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整合九大营销体系建销售舰队治"消化不良"

时间
2004-03-31

据中国医药报讯 东盛集团去年推出3A营销模式(本报曾于2003年12月23日做过报道)后,其销售队伍面临资源配置重组问题。近日,该集团又推出了号称“销售舰队”的九大营销体系。

营销整合——问题难以回避

近年来,有不少人质疑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东盛集团:将20多家企业招至麾下消化得了吗?是否会患上“消化不良”?

“九大营销体系的推出,其实是回应业界对东盛并购重组的质疑,也是我们自己给出的一个尝试和答案。”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陶朝晖平静地对记者说。

为了将旗下的企业更好地重组,东盛设计了一条完整的再造优秀企业流水线:上游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中游的战略合作部,负责筛选物色合作对象,洽谈达成协议;下游的产业整合部,负责企业文化的导入,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导入以及产业链整合。东盛曾对外宣称,“有了这套流水线,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到了东盛,都能让它在三到六个月内实现赢利。”然而,“实现赢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在营销领域,东盛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20多家企业的产品,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销售队伍去运作,产品是由一支销售队伍去卖,还是用20多支队伍去卖?

九大体系——治疗“消化不良”

“我们既不是只留一支队伍,也不是有多少个企业就保留多少支销售队伍,而要对20多个企业的销售队伍进行有机重组,根据产品的属性建立专业的事业部形态——这也是企业并购后进行重组整合的重要步骤。”陶朝晖说。

据悉,东盛集团整合销售队伍的具体做法是,将整个销售市场划分为中药、西药和保健食品三大领域,在三大领域中建立起九大销售体系,即一支面向中药市场的队伍,一支面向保健食品市场的队伍,而在西药市场则细分为七支队伍:一支主要从事商务和OTC类产品营销,其他则按产品的分类如心血管和消化系统、解热镇痛止咳、眼科、抗生素、大容量输液、生物制品六类相应分成六支销售队伍——这就是陶朝晖所称的东盛“销售舰队”。“未来有可能在中药和保健食品领域还要进行细分”,陶朝晖补充说。

据介绍,此次东盛的九大销售体系共投入了1500人,其中最强大的是商务和OTC队伍,大约有500人,人数最少的销售团队也有50人。销售人数的分配主要是根据产品种类的多少决定的。在陶朝晖看来,一个医药代表较为合理的状态是负责3种产品和5家医院。随着东盛资本运作的进展,同类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多,如果全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医药代表身上,无论是从专业知识的把握,还是精力和时间上都难以应付。陶朝晖解释说,商务和OTC队伍之所以阵容最强大,是因为他们不只承担着推广东盛集团10个重点OTC品种的重任,还要负责整个销售网络的建设。此外,九个事业部的经理除一名外聘,其他都是东盛自己培养出来的。

“我们挑选的事业部经理都要求有服务经验,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东盛营销体系和发展方向,并能够很快将其带到工作中去。”

显然,东盛在这九大销售体系的建设中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和心思。这支在慎重和隆重中推出的“销售舰队”肩负的任务也不可谓不重:2004年药品销售额的目标要同比增长50%。

预测未来——东盛谨慎乐观

2003年,东盛集团推出品牌营销的“3A模式”,并于当年8月推出“抗感风暴”——以“白加黑”率领“东盛牌板蓝根颗粒”、“东盛牌抗病毒口服液”等20多种感冒药,形成“抗感家族”集体上阵。有资料显示,“抗感风暴”开始一个月,“白加黑”便实现了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良好势头。两个月以后,不仅“白加黑”的销售额达到1.5亿元,而且“白加黑”与其他产品的销售数量比例达到了1.5:1,比预期的销售比例更乐观。

但是,在“3A模式”初战告捷的同时,便有专家指出,“3A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对推广方向的调整。在推出系列产品后,终端销售的店面和人员都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原来的销售人员对激励的要求也会提高,如何来协调人员的配备和完善激励机制,东盛则需要更多地思考。

陶朝晖对记者说,九大销售体系的推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3A模式”面对的部分挑战。他告诉记者,有的企业虽然已纳入东盛集团,但销售仍是各自为战。此次“营销舰队”的组建是在集团内部进行整合而成的,九大销售体系不从属于任何一家分公司,但会有所侧重,比如说生物制品,只有一家分公司生产,服务已经比较完善,那么生物制品这支队伍会侧重于该公司。但是抗生素、心血管类产品则来自多个公司,那么销售队伍只能按照产品分类来划分,而不是由某个分公司负责,这样更有利于集团的整体销售策略和目标的实现。

整合是企业并购扩张后的重点课题。陶朝晖强调,东盛在进行企业并购的同时,就在进行有计划的重组和整合,并且这个过程从未停止过。陶朝晖对此次营销队伍的整合表示出谨慎乐观——“这只是一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