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与超市联姻迎竞合时代?“好事”缘何多磨

时间
2004-04-27

现在,越来越多的药店和超市正在“相互示好”,试图通过联姻的方式实现共赢。对此,有零售商业专业人士称,这是商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而药品零售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仍然是药店业态的一种演变。无论怎样界定,药店进入超市似乎已势不可挡,但要让其真正“嫁接”出甜果,还需假以时日。

联姻:“好事”缘何多磨

2003年初,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门头沟区善和医药公司以联合经营的方式,挂牌成立了北京物美善和医药有限公司。据悉,这是北京首个药品经营企业与一般商业超市联姻的案例。原善和医药公司麾下拥有8家连锁药店,而成立于1994年的物美集团在去年国内商业企业销售排行榜中列第十二位。在此次合作中,物美集团出资在总资本中占比50%,善和医药公司占40%,其他占10%。

谈到合作的初衷,善和与物美的口径一致:优势互补。善和医药公司总经理王辉勤说,当初,与善和洽谈合作意向的企业并不只物美一家,既有制药企业也有商业企业,选中物美作为合作伙伴,是看中了它拥有的覆盖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300多家综合超市和便利店。善和希望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借助物美的平台走出门头沟,在药品零售领域取得大发展。

当时专门负责与善和洽谈合作事宜的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北京物美善和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坚平则透露,善和拥有清晰的产权结构,规模也不太大,物美与之合作,是进入医药领域的一个尝试。

但是,事态的发展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事实上,合作一年来,双方收获的只是一种形式,截至目前,善和的连锁药店并没有在物美的超市中“露脸”。王坚平说,国内的药品零售门槛较高,要顺利进入真不是件易事。

据了解,北京目前进入超市、商店经营的药店并不是新开办的,而是超市、商店所在地原有药店或其他药店迁址进入的,多采用租赁场地的方式进行经营。出于“合理布局”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去年,北京药监局出台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城区内两个药店间隔距离不短于350米”,“城八区不再批准开设新药店”。而物美超市大部分开在城八区,如果在超市中开办药店也套用这一政策,那么物美与善和的合作也就成了无法“结果”的合作。

不过,今年4月1日实行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在开办药品零售企业方面的政策有了一些调整,各地在具体实施中还会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一些细化和调整。最近,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说,北京在某些方面也会有所动作。相信,超市与药店“嫁接”之果“瓜熟蒂落”的一天不会太远。

合作:药店、超市欲相互借力

资料显示,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和大型超市是美国药品流通的主要渠道,2003年,其销售额总和占药品销售总额的59.8%。其中,连锁药店和超级市场的药品销售最为兴盛,占全部销售总额的36.3%,并且保持着11.4%的高速增长。

王坚平介绍,从国外药店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卖药——(扩大经营)延伸至保健用品——保健服饰——日用品……他认为,不管是药店还是超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往一块儿靠,市场也呈现互相瓜分的局面。他分析说,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药店和超市联姻,主要因为药店的利润不断下滑,寻求“经济增长点”是迫切的课题。而日用品零售业的发展步伐比药品零售业快得多,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将药品纳入囊中是丰富商品品种的必然要求。他透露,现在许多超市都看好药品零售,都在暗自寻求合作伙伴,待政策一旦放开,分抢药品零售蛋糕的烽烟就会四起。他说,从常规来看,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规模,超市里的药店一般会比单独的药店销售额高30%。超市的集众效应对药店是个很大的诱惑,因此,药店与超市的联姻实际上是相互借力,合作往往一拍即合。

但进入超市,药店就一定能从中获利吗?

2000年被原国家经贸委批准为中外医药零售合作试点项目的深圳中联广生医药集团与美国沃尔玛合作已经进行了3年多,中联广生麾下的许多药店以柜台租赁的形式进入沃尔玛超市进行经营,目前已经分布于国内十几个省市。作为“过来人”的中联广生的副总经理卢顶说,药店进驻超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消费的需求,但不是药店进入了超市就会销售额大增。据他透露,3年多来,中联广生进入沃尔玛超市的药店有经营好的,也有亏损而退出的。他认为虽然超市有集众效应,但像保健品经营等会受到来自超市的冲击。另外,超市和药店的选址有时也会发生冲突,比如超市会员店,一般会选择比较偏远的地方,在这样的超市开药店经营状况就不好。

王坚平则从商业零售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超市的客流量很大,但不代表药店的客流量也大。超市交款处和进口处等地是消费者的必经之路,是超市中的好位置。而目前超市中的药店大多窝居在超市一隅,往往不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另外,现在多数药店与超市的分开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消费者增添了麻烦,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他认为,药店进驻超市后必须认真琢磨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购物心理,才能把商场里的顾客真正吸引过来。

同业:竞争威胁并没有形成

随着药店进入超市步伐的加快,独立经营药品的药店是否会受到威胁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许多发达国家超市都销售药品,但专门的药店仍然存在。这些药店专业性非常强。药店的最终出路还是服务与专业性。

据卢顶透露,从成本上说,药店进入超市的费用和独立开店的费用大体相当,因此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关键还是看药店如何经营。对于药店进超市这一模式的前景,卢顶表示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药店在进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入,因为其优势与其他业态相比较并不明显。

王辉勤则认为,现在药店进超市的时机不好,因为药品的价格战和招投标采购使药品价格非常混乱,消费者对药品价格是“雾里看花”。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能够使超市与药店共同健康良性发展的气候还没有形成。

近几年,药品零售领域可谓风起云涌,从零距离多门店到平价药店,从健康大卖场到糖尿病等专业药店……各种“题材”层出不穷,药店与超市的联姻是否能抢得市场蛋糕,恐怕还难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