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孕育出的一支奇葩。她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以《周易》为哲学渊薮,保障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代代传承,生生不息。从诞生之日起,中医便以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历代名医大家大多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阴阳五行等哲学理念早已入血入髓。中医药与孕育其的母体——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名医傅山可以说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经学、先秦子学、佛经道藏、医学、书法、绘画、诗词、音韵、训诂学甚至武学等各方面都有较深造诣。著名学者顾炎武对此评价是“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早年加入南社的秦伯未老先生说:“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专一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秦老身体力行,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有诗集和印谱行世。秦老的同门师弟名医章次公书学颜真卿,文笔出众,深得章太炎先生欣赏。随着西学东渐,尤其是“五四”以来数次文化运动导致的社会巨大变革,传统文化已和国人越来越疏远。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中医从业者的整体医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丧失了传统文化氛围的中医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人们常说,“国学做沃土,中医是名木”。中医之式微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日渐贫瘠。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国际的频繁交流,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渐行渐远。可以预想,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几十年后就会出现年轻一代对中医药闻所未闻,或是连最起码的感性认识都没有的窘境。
当前我们的紧要任务是如何让困境中的中医重新振作起来,而实现它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让大众了解、认识真正的中医,营造出中医药文化氛围。多少年来,中医界一直努力用西医来解释中医,用现代科技来包装中医,试图通过这样的“中医现代化”来适应国人的观念转变,且不谈这种一厢情愿的“强行嫁接”有无效果,我们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另一条重要途径——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人民日报》曾撰文指出,“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大多数国人的认同为前提”。在目前这个状态下,等待国学全面复兴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如果能在中小学教材中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药知识得以被大众接受,这更加现实和容易操作。
基础教育维系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写进教科书。中医作为理论体系较完整保存下来的传统科学,因其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也为写进教科书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中医药理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博物,近取诸身,天、地、人无所不包的宽大胸怀,让国人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震撼,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医之道,尽善尽美。”古往今来,多少医家穷极一生探究医理,惠及百姓,恩泽后人。他们的虔诚、执着,是当代国人砺志的榜样。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孙思邈诠释“大医精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要从心、体、法三方面努力方可成为苍生大医。其文字凝练严谨,其主旨仁慈博爱。诵读此文,何尝不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德艺双馨也是对当代学人的治学要求。
《内经》文风汪洋大气,绚丽典雅;《伤寒论》严峻沉郁,朴实洗练;方歌节奏鲜明,韵律严整;医话思辨犀利,回味无穷……这些都是《语文》教材中难得的文言范文。
中药源于天然,巨兽细虫、飞禽海鲜、春花秋果、丹石黄土皆可入药,物美价廉,甚至隐于三餐。于是中药便伴着五谷的清香、硕果的鲜美,带着大自然的恩惠保障人民的健康。《生物学》里少了中医药相关论述岂不是一大遗憾?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疗效显著,体系完整,集藏象、运气、养生、哲理、天文、地理、气象于一身,是我国古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如果中小学生通过历史了解中医,通过语文知晓中医,通过生物走近中医,通过哲学感悟中医,通过思想认同中医,则可拉近国人与中医的距离,消融那道感情和认知上的藩篱。走出窘境的中医根本不必在意某些人的业余批判和挑剔,不必在意某些国家恶意抢夺遗产,不必疲于自我辩护,而应是心无旁骛地按照学科规律加强自身建设,为实现发扬国粹、光大中医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这才是一门成熟学科应该具备的大气与从容!(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郭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