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也有多元之道

时间
2005-04-01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纷纷进言献策,笔者深深地为他们的负责精神所打动。过去笔者曾经描述过浙江的民营中小企业,认为“中小企业的产品,从皮革、箱包、袜子、服装、玩具、拉链到打火机等小商品,品种林林总总,价格不高。但如果让人们具体说说哪些中小企业生产了哪个品牌的皮革、服装或牌子的玩具或打火机时,大概就很少有人能够说得出了”。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高科技优势、产品设计和品牌的高端,主要靠的是成本、分工、数量和规模,形成的是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今天,人们谈“核心竞争力”大多离不开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世界上发达国家确实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范例。但是“发达国家的今天,不是中国的明天”,作为中国企业群体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不但发达国家大企业走过的路你模仿不了,就连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无法跟随。事实上,今天世界500强中间,科研投入大,但生产生命周期短的产品的大企业,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发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原因再简单不过,投入的研发费用还没能够回笼,产品已经过时销不动了。我们的中小企业往这条道上跑,肯定是找死。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大搞品牌战略也不切实际,因为未必能形成自主品牌,发展需要品牌;但品牌的塑造往往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企业规模,这可能是无法承担之重,企业为品牌拖累的案例比比皆是,秦池等标王,品牌被记住了,故事被传开了,产品却被遗忘了。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笔者坚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历以宁教授讲过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在林中行走,突然听到虎啸,大虫将至。其中一位开始换鞋,另一位问,难道你比老虎跑得还快?答曰,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这里跑得稍快,就是核心竞争力。另一位听到后,即刻爬上大树,这时便只剩下虎与换鞋者竞跑了——会爬树,还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天无常道,处处有道。事实上,中小企业有超强的模仿能力,这是核心竞争力,能够将知识产权制约化解在产品改型、改性中,这也是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生产中小商品,中小商品、中小品牌,企业资源能够适应品牌,品牌也适应企业资源约束还是核心竞争力。

朋友常常问我,浙江的大宗产品,科技含量有限,为什么却具有如此强劲的经济活力,有些地方鼓足力量搞研发,但经济总显得不是那么回事。问题真的提得好,说明他从多角度想问题了。笔者曾多次到浙江,发现浙江中小企业的活力未必在研发(但不等于不创新)。从浙江“一村一品”四个“千万”中,笔者体会到了活力的源头。“一村一品”意味着专业化生产,可以形成巨大规模,有的村镇,袜子产量以亿双为单位(注意成本低未必工人收入低),尽管一双袜子利润才5分钱,但上亿双袜子却可以滚出巨额的收入,经济学管这叫“规模经济”,能说规模不是核心竞争力吗?四个“千万”中,我印象很深的是“走遍千山万水”,这一个千万,形成了浙商雄傲天下,遍布中国,走向世界的“营销网络”,正是这样的网络,将浙江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介绍到全国乃至世界,赚天下人的钱,能说这不是核心竞争力吗?规模加营销网络,两个核心竞争力合一,利用自己拥有的优势(如高性价比的劳动力、通畅的经销渠道、丰富的客户资源等),便利浙江产品似乎无敌手了,甚至弄出了国际贸易纠纷,逼得浙商只能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更上一层楼。

别瞧不起这些似乎不具备科技含量的“核心竞争力”,它们含有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大道理,例如营销网络,大学都能感到产品生产并不难,但如何卖出去却成了大问题。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在加工过程仅占10%的时间,在流通中却占90%的时间,力量使用在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在提高销售效率,结果应该是清楚的。马克思讲过实现价值是产品惊险的跳跃,弄得不好要粉身碎骨,这就是营销重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