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表的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15亿元,同比上升12.2%;其中食品为498.5亿元,同比上升16.7%;用的商品550.4亿元,同比上升9.4%。虽然国家的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但快速消费品行业依旧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本地品牌独树一帜
根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及《快速消费品》2004年上半年对全市2500家代表性的超市、卖场、便利店和食品大店所做的零售监测显示:上海品牌(包括总部及生产基地设在上海的外资及内资品牌)的快速消费品在一些领域占据明显优势,如冷饮50%,中国烟67%,瓶装饮用水60%,包装大米80%,冷冻副食品88%,糟醉食品100%,酱油70%,糖果60%,速冻调理品70%。而值得称道的是上海品牌的食品在一些品类占据“领头羊”的地位。
2004并购大年
根据《快速消费品》对行业的跟踪分析:2004年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行业重组整合的重要一年。光啤酒行业1月荷兰喜力以5.8亿港元并购粤海啤酒,2月嘉士伯啤酒以1.4亿元并购兰州黄河啤酒,3月和5月华润啤酒分别以3500万美元和2.8亿元收购浙江钱啤和龙津,到了6月更是上演了一场收购大战,美国A-B和南非SAB这世界上两大啤酒集团展开了哈啤争夺战,最终是A-B以2.11亿美元获得成功。其他的重大并购案例还有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社以3.8亿美元收购康师傅饮品公司50%的股权。而在快速消费品的销售终端,并购频频,华润以3.1亿元终获苏果控制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止到目前的快速消费品并购金额已远远超过去年整年,2004年称之为并购大年一点也不为过。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快,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跨国并购趋势明显增多,跨国企业为了获得完全控制权纷纷收购原来合资方股权,完成独资架购。
超市卖场通路领跑
今年上半年上海的连锁商业完成销售额为342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2%,销售同比增长约20%左右;在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都市,连锁商业当然成为快速消费品的首要通路。根据《快速消费品》杂志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在连锁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5%、44%和11%,大卖场的比重在上升,烟酒、饮料等成为连锁企业的重要经营品类。
今年上海各家连锁企业为了应对竞争,积极培养差异化优势,开发自有品牌商品成为今年的亮点。家乐福推出了400余种自有品牌商品,联华也不甘示弱,自有品牌已成为了连锁商业今年打拼的重要阵地。
创新营销吸引眼球
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成熟行业,随着消费水准的提升,产品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逼迫食品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成为其中的首要工作,新口味、新包装是其中的重要切入点。根据统计,光是今年夏季的冷饮新品就超过100种,饮料新品超过50种。体育和娱乐也被用作营销的手段,可口可乐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红牛赞助F1,康师傅请张惠妹作形象代言人,麒麟的午后短信等,目的只有一个,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快速消费品,通过体验和感受增加品牌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
另外,今年价格的上涨和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成为食品行业的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