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多元化经营 上海开心人华丽转身

时间
2007-10-08

在上海滩高举“平价”大旗的药店“开心人”正在转型中。该店在“大健康”的理念下,引入与健康产业相关产品,朝着多元化经营的方向转型,力图通过扩大销售范围创新求变。2007年,“上海开心人”选择在最早进入上海的杨浦店进行了转型的尝试。

在一楼店堂,主要销售不同档次、不同品牌的保健品,有包装精美的,价格不菲的,也有价格实惠的,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另一端则是琳琅满目的日化、护肤用品,如洗发水、化妆品以及牙膏等。二楼是药品供应区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严格区分,还经营中药饮片和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无糖食品。除了供应药品外,二楼还开设了一个医药图书馆和一个平价眼镜专柜,采取引厂进店的方式,这里供应的眼镜比专业眼镜店要便宜许多。这些富有特色的产品都是以“大健康”为前提,以便民、利民为宗旨设置的。店员介绍说,顾客们在这里买了药品后,顺便就可以在这里选购家庭所需的日用品,不必绕道到其他超市采购,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省心。

转型试运营三个多月来,效果初现。“上海开心人”杨浦店现在每天客流量比先前提升了15%,转型后的“一站式”购物受到顾客的欢迎。

尊重现实 入乡随俗

4年前,江西南昌的“开心人”在上海东北角杨浦区开出了全市第一家以开架自选形式销售的平价药店。开张之日,全场6000多个品种规格的药品比国家核准价平均低45%的幅度销售。一时间在上海滩引起轰动,老百姓“提篮买药”的火暴场面,成为上海人从未见过的一道风景线。

然而,时至今日,“上海开心人”早已没有在上海药品零售行业中那番咄咄逼人之势。相反,同业的激烈竞争、药品的不断降价、高额的房屋租金、提升的人力成本等等,似乎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日益逼迫着这家平价药店。2005年,“上海开心人”尽管在全市30多家平价药店中,经营业绩属于上乘,但企业利润已越来越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光靠卖药已不赚钱了”。

以低价求胜,却反被低价所累。回顾4年来走过的路程,“上海开心人”得出了一个结论:“一种业态的生命力是有时限的。平价药店也有它的阶段性,决不能死抱着不放,一个理性的经营者应当认清现实、尊重现实,通过创新求变,发展自我。”

在探索多元化经营的转型过程中,“上海开心人”突出“大健康”的理念,一方面,作为开价自选式的平价药店,要保持平价的销售优势;另一方面,不仅卖药,也卖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上海开心人”这么做,也是他们在进入上海这4年中,在认识上海、了解上海和融入上海的过程中所领悟出的。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消费结构、消费层次、消费水平也呈现多元化格局,特别是这些年,医药健康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日趋成熟,自我健康教育、自我药疗已成为医药消费的主流,有不少人来药店并不仅仅因为生病了才来买药,而是为了到药店“买健康”。平价药店的模式仅仅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扩大经营或许才是药店发展的必由之路。

谨慎转型 探索前行

当然,转型、多元化经营并非那么简单,不只是增加一些经营的项目、品种而己,它同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健康城、药妆店、仓储药店等多种新型业态的出现,如何形成多元产品供应链,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形成较强的流通竞争力,都是需要在转型中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进入上海的4年来,“上海开心人”一直走的是平价路线,转型后这条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在这一点上,“上海开心人”始终没有动摇,他们以“平价”起家,靠“平价”打响品牌,今后,在药品供应上还要“平价”依旧。但是,“平价”不等于药店工作的全部,药学服务同样不可偏废。为了加强药学服务,“开心人”从江西药学院、河南药学院专门招聘了一批专业的药学人才,试图在发展多元化过程中,保持和增强专业化特点。

“上海开心人”的转型,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位从事医药流通经济研究的专业人员实地考察了转型中的“上海开心人”后说:“对于平价药店,转型并不是意味着放弃平价,只是在平价的武器基础上做一些非价格的转变。平价作为一个‘噱头’已经失效,但如果用的好,仍然是一种有力的武器,甚至可以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

“转型至少发出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药店系统应该不断深化药学服务,充分发挥执业药师和药师的作用,让老百姓到药店不但能买到合适、安全的药品,同时还能得到合理的指导。”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会长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