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随着上世纪70年代初中医开始进入德国,很多德国和华人医生为推动中医药向国际间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望、闻、问、切已不再是华人医生的专长。
据统计,全德国目前已有20%的私人诊所采用中药、针灸、气功等中医疗法诊治德国患者,仅中药店就有65家。李培克创办的德国乌帕塔尔“桂冠”药店加工生产的中药材多达800余种,面向全德销售。
德国乌帕塔尔市的朗尔·费勒德尔大街上商铺寥寥,桂冠药店的兴隆却格外显眼。许多老人为买中药则要排队等候。这是化学博士李培克12年前创办的集中药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中药店。店长李培克介绍说:“70年代德国还没有专门培养中医人才的学校或单位,我的专业是天然药物化学,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对中国的中草药发生了兴趣,那时我都是利用周末自学的中医理论。”
今天的李培克不仅是一名拥有中医执照的内科医生,还是德国65家中药店联合会的创办人之一。为了能把中医的精髓领悟得更加透彻,2002年他分别走访了上海、北京的各大中医学院、药店,与中国的中医专家进行座谈。
李培克表示:“其实中药在德国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大部分德国人对中药的疗效和质量还没有完全信赖。”尽管桂冠药店的每一种草药都有产品认证和保质期,但患者在购买时还是首先尝试由德国生产的同类草药,就拿益母草为例,在颜色上中德的不同只有深浅之分,味道上也略有差异,那么疗效上哪个更佳,李培克说现在还处于尝试阶段。
如何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是现今德国中医界遇到的最大问题。通常在德国买中药的患者有两种:一是针对西医无法治愈的慢性病;二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希望享受所谓的天然或自然的物质,对那些西医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产生了一些恐惧。李培克表示,以上这些也为中医在德国的发展和开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中医的从业人员与6年前相比也有了增加,每年参加德国中医药协会的人数从600人增加到上千人,仅乌帕塔尔医学院每年就培养400位中药药剂师。
相对中药的引进,中医人才的大批培养、德国药品监测机构的严苛则显得有些背道而驰。据了解,每一味中药从申请到批准时间较长,按照德国药品法规定审批至少要5年。现在德国市面上准许销售的38种中药都是30年前德国传统中医学院上世纪70年代在德国申请的,其余的大都按照营养品和食品销售。其中中医在德国最大的障碍是,德国保守的医疗保险政策。至今,德国医疗保险的大门还没有向中医开放。李培克说:“中药药费还没能列入德国国家医疗保险的保单中,现在只有一些私人保险公司能够做到中医就诊的报销。这就大大减少患者的中医就诊优势。”
李培克认为,要将中药真正打入德国还有一段路程,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德国人不再把中药看成是西医无法治愈的补充,而是更多的从营养学、人体学角度认识到中药的真正功效。(中国侨网消息,摘编:严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