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中医药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和艰辛的过程,我们既要发现和抓住机遇,也要分析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笔者在此侧重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1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病因明确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慢性疾病却大幅上升,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中医药学更重视对人体的整合调节和辨证论治,尤其在慢性疾病、疑难病及一些西医、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在国际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回归自然成为世界性潮流。中药大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毒副作用相对化学药品小得多,加之数千年来中药多以复方治病,通过中药间的相互配伍,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无论是检测手段、还是治疗费用都要低得多,而其疗效已被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所证实。中药是我国政府确定的要加速发展的20个战略性重点领域之一,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战略,政府是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坚强后盾。
2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中医学理论体系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证实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中医学本身有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与西方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中医药学体系很难被西方国家理解和接受.
另外,中医学的诊断技术、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也与世界主流的现代医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医学的诊断主要依靠人体感官采集信息,不但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这种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形成的诊断系统,对中医药学的传播、交流和继承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2中医药尚缺乏世界范围内的合法地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有关草药的法规,但除中国外,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只有日本、韩国、泰国、南非和澳大利亚等为数不多的国家,大多数国家对中医药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在许多国家中医药无法进入医疗保险,没有合法的地位,大多数国家也不允许中药作为药品进入主流医疗市场,只能以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食品补充剂的身份进行销售。
2.3中药基础性研究滞后
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尚缺乏科学的临床药理依据来阐明中药的药性理论、物质基础、作用原理、配伍规律等,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中药学的基础性研究,加强中药的科技含量,保证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否则中药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
2.4中药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立的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难以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例如,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中药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不能保证,因此,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主成份含量差异较大,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加之近年来,国际草药市场不断加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我国中药打人国际市场更加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产品走向世界的进程。由此可见,完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临床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颈之一。
2.5中药产业规模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我国的中药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工艺技术落后,制剂设备水平低,质量检测装备滞后,难以与国际上大的制药公司进行竞争。加之产品质量、竞争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主要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在国际市场的开拓程度不够,导致我国中药在国际草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
2.6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绝大部分尚未进入保护状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知识和中药资源,而这些知识和资源却往往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以日本为例,其利用我国传统处方所开发的210个汉方制剂,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已达80%,其中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在我国传统中药“六神丸”基础上开发出的“救心丸”,单品种年销售额即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年出口总额相等[1]。
3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3.1加强中医药理论创新
加强中医药理论创新首先要重视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真,使中医药理论在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和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新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这一独立存在的医药理论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医药理论的研究,重视中医药术语翻译的规范化研究,从而使中医药理论能够为西方国家理解和接受,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合法化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合法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其中各国政府对中医药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而政府的支持主要依靠立法。应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强国大力推动中医药单独立法。近几年,由于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医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国家对中医药的态度开始转变,有关立法也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中医药的管理从整体而言正在逐渐从无序向有序迈进。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通过官方或民间的行为促进各国政府对中医药进行立法,如通过在国外开设中医药学校和创建示范中医院,以医带药等形式,努力使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医药,了解东方文化,不断扩大中医药学的影响,将中医药推向世界,使中医药逐渐植根于国际社会。
3.3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
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药理学研究上。要想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必须基本搞清楚中药的药理和药效基础。几千年来,中药的临床使用主要是以复方为主,通过多种有效组分、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多个靶点,对人体起到整体调节作用。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整合调节。因此,在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不能用研究西药的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而是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循自身的规律,认识中药这种整合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如果能够通过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基本搞清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那么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必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必然能使国际社会进一步接受中药。
3.4制定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规范体系
中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中药国际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其质量标准尚未得到国际承认。由于中药与西药的差异,使得中药无法满足国际上公认的西药的检测标准,因而无法以治疗药物的形式进入发达国家。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地制定和完善有关规范。对已经制定并颁布的中药材种植GAP、中药生产GMP等有关规范,应结合中药行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参照国际相关标准分步实施,以适应中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3.5发展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市场正在与国际医药市场逐步融合,已经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竞争也更趋激烈。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我国医药市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有利时机,从国家的角度进行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推动中药产业结构优化,引导现有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分工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并扶持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要鼓励有实力的中药企业组建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生产、研究开发、经营销售,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3.6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依赖,是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中医药产业、拓宽中药国际市场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重点保护中医药独特的理论系统、诊疗技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中药资源、中药炮制技术、中医药配伍技术等。(中国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