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卖的不仅仅是药品,更重要的是应该提供给顾客健康、便利和希望。
作为执业药师,笔者每天接触许多顾客,为他们推荐诸多药品。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有几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药店卖的不仅仅是药品,更重要的是应该提供给顾客健康、便利和希望。
送健康:
销售服务不能完全把卖多少药、卖多少钱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而应把是否给病人带来健康当做尺子。
有一次,我们店里来了位30多岁的外地民工。他拿着一张乡卫生院的处方,要买头孢氨苄、琥乙红霉素,说是在老家得了咽炎,看病时医生给开的方子,来上海后药吃完了,病仍没有好,想照着方子再买点儿药。照理说,这样卖药也毫无问题,但根据药学专业知识,我意识到这张处方中的两味药属配伍禁忌,并且会明显影响疗效。出于对患者健康负责的角度,我在了解了他的基本病情,确定符合咽炎病症后,向他说明了这两种药不宜合用的原因,并建议他只用一种。尽管这样做会损失一点销售额,但本着为顾客“送健康”的理念,我还是做到了“见义忘利”。
送便利:
“送药上门”已经成为一些药店的基本服务内容。但在送药上门时,我们还应注意了解更多的消费者信息,更好地为消费者创造便利。
一次,我店接到居住在附近小区的孤寡老人张老太的电话,她急着要买感冒药。我带着百服咛等药品冒雨赶到她家,向她耐心地讲解了用法用量,并安排她服药。随后,考虑到她独居在家,没人照看,我又详细询问了她的身体状况。果然,我的热情服务赢得了老太太的信任,她向我述说了阴部瘙痒的苦恼。在进一步了解病情后,我确定她得的是阴道滴虫病。于是冒着大雨,我又返回药店,给她拿来了替硝唑。
燃希望:
与百货店等不同,药店面对的消费者多为病人,因此除了卖药之外,我们更应该给这些受病魔困扰的人带去希望。
一位年轻的男士在婚前新房装修施工时不慎从三层楼上跌了下来。经过七天七夜的抢救,他的命保住了,但却带着腰脊椎骨骨折的残疾之躯开始了没有希望的生活。他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三番五次地来到药店,对店员说:“求求您卖给我一瓶安眠药吧!我想舒舒服服地一走了事。”我静静地听着他的倾诉,看着他那空洞、迷茫的眼神,无言以对。老实说,我觉得那些“生命是美好的,珍惜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之类的话此时显得苍白无力。店里的顾客川流不息,我思索良久,指着一位买了药又笑盈盈走了的30多岁的女士对他说:“你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吗?尿毒症,去年换的肾!”我又指着一位70多岁买了5盒复方阿胶浆的老人对他说:“你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吗?肝癌,常常化疗后来买阿胶浆!”我又指着一位谈笑风生、穿着税务制服的中年人对他说:“你知道这位什么情况吗?他在一次税务检查中出了车祸,双腿截肢,如今安装的是假肢!”听了我的话,这个男人无语,不再喋喋不休地述说自己的不幸。沉默良久,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今天,你卖给了我一剂特殊的药!”他说的“特殊的药”是什么?是希望。(作者系上海华氏大药房国和店营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