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指的是零售门店除了保存必要的零售量以维持短期经营以外,不再另行存储某类产品,通过发达的配送系统来实现产品的持续供给。据悉,目前国外的连锁药店基本上都是零库存运转的。“同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合理的零库存管理。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也存在着盲目实施全盘零库存的怪现象。2003年2月,“非典”发生后,广州大部分的药店和医院出现了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断货,引发了市民的恐慌。业内人士分析,零库存是该事件的“元凶”,并指出是生产厂商、医药公司、药店和医院竞相零库存,最终导致了药品供应链整体零库存。
在上述的“断货危机”中,却出现了一个另类药店,凭借其合理库存避免了断货,在这次意外事件中抓住了宝贵的商机。原来,他们一直将药品分为“稳定品种”和“不稳定品种”两大类。稳定品种通常为降压、降糖等慢性病用药,对这类销量稳定的药品,通过对销量、预订量等销售数据分析,实施完全零库存。而对于消炎、抗病毒等急性病、流行病用药,药店专门聘请医学专家根据季节、气候等流行病学指标,对采购人员进行购药指导,实施有指导的、可波动的储备库存,尽量避免盲目库存。
如果说,“非典”是个突发事件,那么,每个药店都会碰到的断货却不罕见。而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断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有对企业信誉和社会形象的无形损害。应用零库存是为了减少储存成本提高利润率,但目前某些药店却为了零库存而零库存,甚至为每个门店另设配送队伍,这样很难真正降低物流成本。较为现实的做法是,设立相对的、局部的零库存,通过合作或自建快速反应的配送队伍,并以区域为单位建立集中仓库,对不同品类商品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而非所有区域、所有门店、所有品类的全盘零库存。
市场瞬息万变,如果零库存仅仅建立在机械的理想的模式之上,面对突发事件必定不堪一击。商机更偏爱有准备的人,你的库存不仅需要节约成本,更需要快速反应,如何不断完善相对的零库存管理,恐怕将是中国药品零售业的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