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德:四大特点凸现医药产业走势今年增势不变

时间
2004-01-14

岁末年初,又到行业盘点时。在1月10日本报主办的2004年医药营销峰会召开之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于明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就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及走势作了深入分析。

---编者按

*医药产业连续6年创生产、销售、出口和经济效益的历史新高。

*“转移生产”可能使我国成为世界制药业一个重要加工中心。

*并购速度加快,规模更大,一批优势企业应运而生。

*企业改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制度改革带来的活力不可估量。

*全球化给药企“请进来,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外资进入促使国内医药企业竞争力迅速提高。

*2004年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大增长

记者:请您谈谈2003年我国医药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于明德:2003年我国医药产业连续第六年创生产、销售、出口和经济效益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在以年均递增超过17%的速度迅速发展,这两年更是超过了20%。医药行业已经成为成长性最好、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2003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上半年我们经历了SARS危机,防护用品、呼吸机、抗病毒药物等与SARS相关的产品需求激增,给医药生产、销售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但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医药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记者:医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于明德:全国经济的大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医药产业的大增长。近年来特别是“九五”计划实施以来,整个中国经济跃上了高速路,GDP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2003年达到8.5%左右。国民经济的整体向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稳定提高。

我国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全球化原来对我们的压力很大,现在看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的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竞争力迅速提高。随着全球化分工越来越明确,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对我国原料药中间体的出口十分有利,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家企业直接接受国外订单生产非专利药和专利药,成了外国医药公司最好的加工伙伴。另外,随着很多贸易壁垒的破除,过去根本不被国际药界认可的中药已经开始走出国门。

农村市场的活跃也拉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农村的医疗需求增长很快。农村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大调整

记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跨国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这对中国的医药产业有什么影响?

于明德:世界药业的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跨国公司认为,在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化学原料药和某些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上中国占有优势,产品成本低,竞争力强,同时中国又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于是开始向中国“转移生产”。“转移生产”的趋势可能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加工中心,成为全球医药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

这方面的案例有不少。阿维菌素最大的生产企业美国默克制药公司曾是阿维菌素、依维菌素的专利发明人,现在转向我国采购阿维菌素和洛伐他丁;德国一家药厂把磁性靶向技术拿到中国,与中国的阿霉素、表阿霉素生产厂合作,生产靶向抗癌药;世界最大的化工巨头杜邦公司把原来自己生产的一系列化工、医药中间体转给中国企业来生产。此外,一大批国外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生产厂也大量地向中国寻求中药提取物生产合作。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企业津村株式会社到内蒙古投资建设了甘草生产种植基地,并与上海合建了最先进的提取生产线。这对我们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药提取物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记者: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调整中产生了哪些变化?

于明德:世界药业在进行结构调整,中国药业也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和经济效益的集中度。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总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进展很快,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局部地域企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医药结构调整的亮点。例如,大输液是2002年产量增长最快、规模变化最大的剂型,GMP认证以前,全国大输液生产企业有将近400家,经过GMP改造,如今只剩下200多家,但产量剧增,仅双鹤、科伦和华源3家企业的产量之和就已经占了全国的1/3,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另外,在商业企业中,2002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只有中国医药集团1家,2003年已经有2家,上海医药集团的销售额将近200亿元。

在全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浙东南、吉林通化等局部地域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模式。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加工区有50多家企业,出现了年出口额达数亿美元的高技术型企业;吉林通化是一个中小城市,竟有65家中药生产企业,年创造利润将近8亿元,该市财政收入的60%~70%来源于中药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经过结构调整,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家企业直接接受国外订单生产非专利药和专利药,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另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在一些关键品种上,如维生素C、维生素E、生物素、激素、阿霉素、普利系列、沙星系列、他汀系列等产品,我国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大,这些产品的原创国都不是我国,但由于我们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现在我们成了最大的生产国,这些产品对国际市场的支配能力越来越大,使得欧、美、日许多原创公司也转向中国采购。

大洗牌

记者:近年来世界药业的兼并重组活动相当频繁,中国也是如此,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于明德: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医药公司大都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联合、兼并、重组,如葛兰素——史克必成、辉瑞——华纳兰博特、赫斯特——罗纳、阿斯特拉——捷利康等超大规模的跨国制药公司在重组中都实现了优势互补,突出了主业,强化了核心竞争力,其资本实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分割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中国同样出现了优势互补、联合兼并、做大做强的并购趋势。2003年是中国药业并购最快的一年,较大规模的并购案就有大约50宗,过亿元的并购案就有大约10宗。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一批优势企业应运而生,如华源、复星、太太、东盛、双鹤,他们迅速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后起之秀。全国药业百强的排名顺序每年变化都很大,第一名年年不一样,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药业重新洗牌带来的剧烈变化。2003年排名第一的将会是华源,销售额突破260亿元。

工业如此,商业同样如此。经过前几年的整顿淘汰,现在剩下的商业批发企业还有12000多家,还是太多。实际上我们的批发企业全国只要两三百家就足够了。

记者:在大洗牌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做大做强脱颖而出了,但更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把规模做大,他们的出路何在?

于明德:经济全球化就是全方位的国际化,国际分工将进一步细化,每个国家、地区甚至企业只能在自己最有优势的方面争取快速发展,而不能面面俱到、四面出击。从竞争力的角度衡量,没有大品种,大企业就是小企业;有了大品种,小企业就是大企业。中国药业不能没有“航空母舰”,但也不可能都成为“航空母舰”。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大要有优势,小要有特色,小企业只要有独到的创新技术与产品,照样可以生机勃勃。

但是小批发、小零售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难有独特的产品和别人模仿不了的技术优势,因而只有做大做强,靠规模优势降费增效,才能生存下去。

大变革

记者: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国内很多医药企业都在进行产权多元化、股份制改造、经营者持股等制度的变革,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于明德:这是非常好的事情。现在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在进行积极的变革,带来的活力是不可估量的,而且这种变革是自发的,不是别人逼迫的。所有的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只有改字当头,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试行经营者持股制度、年薪制度和期权股权制度,这是很有远见的。2004年上海医药集团就将推行经营者持股制度。

医药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吸纳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进入,由单一的国有独资向多元化、股份化转变,能够带来新理念和新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现在很多企业已经由过去的只关注产值和产品质量,向追求净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转变。

记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医药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去”?

于明德:全球化给我们“请进来,走出去”提供了机遇,“请进来”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采用国际通行的OEM方式为国外做委托加工。

“请进来”的同时,我们也要“走出去”,把目光向国外转移,到美、欧、日地区去投资,占领滩头阵地。“走出去”不仅是人和产品“走出去”,条件成熟时,资本也要“走出去”,在国外购并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谁能抓住这次历史机遇“走出去”,谁就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三九集团已经在日本收购了一家药厂,一些企业也都成立了海外事业战略投资部门,这是目光长远的表现。

记者:2004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变数?

于明德:医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行业发展日新月异,2004年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外国企业进来的会越来越多,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也在迅速提高,目前全国已经有2000多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这些企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有些企业的硬件设施甚至比国外还要好,现在很多外国生产企业都是追着我们,要求与我们合资。

有一个形势逼人的问题是,外资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的独资倾向。他们认为许多国内批发企业给他们提供的分销服务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医药流通领域放开后,他们要建自己的流通企业,这给国内的医药批发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必须尽快进行变革。