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中把住安全用药关

时间
2006-05-23

“大病上医院,小病到药店”,这已经成为多数消费者的就医购药习惯。作为零售药店,确保百姓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事实上,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药品销售人员,当然要拥有丰富的药学专业知识,但这只是前提、是基础。时刻把顾客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在日常营业中“多问一句”,或许就能发现顾客用药中的一些问题和漏洞。当营业员运用自己的专长,让顾客用上对症的药品时,一个用药安全的隐患就消除了。

一药之差

一次,一位老年女顾客要买感冒药,并要求营业员小姜念一下药品所含成分。小姜大声地念了一遍,老人表示听清楚了:“行!就买这药。”就在老人去收银台交钱时,小姜想,老人为什么要求念药品成分呢?带着这个疑问,小姜在老人取药时问:“老人家,您是个很细心的人……”“唉,不细心不行啊,我孙子吃过两次扑热息痛,都出现了过敏——浑身起疙瘩,可遭罪了。医生说再吃扑热息痛,我孙子可就惨了。”“那这药您不能买,它也含扑热息痛。”“那刚才你怎么没念扑热息痛啊?”小姜耐心地向老人讲解了扑热息痛是通用名称,它还有一个化学名称叫对乙酰氨基酚。明白了缘由的老人十分感激小姜。

其实,我们在售药中多次遇到因为药物名称问题导致顾客出现重复用药、错误用药的情况,这就需要营业员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特别是当患者一次购买几种治疗同一病症的药品时,要考虑这些药中是否含有同种成分;此外,询问患者的用药过敏史也是售药的必做功课之一。

一字之差

常有些顾客在到药店买药时药名记得不全,我们药店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一男子对营业员说:“我要买什么‘巴唑’,具体名称记不清了。”营业员提示:“是‘地巴唑’吗?”“对,就是这种药。”顾客肯定地回答。此时营业员如果稍微粗心,很快就会给顾客拿“地巴唑”。但我们的营业员又接着提示还有“他巴唑”,并问顾客给什么病人买药,同时解释说,“地巴唑”是扩张血管药,用来降低血压;“他巴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顾客一听忙说:“我买治疗甲亢的,幸亏你提醒,否则我就买错药了。”

还有一次,一个小学生来买“安痛定”。小孩子来买针剂,营业员有些不解,就问他给谁买药。他说:“给妈妈买。”“妈妈感冒发烧了吗?”营业员进一步了解。“不,妈妈心脏不好,我刚放学回家,妈妈就让我快点给她买药。”听了孩子的话,营业员考虑可能是孩子记错药名了,就问是不是买“心痛定”片,孩子想了想告诉营业员:“是妈妈常含在嘴里的药。”于是营业员给孩子拿了“心痛定”片,并附上一张字条:“如果不是‘心痛定’片,请不要将药打开,可以马上来药店退药。”嘱孩子回家后务必先给妈妈看字条。而后,孩子的妈妈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她服了心痛定片,病情很快缓解,感谢药店营业员对顾客的负责。

类似这些药品名称相近的情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如果营业员粗心,顾客要什么就卖什么,很容易发生用药安全事故。

一念之差

一次,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药店购买“果导”片,并问营业员:“‘果导’片放在水里喝,多长时间能拉稀?”这个问题引起了营业员的警觉,在追问下,男孩说实话了,原来他是想把“果导”片放在老师的水杯里,以此“惩罚”老师,因为老师常批评他,还向他的家长“告状”。营业员告诉他,这样做是违法的,并劝导他多和老师沟通,努力改正缺点和错误。男孩愉快地离开了药店。

还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女顾客来买安定片,我告诉她像她这种年纪最好买副作用较小的中药解决失眠问题,可她坚持要买安定。我看她神色不对,就和她交谈起来。谈话中,她竟失声痛哭,说她因为丈夫有了外遇而想自杀。我以老大姐的身份开导了她,希望她看在孩子和父母的分上放弃这种念头。听了我的劝告,她感慨地说:“如果在别处买到这种药,我肯定会吃下去的。现在我决不再寻短见了,我要面对现实,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

通常来说,一般到药店买药的人大多是为了健康而来,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利用药物达到损害他人健康或结束自己生命的目的。这就要求药店营业员仔细观察,当个有心人。做到了这一点,或许一个人、一个家庭就得到了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