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安全性预警及处置药害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日趋完善
2007年12月19日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许琳报道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200多个地(市)、县。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已实现了网络在线实时报告,一些突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报告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已经达到WHO推荐的理想监测报告率标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在药品安全性预警、评价、为监管提供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自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应急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运行质量,增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有效控制了多起药害事件的蔓延,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通过对药品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药品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修改了加替沙星、头孢曲松钠、盐酸丁咯地尔、奥司他韦等品种的药品说明书,规范了临床使用;暂停了替加色罗、培高利特、抑肽酶等品种的销售和使用,保证了公众用药安全。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还及时发现了“广东佰易”“上海华联”等严重药害事件,并积极采取了紧急控制措施。
在不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基础建设和日常监测、评价的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完成了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模式研究等课题,为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