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的存在不是以纪念碑式的雕塑呈现,历史具有细节的温暖和真实。她是多变的、具体的。有时她雕刻了一个时期人们的主流言行和鲜明面貌;有时她又以春风细雨的景致在一个时代隐约体现。历史从未远去,她只是改头换面。她规定了一个时期人们的思维、言行、风俗习惯,许多时候,她都是一种“不在之在”;而有时,“历史”常常重演。
所以,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福柯深刻地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让人类以一种极具当下的情感关照逝去的历史,我们依稀感觉或感受到了前人温暖的呼吸和坚实的心跳。
关于湖南,人们更牢记她在近、现代史的辉煌。
或许正是因为湖南近现代的过于辉煌,或多或少地掩盖了大清之前湘楚大地长达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农业文明时代“湖广熟,天下足”的光芒日趋暗淡……
关于湘潭,人们更习惯津津乐道她的名人辈出。集群式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和过于强势的名人效应,也必然削弱了湘潭作为经济重镇的应有光彩,这包括曾经的南方“药都”的产经成就!
尽管“药都”、“米市”、“小南京”的记忆,在今日的年轻一辈人心中已经淡漠,然而祖辈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奋发图强的地域精神,促使当代湘潭人力图以自己的方式重振昔日江南最大的药都雄风……
上篇:一脉相传——南方“药都”中兴之美
湘潭药材经营史可以追溯到大唐盛世。
南方“药都”的崛起和兴旺,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位居“地理中枢”的湘潭承担了承东接西、疏南通北的历史使命,南方“药都”勃兴原在情理之中。
翻开史志,关于南方“药都”的记载赫然入目——
唐中叶,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商路分东西两条:东道经江西赣州越大庾岭,叫大庾岭路;西道经湘潭、郴州越骑田岭,称郴连路。“安史之乱”后,东道断绝,商旅相习沿西路往还,湘潭遂成为岭北、岭南茶药贸易的重要埠口。
明代中叶以后,在“米市”的拉动下,湘潭商贸迅速崛起,万商云集,各地药商肩挑背负,尝试着到湘潭来摆摊设行。湘潭商品市场巨大的辐射力使第一批拓荒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于是辗转相牵,粤、桂、川、赣、闽等省往来交易的药商不绝如缕,湘潭药材市场初现雏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江西临江府清江县樟树坊村一黄姓药商,长期贩运药材来湘潭销售,数年舟船劳顿,颇有积攒,遂萌生在湘潭开行设栈的念头。黄氏不久即领帖租房,在城区十二总开设了第一家药行。大概连黄氏自己也不曾想到,他这样一个举动,竟开创了湘潭300年天下药都的辉煌。黄氏开设药行以后,业务兴隆,财源广进,江西新余、清江、新淦、峡山、丰城等县的商人,闻风而至,纷纷在十、十一、十二总开设行栈字号,湘潭药商日众……
至乾隆四年(1739年),领有官帖的药材行已满10家(清初,废官药制,允许私营,大宗药材交易只能投行买卖,牙帖由户部发给,湘潭限额10家),即安吉、丰泰、恒升、义利、大德、生泰、乾元、正昌、恒昌、张全福。其中安吉最早,恒升资金最多。经营药材的字号更多达百余家,从业者已达400余人,药材市场进入鼎盛时期。其时,湘潭药市货源充盈,品种齐全,广西全州、柳州、梧州、桂林,广东清远、肇庆所产药材以及东南亚印尼、安南、暹罗、缅甸、印度等国的进口药材,越南岭顺湘江进入湘潭;川产和鄂西所产药材,顺长江东下经洞庭溯湘江而上入湘潭;蜀、黔、湘三省毗邻地区所产药材,如四川的酉阳、秀山,贵州玉屏、江口、铜仁,则经酉水或沅水转常德运到湘潭;北地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则经汉水入汉口转运湘潭,各种普通药材、名贵药材应有尽有,以致十至十二总药袋塞途,交通不畅……
当时,药材的销售十分畅旺,“各行省药商莫不辐辏湘潭,各取所需”,一时有“药不到湘潭不齐,药不到湘潭不灵”之说,至此,湘潭天下“药都”的江湖地位得以牢固奠立。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药材购销银两“岁可达八百万”,药业成为湘潭的重要经济支柱。
南方药都能够一脉相承,也得益于开放式的大市场吸引全国范围内药业专业人才,特别是与湖南一衣带水的“江西老俵”的加盟。江西樟树黄姓药商开“药都”风气之先,江西人执湘潭药材业之牛耳,行栈全为临丰、清江等药商所设,他们互通声气,按从业性质设立“八堂”,即崇谊、崇福、崇庆、全美、聚福、福顺、怀庆、公正堂。八堂在十总兴建“三皇宫”,作为议事场所,宫内设立有神农帝、药王先师、财神菩萨三块神位。为垄断湘潭药市,八堂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行规,除远近无欺、公平合理的公平交易原则外,尤其强调:不论采取独资或合资的形式,投资人一定得是临丰、清江人,且朝奉、账房、信房、学徒也一律只能是江西籍人。
南方药都的漫长发展史并非一帆风顺。据记载:道光三十年(1851年),太平军兴,受战火影响,江南道绝,药材购销网络受阻,药业一落千丈,此时药材行虽仍有10家,业务却十去其五。随后数十年,药市虽历有变化,但总体已不如前。
民国初年,湘潭药材业有所好转,药材行栈增至12家,即福昌、安吉、恒隆、生和、大德、同仁、生泰、恒太、乾元、太和、正昌、元昌,从业人员增至600余人。
1918~1932年,境内军阀混战不休,农业破产,百业萧条,金融紊乱,太和、福昌两行倒闭,其余也只能勉强维持。而粤汉铁路通车后,邻近各省药材转汉口销售,原驻湘潭的一些药商也陆续携家眷往汉口,湘潭药业走向衰落。至1932年,药材行仅存邓永昌、安吉、大德、生太、乾元、聚德6家,从业者不足200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人员疏散来潭,湘潭又成为辐射全国的药业中心。河南、河北、湖北、山西、四川等省客商,用人力将各种药材挑到宜昌,改水路至津市运到湘潭;南方数省的药材,经广东运至湘潭,东部则由金华、兰溪等地转运,各地大的药材商或在湘潭立字号经营药业,或将运来的药材委托行号销售,如云南昆明新民药材出口公司隔三差五运来三七,一次运量逾万斤;宁夏富华公司一次发运当归13万斤,枸杞50万斤,委托湘潭销售。药材行号从6家猛增至33家,从业人员增至1800余人,最高年购销额达1250万银元。进入药业最为辉煌的时期。
这种辉煌持续了七八年之久。1944年,湘潭沦陷,药材行纷纷歇业或迁至安化桥头河继续经营。1945年,湘潭光复,药材行栈相继迁回,复业者有24家,从业人员恢复至1000人左右,但因国民党发动内战,金融紊乱,市场萧条,药材行倒闭7家,外地迁来经营药材业的商家纷纷返回原籍,湘潭药业复陷于冷落。
截至1949年,只剩下永昌、安吉、同昌、全福、信昌、振兴、永和、大德、福原、聚成、协力、生太、瑞昌、永太、正诚、恒裕、启新、仁康等18余家,从业人员约600人。
南方药都的持续发展还源于她的“业态”均衡,体系健全。除主营药材批发的行栈外,零售商号亦十分发达。据统计,1942年,零售贸易商号有236家;1956年公私合营时有159家。著名中药大店有协盛西、太真芝、松鹤龄等,膏丸丹散,道地药材,一应俱全。此外,药都的根基还因境内专业种植药材的农户增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而愈发稳固。湘潭县排头乡黄荆坪一带农民种植芍药,以品种优良畅销各地;同治三年(1864年)湘乡产木瓜、薄荷各万担,“潭市木瓜、谷水薄荷”盛名扬于湖南省内外。
南方药都的蓬勃发展自然离不开“名牌企业”的功劳。创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协盛西”是湘潭一家超过300年历史、资财雄厚、久享盛名的中药老字号。原系河南怀庆府泌阳县刘村李氏家族合资经营,店址设十二总正街老岸,即唐家码头对面。协盛西第一代掌门人原本是在长沙开设协盛西药店,后见湘潭药材市场活跃,行、号集中,大有发展前途,故迁湘潭经营,取牌“协盛西地黄药材”,主要经营各种道地药材、膏丸丹散、花露药酒。协盛西初创时,规模不大,因为恪守济世救人、货真价实的经营思想,把“常觉心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堂联挂起,业务拓展迅速,获利颇丰。至光绪初年,本店人员增至50余人,业务遍及江南各埠,协盛西之名如日中天,老幼皆知。尤其是拳头产品虎骨酒、金橘露,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1929年以后,协盛西又在长沙、衡阳设立分店,在甘肃岷县、河南禹县、汉口、广州设立座庄,协盛西达于鼎盛。1944年,湘潭沦陷,协盛西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经营,一直坚持到1956年的公私合营,改名为国营韶山路药店。
中篇:国药城——南方“药都”振兴之梦
南方“药都”湘潭作为湘潭发展史上的绚丽篇章被文人墨客尽情传播:从王闿运笔下光绪年间十至十二总药商争奇斗富以金银铺地、富可敌国的描述,至1947年8月15日《中兴时报》刊载刘崇高的文章,足见湘潭300年药业繁荣的轨迹:“从九总一直望到十五总的铺面招牌上,写着浑红的药行大字的就有几十家……
“四川的桂枝、云南的当归、广西的陈皮、北方的羚角,以及各地种的药材应有尽有,无美不备……
“各省各县的药商所需药材,都由这儿大批的运销,湘潭确实成为了全国药材的集中地点……”
“药都”的耀眼金光穿越时空,也照亮了新中国的医药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医药业全面复苏,一大批“医药世家”子弟酝酿重操旧业,20世纪90年代初,一座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国药城”在湘潭砂子岭拔地而起。正式开业后不久,生意迅速红火。120个店铺,旺盛时期从业人员逾千人,日成交额达到3000万元。先入为主者盆满钵满,引来众多跟进者急于入“城”,以至于一间小商铺的“顶手费”高达10万元,尽管如此,仍然往往“一铺难求”……“盛市”一直持续到1995年。
20世纪90年代正是医药市场大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行业迅猛发展,1991、1992两年内,湖南省药材集贸市场由2家迅速发展到20多家,经营摊位由600多个增加到3000多个。一时间鱼龙混杂,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诸如假劣药难以禁绝等。根据国务院整顿医药市场的决定,湖南省卫生厅、原湖南省医药管理局决定对外埠来湘销售的药品实行“登记制度”,对医院制剂实行“册制度”,对从药材集贸市场或个人手中采购西药、中成药的单位与责任人“从严处罚”。
1995年,国家加大了对各地医药市场的整顿力度,湘潭国药城和石潭药材市场、云门寺药品市场一起被关闭。
“国药城”存在时间仅仅数年,但她毕竟是湘潭医药流通业在“药都”停摆数十载之后的首次集体亮相。在其后行业规范管理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个中精英逐步成长为药业翘楚。长、株、潭三地的行业巨头,很多都能从“国药城”找到渊源。
下篇:“三和医流”——南方“药都”复兴之旅
如今,秉承“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三和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造医药物流平台,以续写药都那段曾经辉煌的传奇。
三和人复兴南方“药都”之旅选址长株潭“金三角”的核心地段湘潭芙蓉东路。在这块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他们将注资4.2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集商务办公、药品交易、物流配送及中药深加工、宾馆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南地区超级医药物流中心,并藉此吸引全国各地上千家医药厂商和销售终端汇聚交易,形成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我国中部超大型医药物流中心。
看好“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不仅仅因为她作为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省内首家医药物流中心带来的“独生子女”的先天优厚条件,也并非仅仅为项目开发以来销售招商两旺而动容——该项目的交易大厅产权式商铺在2005年秋季房交会上刚一亮相,即被火暴认购,成交量占据全市的四分之一。但一时的轰动不等于整体的成功。招商方面,项目尚在启动,已有数十家医药企业签订了进驻协议,其中不乏国内强势医药企业。
看好“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因为项目拥有的市场机会。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湖南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分别位居中部地区的第一、二、三位。年销售额高达160亿元的湖南省医药市场吸引着全国众多医药厂商的目光。
看好“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因为项目采用的先进业态。由于缺乏上规模、上档次、高效快捷的医药物流基地,医药生产厂家各自为政,其物流成本高达20%以上,严重困扰着医药生产企业的发展。药价居高不下,层层叠叠逐级代理逐级加码的流通方式难辞其咎。“三和”以划时代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勇当高药价的终极者,既造福于百姓,也有利于药厂。
看好“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因为项目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2月23日,湖南省建设厅和发改委下达了省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把560亿元投向162个省重点工程建设。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成为其中唯一的综合型医药物流建设项目。依托区位优势致力于建设“湘中南物流基地”的湘潭市政府更是把项目列入全市重点物流工程之一,举全市之力,倾情巨献。省市两级政府如此重视,焉有不成之理?
看好“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因为项目发展商的开发心态。建设“三和”,与其说是经营商业,毋宁说更像经营事业,经营梦想。晋朝人说“安石不出,奈天下苍生何”?对于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而言,三和人或许就是运筹帷幄的谢安。
从300年前的“药都”,到10多年前的“药城”,再到今天的“医药物流中心”,药业空间似乎在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变小,其实不然,今日区区百多亩的“三和”,却因区域力量的聚升、行业管理的引导,伴随经营业态的拓展、开发模式的升级,乘上了科学的快车,网住了市场的际遇,最终可能登顶产业经济的巅峰,为父老乡亲带来福祉,成为医药企业的息壤和280万湘潭人复兴“药都”振兴莲城的圆梦之地!
尾声:“文化崛起”——芙蓉国里尽朝晖
明清两代,湘潭不过一人口不足10万的弹丸小城,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了全国的“药都”,名动天下。仅从纯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似乎于理不通。
转而从文化层面找注脚,却能顺理成章:在南方“药都”300年发迹史上,“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
式的自信、“打破牙齿和血吞”类的坚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般的执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湖湘文化”是真正的比市场、比地理位置更深厚的力量源泉。遗憾的是这一点并不广为人知,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三和人身上领略到。
南方“药都”路漫漫,要复兴南方“药都”,固然要从产业、市场、政策等硬件要素着手;欲全其功,恐更要“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寻找智慧”,以求“文化崛起”。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湘潭的区域文化,商业伦理,诸如“常觉心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的药都产业思想,经营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比时髦洋概念、花哨商业秀要宝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