即在寒潮来临、气温降至2℃左右时,在茶园内较空旷安全处点燃干草、谷糠等使形成烟雾,既可防止热量扩散,又可使茶园升温。在气温接近0℃时,向树冠洒水可预防轻冻。在寒潮到来时,向茶园灌水可降低茶园土温,增加茶园空气湿度,使冷空气不易侵入,同时湿润的茶园土壤热容量大、导热率增大,白天升温变慢,晚上降温也慢,因而寒潮初到的几天内茶树不易受冻。水源充足、条件较好的茶园遭遇晚霜危害时,可进行喷水,把附着在茶树上的浓霜洗去,可避免或减少晚霜冻害。
研究人员说,必须根据受冻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复壮措施,使茶树尽快恢复树势。在气温回暖后,立即对受冻枝叶进行修剪,剪至冻害枯枝部位以下,既可防止整个枝条枯死,又能刺激剪口以下的定芽或不定芽萌发,有利于恢复茶树生机,尽早恢复生产。另外,对受冻茶园要加强肥培管理,可追施速效氮肥,适当配施磷钾肥,还可喷施叶面肥以促进萌芽和增强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