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天津市2006年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方案》要求,从2006底开始组织市商委、农委、工商、质监、卫生等9个职能部门,主要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重点工作、宣传教育、案件查处、经费保障等方面,对全市18个区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价,同时对种植养殖基地、农贸批发市场、食品生产企业、中小型超市、学校食堂和餐馆酒楼开展了现场检查。日前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作出评价结果。
一是区县政府领导普遍重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保障监管经费、亲自参加指导,取得明显效果。
二是在初级农产品监管上,全市12个涉农区县相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的认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30万亩,累计达到135万亩;23家农业企业、22个品牌、205个产品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全国统一认证。
三是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方面,各区县都先后开展了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对28类332种加工食品发放了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等食品相关产品也正在逐步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四是在食品流通环节监管方面,各区县在大、中、小型超市均实施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信息公示等制度。全市共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11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经营户67024户,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2647件、假劣食品39857公斤,罚款158.4万元。
五是在食品消费环节监管方面,各区县政府重点强化了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和实施了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台帐管理制度,从卫生许可证、进货渠道、索证索票、操作过程等八个方面实施有效监管,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
六是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全市10个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试点企业通过了审评认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七是在宣传教育方面,各区县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三个提高(即提高执法人员职责意识、提高生产经营者产品质量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智力竞赛、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还印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累计50万张(册)。
2007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是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区县、乡(镇)、村(街)三级监管网络,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对基层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方面的考核,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抓落实。
二是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点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进一步完善农药、兽药、饲料等重点农业投入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三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不合格食品的整治力度。以乳制品、肉类、饮料、儿童食品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消费者投诉较多或合格率较低的食品和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店、小餐馆等为重点对象,开展重点整顿。
四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经营的自律和诚信意识,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