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调整果蔬产业结构应对“零关税”

时间
2003-09-28

新华社北海9月24日电(记者杜新 邓亚平 李嘉)“中泰水果、蔬菜产品‘零关税’即将实施,对此,钦州市水果局负责人黄德健表示:广西钦州市将跳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快三步”,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里挖掘市场。

钦州市委书记黄道伟对记者说,钦州市是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虽然会带来产品价格波动,国内水果市场的竞争将日渐加剧,但是只看到挑战而忽视机遇的观点是片面的--“零关税”为中泰两国乃至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交流提供了崭新的贸易平台,水果、蔬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正在形成,果蔬深加工产品销往东南亚一带的机会更多了。

“钦州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正在积极研究制订应对‘10+1’自由贸易区的一系列政策。”黄德健说,站稳国内市场、瞄准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是一条必由之路。目前,钦州市正分三个步骤调整水果产业结构:

第一步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协定的相关条款,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投入,加强水果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保证钦州水果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据介绍,浦北县自1996年被定为全国香蕉生产基地以来,每年都从广西农科院引进100多万株组培苗,为香蕉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优质种苗,年轮种面积超过700公顷。黄德健说:“靓果才能卖出好价,去年这个县年产香蕉28万吨,平均售价每吨1400元。这里出产的水果品质完全可以与来自泰国、越南的产品相媲美,全国各地市场都有浦北香蕉卖。”

第二步是优化优势水果的发展布局,尽快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以及品牌化的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钦州市每年出产的10多万吨荔枝大部分来自灵山县,而这里“荔枝经济”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除了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鼓励建设“农业庄园”推动水果种植规模化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灵山县50亩以上的家庭果园有1200多个,连片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钦州市农业局陈江介绍,钦州水果生产企业已经登记注册的有“劲丰”荔枝和“通天”香蕉两个品牌,水果加工企业也有了10多家,一条水果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但是,与泰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相比,我们显得相对落后,缺乏真正意义的农业龙头企业。

第三步要结合国际市场对无公害水果、蔬菜和绿色食品的需求,完善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与检测体系,突破农产品出口的障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钦州市目前已经初步建设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今年5月,灵山县的数万吨“三月红”荔枝尝到了绿色品牌的甜头,在很短时间内被广东客商以较高的价格收购一空,并转销到东南亚地区。

钦州海关负责人陈伟说,今后中泰之间果蔬贸易的焦点将出现在技术性约束壁垒,比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卫生检疫标准等。如果钦州希望更多的水果能走出国门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那么在发展果蔬业时一定要从生产入手,在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化肥与农药使用以及产品的运输、加工等方面充分考虑环保因素,达到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